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玉翔 劉義滿
多年來,筆者經常接到蓮藕等水生蔬菜種植戶的咨詢,他們大多是農民,也有企業(yè)家。筆者也經常到全國各產區(qū)進行現場調研及技術咨詢和講座,到各級廣播電臺農業(yè)節(jié)目中進行咨詢和講座。在與種植戶的交流中,接觸到了大量從種植者角度提出來的問題。最近幾年,更是通過電話、彩信、微信、QQ及電子郵件等方式,接觸到大量從事蓮藕等水生蔬菜種植的年輕人提出的問題。為此,筆者對種植者特別是青年種植者提出的部分問題進行整理,并力求進行較為全面的回答。
菜用睡蓮(Nymphaeaspp.)是人工栽培的一種新型水生蔬菜,因其效益較高,逐漸引起不少農戶的興趣。除湖北外,近幾年廣東等地也有部分農戶開始種植,部分地區(qū)還將菜用睡蓮種植作為扶貧開發(fā)項目。為此,在武漢市農業(yè)科學院、湖北省蔬菜辦公室等單位的協(xié)助下,湖北電影制片廠專門拍攝了科教電影《菜用睡蓮高效栽培技術》(國家電影局,電審科字[2019] 第001號)。其實,菜用睡蓮的種植技術總體上比較簡單,容易掌握。因為菜用睡蓮本身就是來自觀賞價值很高的水生花卉植物睡蓮,如果在菜用睡蓮田內點綴一些觀賞價值更高的品種,實現“菜園”和“花園”的完美結合,則可以打造出美麗的菜用花園(圖1)。
圖1 菜用睡蓮田內通過紅、黃、白等花色品種搭配,實現“菜用”和“花園”的完美結合
圖2 湖北地區(qū)菜用睡蓮種植模式
總體上,我國可以種植睡蓮的地方,均可以開展菜用睡蓮種植。在熱帶睡蓮能夠露地越冬的地區(qū)(如珠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區(qū)),熱帶睡蓮和耐寒睡蓮均可選擇。在熱帶睡蓮不能露地越冬的地區(qū)(如長江流域及其以北地區(qū)),熱帶睡蓮越冬留種成本較高,且產品上市始期較晚(一般在6月以后);耐寒睡蓮因可露地自然越冬,不僅留種成本低,而且上市始期較早,產品可以填補芡實梗的市場空檔期(5~6月),效益較好。在湖北地區(qū),大面積栽培的菜用睡蓮即屬于耐寒睡蓮,常見品種有紅梗菜用睡蓮和綠梗菜用睡蓮[1,2]。
事實上,目前尚無專業(yè)化菜用睡蓮品種的選育,現有所謂“菜用睡蓮品種”,實為農民對觀賞睡蓮品種的直接利用,只是菜用栽培的年份久了,被視為“菜用睡蓮品種”。就菜用睡蓮生產而言,一般要求葉柄或花柄直徑不小于10 mm,長度50 cm以上。至于食用部分的顏色、質地、營養(yǎng)成分、風味、生態(tài)適應性、產量等指標,則需要在今后的專業(yè)化品種選育中進一步細化確定。其實,在東南亞地區(qū)采集食用的主要為熱帶睡蓮,說明熱帶睡蓮的菜用價值高,我國華南地區(qū)可以選用熱帶睡蓮品種進行菜用睡蓮栽培。
菜用睡蓮最常用的栽培模式是“一次定植,多年栽培”。單一栽培即田間單一種植菜用睡蓮。
圖3 睡蓮主要無性繁殖方式
菜用睡蓮植株一般能適應1~2 m水深,有的甚至可以在約3 m的水體中生長。而且,植株擴展性較弱,也就是說一旦定植,則植株向定植穴外圍擴展的速度較慢、范圍較小。比較適宜的種養(yǎng)結合模式如:①菜用睡蓮—魚種養(yǎng)結合模式。在菜用睡蓮田間預留一定空間,放養(yǎng)鯽魚、鯉魚、黑魚、青魚、白鰱、泥鰍、黃鱔等。②網箱養(yǎng)鱔+菜用睡蓮模式。網箱鱔魚水體中,一般網箱的面積僅僅占水面的40%左右,最高不超過50%。曾經試驗,將網箱養(yǎng)鱔水體的空余水面中的1/3(即總水面面積的17%~20%)用于種植菜用睡蓮,是可行的。如一個總水面面積為6 667 m2的網箱養(yǎng)鱔水體中,可以種植 1 100~1 300 m2的菜用睡蓮。在網箱養(yǎng)鱔—菜用睡蓮模式中,網箱外的水體,除了種植菜用睡蓮外,也可放養(yǎng)魚類,但要防止草食性魚對菜用睡蓮的取食為害[3]。實踐中,網箱養(yǎng)鱔水面中菜用睡蓮種植面積有的達40%左右(圖2)。種養(yǎng)結合模式中,菜用睡蓮亦為“一次定植,多年栽培”。
