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哲 韓凝玉
1. Gallery Art TOTO外立面
21世紀全球面臨著共同的環(huán)境、生態(tài)危機和文化傳播變革,人類的各種交流溝通正在逐步成為生活的中心而被關注和發(fā)掘,以互動為核心的智慧和價值正在被不斷深入研究。其中,景觀藝術就是影響最深刻、影響范圍最顯著的一支。在當代中國城市化快速發(fā)展進程中對可溝通性景觀藝術亟待探索的需求背景下,景觀藝術的傳播研究尤其顯出重要意義。
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更是景觀藝術的核心命題。塞繆爾·亨廷頓認為在全球化語境中,互動是最佳途徑,任何景觀藝術都不是封閉的。文學界最偉大的理論家米哈伊爾·巴赫金認為,事物必須相互依存。建成景觀傳播中的傳播者、受眾、景觀、社會之間的持續(xù)互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重要。信息景觀、智慧景觀等都在不同層面推進這一新趨勢。因而,在新趨勢下進行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研究,借助景觀藝術與傳播理論并結合中國文化中舉足輕重的《周易》對傳播思想的闡述,解析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之相交、相通、相合的動態(tài)過程以期建構人與人,人與天地心靈意識的互動融合,積極構筑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之圓融價值并回應于當下的實踐應用。
日本設計師原研哉(Kenya Hara)認為藝術設計提供給日常生活中非常可行的相互溝通的方法?!皽贤ǖ母尽边@一核心問題在人們心中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稱之為“感動的萌芽”[1]。日本設計師深澤直人(Naoto Fukasawa)也認為,藝術設計就是尋找意識的核心,好的藝術設計是客觀的而不是主觀的表達生活。藝術設計不僅關注物質(zhì)(媒介)外觀、形態(tài)、結構等,更是設計一種關系。這種關系就是引導、暗示人們在最自然的環(huán)境下產(chǎn)生某種行為模式。
這與傳播的本質(zhì)不謀而合,傳播實質(zhì)就是建立關聯(lián)。福柯從知識、空間、權力的關系闡釋空間感知的實在性與空間結構的關聯(lián)性,“我們并非生活在一個我們得以安置個體與事物的虛空中(void),我們并非生活在一個被光線變換之陰影渲染的虛空中,而是生活在一組關系中?!盵2]不能相互疊合的獨立才有交流互動。
中國文化經(jīng)典《周易》中蘊含的傳播哲學思想則更為樸素而深刻,其認為傳播是不同事物相交、相通、相合的過程,起始于“交”的起點(建立聯(lián)系),實現(xiàn)于“通”的狀態(tài)(往來無阻),寄寓于“合”的理想[3]。換言之,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是伴隨與人相遇而被挖掘和傳播出來的某種潛在的啟發(fā)性的傳播機會和藝術設計品質(zhì),以此激發(fā)、提高、維持在環(huán)境中人的活力并對人的行為、意識產(chǎn)生價值契合與心靈交匯融合的互動傳播過程,是傳播解決人遇到問題時所萌生的可以感受的對于景觀藝術認知、空間認知、意識認同,進而達到精神共享的互動交織和通達圓融的狀態(tài)。正如日本設計師原研哉所認為的,藝術設計的本質(zhì)是解決社會上多數(shù)人共同面臨的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是藝術設計過程中產(chǎn)生的那種人類能夠共同感受到的價值觀和精神,由此引發(fā)感動。這是藝術設計的魅力所在。
簡言之,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開始于相交的起點,通過互動溝通方式建立相通的狀態(tài),從而減少景觀藝術的無效傳播、減少意識鴻溝和使用摩擦、優(yōu)化景觀體驗,寄寓于達到精神意識相融相合的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理想效果。本文結合日本成田機場公廁與TOTO展廊為例具體解析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之相交、相通、相合。
