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智源 濮義達
摘? 要? 本文通過采用傳統(tǒng)PTC工藝路線和實驗方法,研究解決生產(chǎn)過程中廢漿料回收利用的相關問題,通過調(diào)整二次配料小料加入量和廢漿料使用比例,大大降低了廢漿料處理成本。
關鍵詞? PTC陶瓷;廢漿料;回收利用
0? 前? 言
PTC陶瓷是一種鐵電半導體材料,是近年來發(fā)展迅速的新型電子材料之一,有溫敏、直控、節(jié)能、無明火和安全等優(yōu)點,以及其特有的熱敏、限流、延時等自動“開關”功能,已廣泛應用于電子通訊、航空航天、汽車工業(yè)、家用電器等各個領域。
為了滿足用戶對基片的尺寸要求,燒成后的PTC陶瓷基片都需要經(jīng)過磨削處理,工廠的磨削過程會產(chǎn)生大量廢漿料,由于PTC陶瓷基片生產(chǎn)過程中使用一些重金屬原料,所以其廢漿料中會含有大量重金屬,對環(huán)境會造成大量污染,為減少環(huán)境污染,實施綠色生產(chǎn),需對這些廢漿料進行處理。目前對于廢漿料的處理主要有兩種方法:一種是物理方法,另一種是化學方法。這兩種方法中,化學方法需要使用各種化學物質來處理廢漿料,用量大,需購置大量設備,消耗大量化學原料,成本高,易產(chǎn)生二次污染,不適用于大規(guī)模處理;而物理方法則主要通過物理沉降的形式將廢漿料沉降為固體,其成本較化學方法較低廉,無需購買大量設備,適合大規(guī)模處理,且沉降后的廢料為固體,可以將其重返回生產(chǎn)流程進行回收利用,在保護環(huán)境的基礎上還可以產(chǎn)生一定的經(jīng)濟效應。但物理方法的關鍵就在于如何讓回收的廢漿料成為可用的原料。
本文通過分析完善技術配方,使通過物理沉降成為固體的廢漿料能部分替代已有原料,探索一條廢漿料回收處理的新方法。
1? 試? 驗
1.1試驗技術原理
PTC陶瓷的制備目前是通過在BaTiO3固溶體中摻入少量施主雜質(如La、Nb等)使之形成半導性,而廢漿料本身是由生產(chǎn)過程中產(chǎn)生的,其本身就含有生產(chǎn)所必需的各類化學物質且具有一定的半導性,所以能夠將其直接與生產(chǎn)原料直接混合進行再利用,但由于PTC陶瓷的半導化是施主摻雜半導化,且施主雜質加入量的多少影響材料的半導性和阻值大小,廢漿料本身的施主雜質含量已發(fā)生改變,若直接與生產(chǎn)原料混合會影響產(chǎn)品性能,因此需在二次配料時進行小料加入量的調(diào)節(jié)來進行產(chǎn)品性能調(diào)節(jié)以滿足大規(guī)模生產(chǎn)的需求。
1.2試驗方法
現(xiàn)有的PTC陶瓷基片生產(chǎn)流程依次為原料→一次配料→混料球磨→脫水干燥→預燒→二次配料→混料球磨→造粒→干壓成型→燒成→加工磨片→上電極→檢測。而PTC生產(chǎn)中廢漿料是由加工磨片工序中產(chǎn)生的,其本身就含有Pb、Ba、Ti等元素,且經(jīng)沉降后本身已為泥狀固體,故本實驗選擇在二次配料這一階段進行實驗。
實驗分為兩部分:(1)二次配料小料加入量的確定;(2)確定合適的廢漿料加入比例。每一部分實驗均按照傳統(tǒng)PTC工藝路線和實驗方法進行操作,在實驗中需加入相應質量的T288預燒料,相應比重回收的廢漿料和二次配料時的小料(SiO2、Bi2O3、MnO2 、BN),經(jīng)精確稱量后放入球磨罐內(nèi),在球磨機上球磨20 h,球磨完成后用烘箱烘干,烘干后在研缽中加入膠水手工研磨造粒,造粒完成后用壓機干壓成型,成型完成后放入窯爐燒成得到實驗產(chǎn)品,對其分別使用電阻表和耐壓機檢測其電阻和耐壓性能。
