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祥伍
一
2017年7月,一段播放量超過1000萬次的視頻,使一家餐廳一夜成名,日均客流量達1000人次。它就是位于北京的失重餐廳,憑無人點餐、無人上菜、無人收銀的“三無”特色,受到食客的熱捧。
進店入座,用平板電腦點好菜,掃碼付款,短短幾分鐘后,食物就會沿著半空中的雙螺旋軌道,完好無損地送到食客面前,整個過程大約只需要17秒鐘,這就是失重餐廳炫酷的服務方式。
“失重”的創(chuàng)意來自于德國的“機械小霸王”馬提亞斯。2007年,他發(fā)明了讓食物沿著軌道“飛”到食客面前的系統(tǒng),并在紐倫堡開了第一家餐廳。整個餐廳沒有服務人員,只有眼花繚亂的機械和金屬軌道,餐具和菜品在餐廳內上下翻飛傳送,因此取名為“過山車餐廳”。
失重餐廳創(chuàng)始人張鳳來是一名創(chuàng)業(yè)老兵,先后開過工廠,經營過旅館,每一項事業(yè)他都得心應手。但從朋友那兒得知“過山車餐廳”的事之后,張鳳來立刻想投身這項有創(chuàng)意的新事業(yè)。
2017年年初,“失重餐廳”開張了。在整體布局上,張鳳來摒棄了“過山車餐廳”全金屬裝置的思路,采用圓形木桌、弧形玻璃屏障、布藝軟沙發(fā)等物品,給顧客傳達出有溫度的柔軟和溫馨。不管怎么科技范兒,對中國人來說,餐廳畢竟還是吃飯的地方,如果完全脫離了煙火味,體驗感就會變差。
二
初次來到失重餐廳的顧客都會擔心,食物坐著過山車呼嘯而來,怎么區(qū)分哪份是自己點的菜呢?
為此,張鳳來專門動了一些腦筋——用顏色區(qū)分。如果你桌上的餐墊是粉色的,那么軌道傳送下來的粉色餐盒就是你的食物。不僅如此,餐廳共有22條軌道、248個餐位,為了保證菜品準確送到食客面前,在出菜口,每條軌道會有對應的桌號,廚師只需要通過對應編號出餐就不會有問題。
張鳳來笑著說:“況且,軌道最后一層可以旋轉,萬一菜品‘走過’了,轉了一圈也能回來,還可以增加顧客之間的互動,也算是就餐的一種樂趣吧?!?/p>
滑道的作用是增加就餐的趣味,菜品的質量才是留住食客的根本,為此,張鳳來組建了一個以中外名廚為核心的產品研發(fā)團隊。每周,廚師們會把售賣排名低的菜品替換,把當下市場流行且符合餐廳定位的產品,及時融入菜單。
三
除了菜品烹調必須依靠廚師,失重餐廳其余環(huán)節(jié)幾乎都無人參與,實現(xiàn)了智能化管理。例如,食材、物料等庫存不夠的時候,系統(tǒng)會及時提醒,避免材料出現(xiàn)短缺,影響正常營業(yè)。食材的損耗被技術管理起來,不僅降低成本,而且提高了采購出品過程中的效率。
除此以外,張鳳來還將多項“黑科技”服務融入失重餐廳。健康度自檢功能可以查看餐廳在經營中存在的問題,及時查缺補漏。近場感知功能可以記錄客源,并感知到店熟客,以推送優(yōu)惠活動信息。而對于餐廳管理人員來說,智能語音助手非常實用,只需要語音輸入查找信息,便能夠快速獲得想要查看的報表。
餐廳借助智能系統(tǒng),還實現(xiàn)了很多創(chuàng)意服務。如果顧客想DIY一個漢堡面包,只需要通過智能配餐系統(tǒng),加幾層肉餅,加什么菜,加什么醬料,全由自己作主。
短短一年多的時間,失重餐廳在蘇州、上海、深圳等城市開了分店。張鳳來說,無論餐廳的經營方式如何變,服務質量永遠是重點,他只是本本分分開著一家傳統(tǒng)餐廳,并把它做得更有意思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