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措施不少,為什么企業(yè)感受卻不明顯?如何循序漸進助推企業(yè)轉型升級,防止“一不達標就關停”現(xiàn)象?……5月28日,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十二次會議就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fā)展工作開展專題詢問。省人大常委會委員、部分省人大代表與22個廳局負責人近3個小時的“詢問面對面”現(xiàn)場“火藥”味十足。
近些年來,專題詢問作為人大監(jiān)督的重要形式,自2010年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垂范帶動下,已頻頻亮相于各地人大履職活動中,已經成為人大監(jiān)督的“常規(guī)武器”,取得了較好效果。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專題詢問在一些地方還只停留在“看上去很美”,形式化、程序化、表演化凸顯,監(jiān)督效能式微。問答環(huán)節(jié)“對臺詞”,詢問會成了座談會;行政首長少、部門副職漸多;意見反饋缺乏“下半場”等等。本應問出真情、問出原由、問出措施,甚至問出一身汗,而如今往往圖熱鬧、走過場。
開展專題詢問是為了知情知政、共商對策,是針對人大審議中“不清楚”“不明白”的內容進行詢問,其目的和指向是為了促進問題的解決,求得監(jiān)督實效。因此,如何充分發(fā)揮專題詢問在地方人大監(jiān)督工作中的優(yōu)勢和特點,切實問出措施、問出實效,讓專題詢問回歸監(jiān)督常態(tài),需要各地人大進一步探索破題、實踐完善。
精準選題是前提?!邦}好半篇文”。選題既要圍繞中心、突出重點,“架好天線”,也要緊貼熱點、關注難點,盯住工作薄弱環(huán)節(jié),“接通地線”。要在“專”字上下功夫,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在“準”字上做文章,不要海闊天空、天馬行空,切實增強專題詢問議題的針對性、可行性。此次省人大常委會開展的專題詢問會,聚焦如何進一步擦亮民營經濟這張浙江“金名片”,選題切中經濟發(fā)展熱點,也契合浙江實際和特色,更是回應了企業(yè)和民眾的期待,備受社會關注。
深入調研是基礎?!皼]有調查就沒有發(fā)言權”?!皢枴鼻罢{查研究的質量,決定著專題詢問會的提問能否找得準焦點、切得中要害、問得出效果。據悉,省人大常委會在詢問會前的3個多月時間里,各調查組馬不停蹄地聽取匯報、實地考察、問卷調查、調研座談、征求意見,并在此基礎上認真研究難點重點,形成總報告,并將分報告印發(fā)常委會組成人員。報告突出問題導向,有關問題及建議占2/3以上篇幅,為開好這次專題詢問會做足準備,奠定扎實基礎。
合理安排是重點?!耙粏栆淮稹爆F(xiàn)場,能否抓住問題的要害,牽住“牛鼻子”;能否揪住問題連續(xù)追問,問出“辣味”,專題詢問環(huán)節(jié)的合理設計和科學安排至關重要。這次專題詢問,省人大常委會定下的“規(guī)矩”是,提問和回答要開門見山、直奔主題,回答時間不超過5分鐘?!皢枴迸c“答”有來有往,相互呼應,保障了會議的高效進行。
跟蹤問效是關鍵。專題詢問不止于“問”,讓“問”落地有聲,才是“問”的初衷和歸宿。專題詢問只是完成了上半篇文章,更重要的是做好整改落實這個下半篇文章。要將梳理交辦、督促辦理、跟蹤落實等一并納入專題詢問整體工作中,舉一反三,持之以恒,確保各項工作善始善終。正如省人大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梁黎明在專題詢問會上所要求的那樣,“專題詢問工作的核心是問題的解決”,各有關方面要持續(xù)強化工作整改,直至問題解決。只有把專題詢問與會前、會中、會后各項舉措緊密結合起來,才能問得其所、答其所問、問有所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