2? 結果與分析
2.1二次配料小料加入量的確定
按下表分別取相應質量的T288預燒料、相應比重回收的廢漿料和小料,按上述實驗步驟得到實驗產(chǎn)品,并對其進行電學性能檢測,其預燒料、廢漿料、小料的加入量如表1所示,其電學性能如表2所示。
由表1、表2數(shù)據(jù)可得知,隨著二次料中SiO2和MnO2的增加,產(chǎn)品的電阻和耐壓均在增加,數(shù)據(jù)顯示當廢漿料加入比例為8%時,二次料中SiO2加入量為0.3%(2.4 g)、MnO2為0.02%(0.16 g)時,其電阻為0.2~0.3 kΩ,耐壓強度為500 V,其電阻和耐壓值都偏小,而當二次料中SiO2加入量為0.35%(2.8 g)、MnO2 為0.03%(0.24 g)時,其電阻為0.23~1.27 kΩ,耐壓強度為650 V,可見其電阻的最大值為1.27 kΩ,耐壓值為650 V,已滿足實驗的最低要求,如若繼續(xù)增加二次料中SiO2和MnO2的加入量,雖然也能滿足實驗要求,但會增加成本,故選擇二次料加入量為SiO2為0.35%(2.8 g)、Bi2O3為0.02%(0.16 g)、MnO2為0.03%(0.24 g)、BN為0.12%(0.96 g)。
可以發(fā)現(xiàn)隨著廢漿料加入比重的增加,產(chǎn)品的電阻也在增加,所以第二部分實驗將以該二次配料小料加入量為基礎,探究出其最大的廢漿料加入比例,以便更多地回收利用廢漿料,并且使得產(chǎn)品的電學性能更大限度地達到技術要求。
2.2確定合適的廢漿料加入比例
按下表取相對應量的T288預燒料、廢漿料和小料,同樣按上述實驗步驟得到實驗產(chǎn)品并對其進行電學性能檢測,其預燒料、廢漿料、小料加入量如表3所示,其電子性能如表4所示。
由表3和表4所示,在小料加入量基本固定的情況下,隨著廢漿料加入比例為14%、16%、18%、20%時,其電阻分別為2.00~2.23 kΩ、2.77~3.81 kΩ、6~7 kΩ、>100 kΩ,耐壓值分別為650 V、700 V、650 V等,可見隨著廢漿料加入比例的逐步增加,其成品的電阻也會增加,而耐壓也會隨之增加,當廢漿料加入比例為18%時,電阻就已達到6~7 kΩ,而廢漿料加入比例為20%時,其電阻大于100 kΩ,這樣的產(chǎn)品是不能滿足客戶需求的,而當廢漿料加入比例分別為14%、16%時,其電阻為2.00~2.23 kΩ、2.77~3.81 kΩ,耐壓值分別為650 V、700 V,這兩個加入比例雖然都能滿足客戶需求,但當廢漿料加入比例為16%時,其電阻在滿足生產(chǎn)上的技術要求的同時,其耐壓值更高,所以從實驗結果可知當廢漿料加入比例為16%,其燒成出的產(chǎn)品能夠更好地滿足生產(chǎn)需求。
3? 結? 論
(1)本實驗采用傳統(tǒng)PTC工藝路線和實驗方法,驗證了通過選擇合理的廢漿料使用率,合適的二次配料小料加入比例,可以在生產(chǎn)過程中回收使用廢漿料,并提高了該類產(chǎn)品的電學性能,同時降低了廢漿料處理成本,減少直接經(jīng)濟損失。
(2)當廢漿料加入量越多,二次料加入不變的情況下,產(chǎn)品的電阻和耐壓值會不斷增加,如果不進行控制,加入過多極易造成產(chǎn)品不符合要求,從而造成損失。
參 考 文 獻
[1]周東祥,龔樹萍.PTC材料及應用[M].武漢:華中理工大學出版社.1989.
[2]祝柄和,姚堯,趙梅瑜,等.PTC陶瓷制造工藝與性質[M].上海:上海大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