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兵
為就近照顧上學的女兒,我跟大姐換了房。時間一久,我發(fā)現(xiàn)老城區(qū)的房屋雖舊,但身邊有很多熱心做公益的老人。他們把小區(qū)當成家來呵護,或發(fā)揮余熱和專長,幫助解決街坊鄰里的煩心事;或無私奉獻,見縫插針地種花養(yǎng)草,追蹤高空拋物的源頭,組隊夜巡,防偷防盜,保一方平安。老人盡心盡責所做的點滴,匯成愛的涓涓細流,溫暖著大家的心。
去年入夏后,愛人在清理夏天要用的物件。她拿出舊電扇,插上電源摁了開關(guān),發(fā)現(xiàn)它不像以前那樣歡快地運轉(zhuǎn)。我知道毛病不大,出去找人修。維修家電店的店主忙得不可開交,沒空接這些小活,而且修理費不菲。所以我打算扔到垃圾箱,再買臺新的電扇。
我提著壞電扇,下樓時碰到六樓的齊大爺。得知原委,齊大爺熱情地說:“年輕人就是不會過日子。小劉,你還不知道吧?社區(qū)開了個助鄰點,前樓的老郭隔天在那兒義務(wù)接活呢!這壞電扇他準能修好。你回家再看看,像壞的開水壺、臺燈等,都可以帶去修。不僅如此,‘多面手李老弟在社區(qū)常駐。他會修傘、焊接,甚至還能給花草看??!你家若有打蔫的花草,讓李老弟代為照料一陣,保證能起死回生,綠意盎然??!”
還有這樣的好事啊?第二天,我?guī)Я艘恍┯忻〉奈锛チ?。果不其然,郭老伯在簡陋活動室里忙得不可開交,還帶了兩名中老年助手,邊修邊講解原理,屋子里待修的小電器堆在一起。接過我手里一盆長得東倒西歪的吊蘭,李老伯信步走進社區(qū)的院子,對居民送來的染恙的花草采取復(fù)活措施。有的是澆水太多,有的則暴曬太久,還有的是施肥密集。居民在領(lǐng)取花盆時,李老伯細心地講解,提醒注意事項。大家對李老伯的善舉紛紛點贊,他笑道:“往大的說,我們這是力促資源再利用,打造宜居環(huán)境,共建美好家園;往小的說,消除大家生活中的小煩惱。只要以此證明,老年人對社會還有價值,我們就心滿意足啦!大家好,才是真正的好!”
也不知從什么時候起,小區(qū)里有了一支由潘嬸率領(lǐng)的夜巡隊。聽說大媽們每天跳完廣場舞后才開始例行巡邏。別看她們都五六十歲了,但記性好,充當著各樓道口、電動車集中停放點的流動崗哨。一旦發(fā)現(xiàn)陌生面孔做出異常舉動,這些警惕性很高的大媽們會突然冒出來,刨根問底,甚至能一鍵報警。有了大媽巡邏隊,懷著偷竊企圖的人不敢來。小區(qū)很久沒有發(fā)生電動車電池失竊的案件,撬門的案件也幾乎降為零。
有了這些暖心的老人,小區(qū)宿舍樓的樓梯、過道干干凈凈,家家戶戶的陽臺上綠意濃濃,花香襲人,就連巷子沿邊也栽種了綠化帶。家里的電器、小家具等壞了,拿到社區(qū)維修點,有專職的老人幫你修。還有老人撿樓上被風吹下來的衣物,幫你照看放學早歸的孩子。感受生活上的便利之時,我們也想著為這些可愛的老人做些小事,表達感激和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