2. Gallery Art TOTO廁所入口
3. Gallery Art TOTO廁所平面圖
選擇廁所作為研究案例源于人們對廁所的情感具有的獨特作用力。廁所作為一種景觀藝術媒介不僅是方便之所,更具有溝通功能,是體驗、展示、享受生活藝術的轉(zhuǎn)換媒介空間。情感意義上的距離拉近是心理接近層面的認同,其傳播意義已經(jīng)遠超越傳統(tǒng)廁所的概念。廁所這一景觀實體媒介承載了超越媒介本身的意義,達到連接關系,從視覺、心理、行為到意識的相交與相連。因此,以廁所為景觀藝術媒介的互動溝通之根本就是從觀念轉(zhuǎn)變、行為變換、達到傳播效果所形成的意義認同、意識連接、精神共享。
日本的廁所文化由來已久,不僅有“廁神”“廁所協(xié)會”和“廁所節(jié)”,還有“日本廁所獎”。日本成田機場2號航站樓在日本成田國際機場第二候機樓接駁通道的休閑空間即辦完出境手續(xù)后的出口位置,設有由建筑師團隊Klein Dytham Architecture設計的世界獨一無二的廁所展覽室(Gallery Art TOTO),亦是日本廁所大獎的獲獎作品之一。
在日本成田機場廁所與Gallery Art TOTO 展廊景觀藝術實例中,人與人、人與廁所媒介空間在景觀實體和媒體影響下呈現(xiàn)新特征,廁所作為景觀媒介與以往所不同的吸引感知處理方式,是將其賦予特殊的意識傳播意義。承載隱私設計的圍合空間的外立面,不是通常廁所的水泥墻壁,而是引人注目的飛利浦霓裳屏(Luminous textile),呈現(xiàn)意境式的動態(tài)圖像。設置于Gallery Art TOTO正面的大型LED面板內(nèi)是仿如隔著紙門看皮影的圖像(圖1)。屏幕上是一些舞者的身影和各種影像表演。有時還會顯示出富士山的壁畫以及其他日本的標志性景觀。當不點亮這款屏幕時,它看上去就像非常柔軟的紡織品,給人以親切之感。
廁所界面媒體化的視覺傳播使得廁所這一空間媒介呈現(xiàn)不同以往的狀態(tài)。與深澤直人曾提出的“FirstWow!”(開始的驚嘆)和“LaterWow!”(之后的驚嘆)有異曲同工之妙。景觀藝術在視覺外觀特點與人第一印象的形成相關相連。側重媒介的外觀造型、觸感、色彩、聽覺、材質(zhì)、表面觸就較為容易迎合人的視覺和心理需求。隨著媒體畫面的播放引發(fā)無意識的關注,隨著新奇心理模式的開啟,提升媒介易用性,減少意識摩擦、優(yōu)化體驗找到與景觀藝術媒介的相通。
半透明的外立面設計會給人暴露隱私的錯覺,但其實只是玻璃熒幕在播放的動感剪影,閃著七彩的燈光,就像是一場藝術展(圖2)?!昂芏嗳硕紩詾椋诶锩嫔蠋囊慌e一動,都會被別人看光光,用了才知道原來不會。”Klein Dytham解釋說,“我希望人們能從對于廁所那種封閉又黑暗的成見中解脫出來”。借助廁所景觀差異性意象,使原有觀念加以轉(zhuǎn)換,意義變得更加突出,這種互動傳播讓人轉(zhuǎn)換了對廁所的固有認知觀念,在吸引互動中達到意識相交與共享。
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相通是解決景觀藝術互動傳播中的行為、意識摩擦的方式之一。理解人與景觀媒介之間順其自然的交互行為并在自然的互動關系中予以解決的途徑。在方法論層面從物理邏輯藝術設計到行為邏輯藝術設計轉(zhuǎn)變,對人與景觀媒介之間存在的各種互動作出合理的界面、空間布局和規(guī)劃安排從而獲得使用的愉悅感。簡言之,就是盡最大的可能消除景觀藝術互動傳播中使用層面的鴻溝和偏差,意識摩擦進而達到“自然而為之”的意識相通狀態(tài)。
在日本成田機場廁所與Gallery Art TOTO 展廊景觀藝術實例中,人與人、人與廁所媒介空間在景觀實體和媒體影響下呈現(xiàn)新特征。以下分兩個模式解析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之相通:其一、體驗感知傳播模式;其二、“薩凡納”效應的視覺傳播模式。
景觀藝術媒介具有溝通功能,空間作為媒介在溝通人與空間自身而言,有著視覺與電子媒介不具備的優(yōu)勢,這就是空間實體與人之間的互動與直接性。原因在于人們體驗感受空間景觀,更多是依靠感官,“每種感官都在對人們進行空間定位、感受他們與空間的關系,以及鑒賞他們對特定微觀和宏觀環(huán)境的性質(zhì)方面起到一定的作用”[4],這種作用于空間與人的感官,其傳播力是其他媒介無法比擬的。
