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歡歡
明槍暗戰(zhàn)再升級。6月10日,格力電器在官方微博實名舉報奧克斯空調,同時“@”中國市場監(jiān)管與國家發(fā)展改革委。舉報信稱,奧克斯空調多型號產品能效比和制冷消耗功率檢測均不合格,涉嫌構成生產銷售不合格產品且銷售金額巨大。
奧克斯對此回應稱:格力采用不正當手段詆毀同行,目的是影響奧克斯旺季的銷售,屬于一種行業(yè)的不正當的競爭手段。
當日晚間,格力電器及董明珠自媒體先后再次發(fā)微博予以“反擊”,并放出8份檢驗報告圖片,上演企業(yè)版“求錘得錘”,“用事實說話!我們已準備好充分證據供監(jiān)管部門調閱,并視情況適時向社會公布”。
家電行業(yè)競爭激烈,這是眾所周知的事??蓛杉倚袠I(yè)頭部企業(yè),居然將“戰(zhàn)火”燒到了輿論場,這讓人始料未及。格力電器公開舉報奧克斯的隔空舌戰(zhàn),很快引起監(jiān)管部門的注意。國家市場監(jiān)管總局6月10日晚間發(fā)聲,已于當日下午通知浙江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對有關情況盡快進行調查核實,將依據調查核實的結果依法依規(guī)做出處置,并及時向社會進行公開。
據浙江之聲此前報道,寧波市場監(jiān)管局表示已經注意到這一情況,正在進行核實,待核實清楚后將會發(fā)布官方通報。
不只監(jiān)管部門,此事還引發(fā)了官媒的關注。人民日報官方微博深夜發(fā)文稱,商場如戰(zhàn)場,在不見硝煙的戰(zhàn)斗中仍須守住底線。孰是孰非,最終當交由權威機構認定,交由法律裁決,交由消費者評判。質量過關才是硬道理。誰贏得消費者信賴,誰才是真正的贏家。
格力互懟奧克斯背后:被挖人、被挖專利
格力此番舉報奧克斯,并非雙方首次交惡,二者恩怨已久。
今年以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多次在公開場合對奧克斯表達不滿,認為奧克斯挖格力人才,專利侵權。
今年1月中旬在格力電器2019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問答環(huán)節(jié)中,格力電器董事長兼總裁董明珠曾表示:“千萬不要給我講奧克斯。我們的銷售,每天安裝,都是在七八萬臺,從安裝數來看,我們認為格力的經營情況非常樂觀。第二個,為什么不讓提奧克斯,它比美的更糟糕。因為美的原來在我這里挖人,現在已經不挖了?,F在奧克斯天天在我這里挖人,連工人都挖,甚至我的人去了他那里還要更名換姓,這是我現在的心情,偷了我們的技術,而且弄虛作假?!?/p>
在年初的2019年中國智能制造全產業(yè)鏈應用大會上,董明珠也曾表示,格力空調十年之內老大地位不會變,不用看奧克斯與小米,因為不在一個層面,“一家企業(yè)依賴于別人的技術,或者不擇手段去搶劫別人的人和技術的時候,即使今天能活下來,明天也依然會死。”
據公開報道,奧克斯從2010年開始通過各種方式從格力挖走了300多位研發(fā)、質檢等部門的核心骨干人員,力求壯大自己的科研隊伍。隨后,便有格力電器起訴奧克斯所售賣多型號空調侵權。
而早在2015年6月1日的格力股東大會上,高票獲得連任的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曾透露,截至目前,格力已經被競爭對手惡意挖走600多人,超過了培養(yǎng)人的速度,已經嚴重影響到格力的創(chuàng)新積極性,并且希望政府能重視此類事件,盡快出臺類似人才轉會的制度進行規(guī)范。
在格力和奧克斯的交戰(zhàn)中,奧克斯曾多次敗訴。據媒體不完全統(tǒng)計,從2016年到2018年,格力起訴奧克斯空調“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勝訴達12次之多;另外,美的也曾起訴奧克斯空調“侵害發(fā)明專利權”“侵害實用新型專利權”,勝訴達14次之多。
工商信息顯示,奧克斯空調的間接控股方奧克斯集團涉及多達34起法律訴訟,多與專利糾紛有關。
被董明珠和格力懟過的企業(yè)或企業(yè)家
2018年4月,身為格力電器董事長的董明珠發(fā)表演講時感嘆道:“我是好斗,但我是為了真理和夢想戰(zhàn)斗!自己可能也會有流淚的那一天。但是眼淚沒有辦法解決問題,唯一的辦法就是戰(zhàn)斗?!?/p>
“嗆聲”雷軍
