文/范琛
每當拿起畫筆,都會想起兒時面對白紙的那種感覺,那是一種被神秘力量吸引著的躍躍欲試,但究竟是種什么力量,自己卻始終說不清楚。多年的院校訓(xùn)練,日復(fù)一日,引領(lǐng)我們走進藝術(shù)的深處,但同時,那種欲罷不能的感覺卻因習慣而漸漸減淡著,就在它如煙似霧、日漸模糊的時候,透過紙上滲化開去的墨跡,一種莫名的觸動,讓我在不經(jīng)意間又看清了它的輪廓,那種引人入勝的力量,大概就是畫人夢寐以求的“造化在手”吧!其實,這應(yīng)該是畫家最神圣的權(quán)利,也是唯一的權(quán)利,是創(chuàng)作狀態(tài)中最不應(yīng)該被忽略的核心構(gòu)件,也是繪畫過程中最值得享受的部分。了然于此,畫種便不再是疆界,技巧也不再成為閾限。而作品中有多少創(chuàng)造,蘊藏著多少智心巧思,是否保持著情感的真實不虛,成為自己唯一關(guān)心的事。傳統(tǒng)與現(xiàn)代、東方與西方、主體與客體……面對來自各個角度的力道,消解即變能量,不化便成毒餌。諦聽、冥想、凝思、默行——這就是我選擇的化解之道。在筆與紙的對話中,讓每一張作品都烙上真正屬于自己的印記,絕不千張一面,力求平和有情,不做作,不虛飾,所言皆出心聲。一點一滴,把自己對美好的理解——溫暖、深厚、平實——灌注其中,盡力使它們豐富而多彩。
塔吉克的眼神之二 36cm×36cm 2008年 范琛
動人秋色數(shù)家山 69cm×35cm 2012年 范琛
高山望云 69cm×34cm 2012年 范琛
即將上場的騎手 138cm×69cm 2017年 范琛
秋日塔什庫爾干 140cm×69cm 2017年 范琛
入山 69cm×35cm 2014年 范琛
和風 69cm×35cm 2012年 范琛
西部質(zhì)感之三·烈日 95cm×60cm 2019年 范琛
山靈 138cm×69cm 2018年 范琛
撥云見日 36cm×69cm 2016年 范琛
滄流 90cm×180cm 2002年 范琛
空山放歌自家聽 69cm×35cm 2014年 范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