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反應在行為層面需要其功能易用性和體驗感受。日本成田機場廁所與Gallery Art TOTO展廊在玻璃幕的空間中設置了10種不同空間劃分的隔間(圖3)。進入廁所入口后,左右兩邊分別配置了4間男廁、4間女廁,1 間哺乳室和1間多功能室,每個單間的內(nèi)部空間布局都不一樣。
每個廁間的墻紙、空間布局、設施都不一樣(圖5、6)。配備了有溫水沖洗坐便器衛(wèi)洗麗(Washlet)、體感感應裝置以及完善的消毒和除臭措施。內(nèi)側墻壁裝飾了富士山等日本標志性風景壁畫,人可以自由選擇自己喜愛的廁所單間使用,并方便享受不同空間帶來的行為、心理的奇妙體驗。
因為,廁所的空間形態(tài)變換與人的行為舉止是相互關聯(lián)相通的。正如Oita Toilennale藝術節(jié)(它其實是世界上第一個以廁所為主題的藝術節(jié),)負責藝術節(jié)運營的NPO法人(Beppu Project)的田島憐子說:公園里洗手間大多比較臟,可能是心理作用,改造后大家都變得比較注意衛(wèi)生了。由此可見,廁所空間的不同形態(tài)可以改變?nèi)说男袨楹团e止。廁所空間的變換會引發(fā)人們不同使用行為和心理互動(圖4)。也正如蓋爾在《交往與空間》所認為的,“能方便而自信的進出;能在城市和建筑群中流連;能從空間、建筑和城市中得到愉悅”[5]。在這里人們擁有更為愉悅的感受。
在日本成田機場廁所與Gallery Art TOTO展廊中,如何最大限度減少人們在上廁所時的等候時間中融入了諾貝爾獎的獲獎理論“薩凡納效應”(Savannah effect)。其指在樹木茂盛的昏暗森林里迷路的人一旦發(fā)現(xiàn)前方明亮的草原(Savannah),就會安心地朝著光明的方向前進。也就是說,人類和聚集在電燈旁的昆蟲和飛蛾沒有明顯差別。
4. Gallery Art TOTO 廁所內(nèi)部
如廁所排隊,其原因之一是雖然有空位但是等待的人卻不知道,如果能利用視覺燈光設計讓人一目了然廁所的使用狀況就有望減少這種低效率的使用狀況?!八_凡納效應”在這里發(fā)揮了作用:即通過訴諸于人類的視覺來減少排隊,以提高使用效率。在無人使用時,廁間的門邊緣呈現(xiàn)藍色,有人使用時,廁間門從下方開始呈現(xiàn)紅色,隨著使用時間的越長,門邊的紅色就越往上,讓等待的人一目了然既看到廁間是否有人使用,也了解廁間使用時間長短而根據(jù)自己需要決定是否等待,如果等不及就使用廁間門邊緣呈現(xiàn)藍色的空置廁所。
廁所這一景觀藝術媒介融入諾貝爾理論,通過視覺互動傳播達到在人與廁所之間視覺辨識度的確認、空間使用的互動連接,心理和行為的相互溝通達到良好的傳播效果。
作為一種凝結文化符號和象征意涵的實體媒介:廁所景觀,溝通和連接情感化、差異化的空間,實現(xiàn)空間媒介實體與數(shù)字化媒介的信息共享。通過廁所立面媒體化傳播景觀影像、勾勒景觀媒介形象、傳播景觀文化達到景觀藝術認知與聚合力。通過內(nèi)部的變換空間和視覺引導,傳播人與媒介的互動關系,使得空間與行為、視覺、心理建立更為便捷、易用的相互關聯(lián),進而達到貫通、連接、減少意識摩擦,實現(xiàn)傳播價值的適宜狀態(tài)。
正如桑內(nèi)特在《公共人的衰落》中認為,在公共“空間”傳播的不同形態(tài)中強調(diào)空間實體對于城市生活的作用,將景觀空間實體與城市生活相連接,賦予景觀媒介對于形成市民共同認知和相互認同以特殊意義。景觀藝術傳播的相合就是在相互傳播的相通狀態(tài)下,消除傳播障礙,削減傳播意識摩擦達到共同認知和精神共享的理想傳播效果。這就是承載信息的景觀藝術媒介與感受和體驗它的人之間互動交織進而通達圓融的一種和諧狀態(tài)。
換言之,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之相合,追求這樣一種景觀藝術,讓其依據(jù)環(huán)境呈現(xiàn)多樣性,歸屬感、認同感、價值、精神創(chuàng)造是能讓人通過景觀藝術創(chuàng)造自己的故事,也能讓人為了實現(xiàn)自我而創(chuàng)造自己的世界。通過景觀藝術的互動,傳播精神認同與共享,使人在環(huán)境中更有活力、激發(fā)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故事。能夠讓生活、路過、行走其中的人們在景觀藝術中保持自我,也是生活于此地、行走于此地的人的幸福。此刻,景觀藝術是生活的延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