“你既然是5年之約,以最后一年的指標為準,那你差得遠。如果把5年累計加起來,你差得更遠,何況你一季度能說明什么問題呢?”董明珠用一番言論嗆聲雷軍和小米。
在6月6日晚播出的安徽衛(wèi)視《品格》節(jié)目中,她在被問及“小米第一季度營收反超格力”時,并不示弱,認為“因為互聯網必須要靠實體經濟來支撐”。
從前不久小米公布的財報來看,2019年第一季度財報期間營收437.5億元,而格力電器同期營收為405.5億元,低于小米。對于這樣的比較,董明珠認為是沒有意義的,只有制造業(yè)崛起,才能真正意義上改變世界,如果都去做互聯網,整個經濟就都混亂了。
對于“闖入者”小米,格力電器絲毫沒有懈怠。3月10日,格力電器官微宣布,2019年3月格力與天貓在杭州簽署IoT合作協議,雙方將從技術、渠道、生態(tài)層面展開合作。
董明珠也曾主動向小米的手機領域發(fā)起競爭,譬如2015年3月,董明珠發(fā)布了格力第一代智能手機。2016年6月格力2代上市。2017年6月格力“色界”手機上市。舉報魏銀倉
除了對闖入者小米的防備,董明珠本人也曾在新能源汽車領域與人交手。圍繞珠海市銀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銀隆新能源),二股東、實際控制人董明珠與大股東珠海市銀隆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銀隆集團)實際控制人魏銀倉之間也互相進行了舉報和起訴。
董明珠曾在2016年力主格力以130億元全資收購銀隆新能源,但該收購計劃被格力電器中小股東否決。后來,董明珠聯合王健林等人共同出資約30億元入股。此后,董明珠多次增資,成為銀隆新能源的第二大股東。
董明珠曾與銀隆集團實控人魏銀倉有過一段“蜜月期”,但在2017年底即傳出二人不睦的消息。2018年初,原本擔任銀隆新能源董事長的魏銀倉辭任,董明珠與魏銀倉的矛盾開始公開化。
2018年11月13日,已經在董明珠掌控下的銀隆新能源通過微信公眾號發(fā)文稱,原董事長魏銀倉、原總裁孫國華涉嫌通過不法手段侵占公司資產10億元,公司已向法院起訴,向公安舉報。
不過,魏銀倉也針鋒相對地表示,要起訴董明珠。11月14日,網上流傳的一份蓋有銀隆集團公章的文件中聲稱:“個別股東及實際控制人董明珠為了一己私利,利用公司對大股東發(fā)難,實在用心惡毒,手段惡劣。”文件還表示,銀隆集團將向有關部門舉報董明珠涉嫌違法犯罪的事實。
怒懟方洪波
實際上,在近期,奧克斯并不是被董明珠及格力電器舉報的唯一對象。只是,現如今,美的、格力、奧克斯,在空調領域三巨頭的“三國殺”,已經從互訴升級到了舉報。
在2019年初,因自己在股東大會上的“豪言”被監(jiān)管層出具警示函后,并不服輸的董明珠及其關聯人士也將其另一位老對頭——美的集團董事長方洪波拉來當了“墊背者”。
2019年1月16日,董明珠在股東大會上披露格力電器2018年稅后利潤為260億元。這一提前透露未公開重大信息的行為導致格力被深交所發(fā)了關注函,董明珠本人也收到廣東證監(jiān)局出具的警示函。
2月11日,董明珠“閨蜜”、新任格力獨立董事劉姝威便就在微博上舉報稱:“據多家媒體報道:‘2019年1月12日美的集團董事長兼總裁方洪波在2019中國制造論壇上透露,美的集團2018年預計稅前利潤超過260億元,再創(chuàng)新高。1月15日美的集團發(fā)布《2018年度業(yè)績預告》。按照廣東證監(jiān)局發(fā)布的《警示函》,方洪波違反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辦法》第六條和第四十五條。如果廣東證監(jiān)局給董明珠發(fā)《警示函》,而對方洪波的行為不發(fā)《警示函》,那么廣東證監(jiān)局是否選擇性執(zhí)法?”
于是,一周后,深交所、廣東省證監(jiān)局分別向美的集團、方洪波執(zhí)行了相同措施。
更早之前,董明珠多次抨擊美的“一晚一度電”的廣告語,稱其“騙人”。據新京報記者不完全統(tǒng)計,董明珠至少在2016年、2017年和2019年多個公開場合炮轟了美的的廣告。
事實上,自2008年以來,雙方圍繞技術專利、商標、虛假宣傳等,發(fā)起的互訴案數十件,主要涉及知識產權侵權,累計索賠金額近億元人民幣。兩家規(guī)模體量也難分伯仲。截至記者發(fā)稿時,格力電器總市值3223.23億,美的集團3396.72億。(資料來源:《中國企業(y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