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畫像》呂鳳子
1911年,呂鳳子在故鄉(xiāng)丹陽創(chuàng)辦了正則女子職業(yè)學校,后來又任上海美專教務長、中央大學藝術系主任、教授;1938年,為避難南下,在四川壁山開辦“正則蜀?!保ê蟾臑檎齽t藝專);1940年,被聘為“國立藝?!毙iL。關于他的才藝和業(yè)績,我都是從他的學生郝石林先生處獲知的。
郝石林是我的忘年交,比我年長25歲,與我相識于20世紀90年代。他離休后,在耄耋之年撰寫《九十自述》。在這部三四十萬字的回憶錄中有他對國立藝專師友的諸多懷念,其中有一節(jié)《校長呂鳳子獎學金》,就是專寫他在“國立藝專”三年求學期間與呂先生朝夕共處的見聞交往。
當時,國立藝專沒有開設篆刻課,但因為郝石林喜歡篆刻,就請呂校長為他治一方常用姓名印。呂先生喜歡他的憨厚純樸、勤奮用功,便沒有拒絕。只見先生拿起石料,端詳了一下,不涂墨起稿,甚至不看一眼,左手握石,右手持刀,閉著眼睛刻去,鋒利的刻刀可沒長眼啊。能這樣刻章的人,郝石林從未見過。只見石屑飛濺,咳咳有聲,頃刻間一方小印就刻好了。他在印石的左側刻下“鳳先生”,這是呂鳳子慣用的署名。郝石林接過印章,思緒還沉浸在呂先生的飛刀走石中,愣了半天才回過神來謝道:“謝謝呂校長”,同時恭恭敬敬地鞠了個躬。
呂先生能“閉眼”刻印,有時還“閉眼”作畫。畢業(yè)前夕,郝石林向呂鳳子求畫獲準,高興異常。他一邊慢慢研墨,一邊瞪大眼睛,仔細觀察老師作畫的過程,只見老師拿了一張紙卷起來燒著,片刻再吹滅,用紙灰代替木炭條。老師先在雪白的宣紙上畫了兩個和尚的輪廓,隨即拿了支長鋒羊毫勾線,線條好似鐵錐劃沙,剛勁有力。很快,老師畫好了兩個相對言語的和尚面部,接著又畫了幾條一尺多長的袈裟線條,遒勁老辣,形似刀刻。然后,再以臥筆側鋒,添加了蒼松的主干,在用干筆皴擦松干的魚鱗皮時,只聽見筆在紙上嚓嚓作響,隨后轉筆加上斜垂下來的松枝。令郝石林吃驚的是呂鳳子竟然閉著眼睛畫松針,懸腕握筆,筆鋒在半空中疾速擺動,有時掃到宣紙上,有時掃不到就睜開眼睛看看又閉上,再補上不足之處。郝石林第一次看到如此畫松葉的方法,不禁問其緣故。呂鳳子說:“如此畫松針葉,取其自然,免拘謹故也。”不一會兒畫成了,他題了上下款,然后蓋上“鳳先生”的名章。呂鳳子簽名蓋章,常用“鳳先生”的名號,郝石林覺得很奇怪,于是向其請教。先生聽了笑笑道:“我年輕時,有許多人請我作畫、寫字或治印,給他們的著作題書名,我每次落款都得稱人家為‘先生’,自己感到吃虧了。為了彌補回來,從那以后就自稱‘鳳先生’了?!闭f完,自己哈哈大笑起來。
1941年1月19日,呂鳳子決定設立“鳳先生獎學金”。他每月拿出50元(相當他工資的三分之一)獎給家境貧困而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為了公平、公正地評選,他請來了時任國立藝專教務長兼國畫系主任的潘天壽,擔任“鳳先生獎學金”委員會的主任委員?!傍P先生獎學金”每學期末評審一次,全校300多名學生,每次會有5人獲得,每人每月獎勵10元。呂鳳子任校長3年,郝石林每次均獲第1名,而且連獲6次。當時物資貧乏,生活困難,全校同學都以獲此獎學金為榮耀。而對郝石林來說,這筆獎學金不僅助了他的學,也救了他的命。當年他生活十分清貧,又和家人失去了聯(lián)系,他就是靠了每月10元的助學金才生活了下來并順利完成了學業(yè)。
呂鳳子先生不僅是藝術家,而且是教育家。他曾說,自己一生做了三件事,其一是畫畫,其二是教書,其三是辦學。在教學上,他能因材施教,循循善誘,關懷清寒學生,尤其是在國難當頭的情況下還能節(jié)衣縮食,出資設立獎學金獎勵清貧優(yōu)秀的學生,激勵了數千名學生奮發(fā)向上。呂先生從教半世紀,培養(yǎng)了無數美術專業(yè)骨干和工藝美術人才,在現(xiàn)代美術教育史上功不可沒。
《三身羅漢圖》呂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