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天放
剛開學(xué)的時候,一位朋友告訴我,他在留學(xué)前為自己安排了一場特殊的旅程——走入不同的城市,踏進不同的大學(xué),體驗一把中國高等學(xué)府的情懷。行程從“復(fù)旦”“交大”,到“南大”“南航”,再到蘇州大學(xué),既充實又精彩,而終點站則選了“中大”。
“最后一次去‘中大已是很久之前了。那是我曾經(jīng)向往的學(xué)校,縱然無緣,還是希望可以在‘中大走一走,為我的旅程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p>
他來時已是4月。廣州初入夏日,濕熱的氣候伴著不定時的小雨,天空卻是一片澄澈。我們走遍了“中大”的校園:綠意盎然的草坪、中山先生的銅像、簡單厚重的牌坊……一步一景,他總是不由自主地停下來拍照留念。
我就在旁邊靜靜地看著,伴著一點小小的自豪。這是我的大學(xué),獨屬于我的美夢一場。
朋友又舉起了相機感慨:這里真的是一個宜居的地方。她沒有上海的繁華似錦,也沒有南京的絢麗奪目,卻有著獨有的淡雅安寧。朋友接著說,“中大”也是這樣的。走在校園里,心就很靜,沒有浮躁也沒有不安,只剩下平和淡然。
我笑,停下來認真地想了想,又有些歉意:也許因為帶你旅行的是我吧,所以無論是“中大”,還是廣州,都在你心中變成了這個樣子。
朋友也笑了,朗聲說,我并不很贊同你的觀點。不過,你給我的印象確實是這樣的,性格很淡很素。我們是兩個極端——我喜歡激情澎湃的生活,所以更想去上海這樣的城市;而你享受平淡安逸的日子,無疑廣州更適合你。你選擇這里,是正確的。
我笑意更深,不再多言。
時間轉(zhuǎn)瞬即逝。因為要準備乒乓球的考試,我和搭檔每天晚上都在球室奮戰(zhàn)。休息的時候閑聊,有一天突然就說到了嶺南的城市。
搭檔是東莞人,她望著我笑意淺淺:我覺得“中大”沒有那么快的節(jié)奏,很閑適,挺合你的性格。
多么熟悉的描述。剎那間,我突然有些相信所謂的命中注定了。那是一種未知、一個奇跡、一種陰差陽錯,當你以為一切都塵埃落定時,卻峰回路轉(zhuǎn)。最后驀然回首,才察覺生命是如此神奇,不知不覺中把那么多的不可思議變成了理所當然。
就像我與“中大”。原本遙不可及,卻因為一場考試相識相知,繼而開始一段不曾設(shè)想的故事。
一切都源于高考吧。那時的我還是一名純粹的學(xué)生,走在眾人口中的“獨木橋”上,一邊迷茫著方向,一邊憧憬著未來。
記得高三整整300天,無數(shù)人對我說,天天,不要有太大壓力。語氣中似有關(guān)懷也有理解。
“沒有,真的沒有。感覺挺好的?!蔽铱偸切χ卮?。自認為是百分百的真心實意,然而他們總會拍拍我的肩膀,再一次語重心長地重復(fù)剛才的話。
我知道很多人都是不信的—因為這場考試幾乎決定命運的走向。成王敗寇,執(zhí)筆間便是不同的道路。選擇那么多,生命卻總是單行。可擔心憂慮又有何用?我一直堅信,縱然未來充滿未知,命運終會把我推向滿意的方向——向來循規(guī)蹈矩的自己,一定不會有太差的結(jié)局。
仍然記得考試前一天的傍晚,我沒有看多少題目,心中一片平靜。合上書本,揉揉眼睛,和室友相約去花園散步。
園中長滿了顏色各異的小花,踩著其中零零散散的石頭,我們擺出各種各樣搞怪的姿勢,灑下一路歡聲笑語—甚至還背起了古詩,一人一句,想到哪里是哪里。沒有臨考的壓抑緊張,更像是幾個朋友的一次旅行。
然后一夜好眠,兩天的奮筆疾書也不過是一次次“發(fā)卷,打鈴,執(zhí)筆,交卷”的循環(huán)。當最后一天下午走出考場時,縈繞心頭的不是輕松,不是釋然,更不是對成績的種種猜想,而是期待—想看到命運會贈予這樣的自己怎樣一段人生。
所有的曲終,都是生命篇章濃墨重彩的一筆。站在起點,總讓人覺得出乎意料,可一步步走過,每一處風景,每一次悲歡,又似乎恰到好處,起承轉(zhuǎn)合毫無瑕疵。
就像報志愿時,我開始是想報另一所學(xué)校的,不過爸爸卻慎重地給出了他的建議—中山大學(xué)。然后,經(jīng)過百轉(zhuǎn)千回,我踏進了“中大”的校園。
打開宿舍的木門,我認識了一群可愛的室友;加入了一個班級,經(jīng)歷了一些奇妙的故事;結(jié)識了一些朋友,或溫柔隨和,或獨立堅強,或博聞強識,會給我?guī)Ъ亦l(xiāng)特產(chǎn),會與我分享喜怒哀樂,交流生活細碎的感悟—讓只身在外、形單影只的自己如往昔一般舒適溫暖。
這所學(xué)校,這些人,溫潤安寧,波瀾不驚,平靜柔和。看著雨落手心,忍不住感慨:原來朋友說得沒錯,我再找不出一個學(xué)校,比她更契合我的性格—甚至,仰望可以見到湛藍澄澈的天空,抬眸可以觸摸細雨洗滌的青綠。那都是我十幾年來無言的向往。
當時唯感難思量,如今方覺是平常。
如果說,多年前看著眾多高校的宣講,是怦然心動—那么,似水般的流年中,我愛上了這樣一座城,這樣一所大學(xué)。
屬于我的大學(xué),藏著我珍貴的校園時光,漸漸把我打磨成喜歡的那個模樣。如今再憶高考,心中激蕩的不是感傷,更不是懷戀,只是感激,無法言喻的感激。它為我導(dǎo)演了一段緣分的開始,讓我完成了這樣一場美好的邂逅—可以坐在圖書館,看著窗外的白云山高、珠江水長,寫下這段文字。
高考時若是稍有偏差,結(jié)果還會是這樣嗎?不會的,一念之差,便是一種人生。分數(shù)再高些,也許我就選擇了北上;分數(shù)再低點,也許這所學(xué)校便永遠地可望而不可即。
擦肩而過,是這么容易的一件事情。如果不是我那年交上的正好是這樣一份答卷,剛好錯在這里,對在那處,那么今日的我,是什么樣子,又會身在何處呢?
小時候,從未想過自己會來“中大”;而如今,我也從未想過自己還會去哪所大學(xué)—除了“中大”。
果然,命運讓這樣的我,徘徊在這樣的象牙塔,的確是再好不過的安排。
又逢高考時節(jié)。今年會有多少學(xué)子,落筆后埋下自己與那未知學(xué)校的緣呢?用一場考試,換來幾許年少輕狂的刻骨銘心,夢醒時分唯感回味無窮,不枉此行。
我不懂得他人的終場,卻早已沉醉于自己的結(jié)局。
我與“中大”,執(zhí)筆結(jié)緣。
這是我的青春年華,最美的結(jié)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