強調產地環(huán)境安全質量的目的,主要是保障產品安全質量。對于單一種植菜用睡蓮的產地,產地空氣、土壤及灌溉水等安全質量應符合農業(yè)行業(yè)標準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 種植業(yè)產地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對于采用菜用睡蓮—魚種養(yǎng)結合模式產區(qū),原則上講,產地環(huán)境安全質量應同時符合農業(yè)行業(yè)標準NY/T 5010-2016《無公害農產品種植業(yè)產地環(huán)境條件》和NY/T 5361-2016《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不過,專門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符合產地環(huán)境安全質量符合NY/T 5361-2016《無公害食品 淡水養(yǎng)殖產地環(huán)境條件》要求時,菜用睡蓮產品質量符合相關國家標準的要求[4]。
與種植蓮藕、茭白等水生蔬菜的田塊準備一樣,菜用睡蓮田塊亦要求做到“地平、泥活、土肥、草凈、水足”[5]。其中,“地平”是要求地勢平坦,便于灌溉均勻。“泥活”就是耕作層土壤要疏松,便于增加土壤通透性及保肥、供肥能力等;菜用睡蓮耕作層深度一般不要淺于20 cm以上。“土肥”是要求土壤肥沃,要做到這一點,增施肥料是重要而有效的措施;就基肥而言,每667 m2可施商品有機肥400~500 kg 和三元復合肥(15-15-15)50 kg。 “草凈”是要求做到田園清潔,因目前影響田園清潔的主要因素是田間雜草,大多數情況下,田園清潔工作就是清除雜草?!八恪敝腹喔人闯渥悖擞盟徳耘鄷r成株期水深一般宜1.5 m左右。其實,菜用睡蓮田要求排灌兩便,只是大多數情況下可以只灌溉不排水。
睡蓮植物的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繁殖方式亦呈現多樣化,有的只能以種子繁殖,有的只能無性繁殖,有的兼具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其中,無性繁殖有塊莖、球莖、根狀莖、葉胎生苗等(圖3),不同繁殖方式種苗規(guī)格不盡相同。目前,在菜用睡蓮栽培面積較大的湖北地區(qū),菜用睡蓮種類屬于耐寒睡蓮,其種苗采用塊莖分生繁殖方式,切取前端5~8 cm莖段作為種苗。為減少病害發(fā)生,宜于大田定植前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0~800倍液浸泡1 min消毒。至于熱帶睡蓮,尚無專門用于菜用睡蓮栽培的情況,少部分在觀賞栽培時附帶采收菜用。這里,對熱帶睡蓮種苗培育不作進一步介紹。
湖北地區(qū)菜用睡蓮定植期3~4月,往北宜遲,往南可早。定植行距1.5~2.0 m,株距0.75 m。定植深度以覆土蓋住塊莖或球莖、露出葉片為宜。其中,耐寒睡蓮塊莖宜平臥式擺放,熱帶睡蓮球莖宜直立式擺放(圖4)[6]。定植期及幼苗生長前期,宜保持水深 10~20 cm。
圖4 睡蓮定植方式示意(引自黃國振等[6] )
圖 5 2018年7月16日,湖北應城市長江埠街道辦事雷岑村菜用睡蓮采收(郭莉照片[10] )
隨著植株生長,逐漸加深水深。睡蓮對水深適應性較強,一般單一種植的田塊,植株長成后可保持水深0.8~1.5 m。實行種養(yǎng)結合的田塊,水深應同時滿足睡蓮種植和養(yǎng)殖的需要,如網箱養(yǎng)鱔+菜用睡蓮模式中水深可為1.2~1.6 m。第二年2~4月宜保持淺水,深10~20 cm即可,利于植株萌發(fā)生長。
進入采收期后,每15天追肥1次,每次每667 m2可施尿素10 kg及復合肥5 kg。注意防止肥料濺落葉片上,若肥料濺落葉片上應及時沖洗干凈。結合灌溉,將肥料加注于水泵進水口,使水肥一同進入田間,是一種快捷而省力的施肥方法。
菜用睡蓮主要蟲害有蚜蟲、斜紋夜蛾、水螟、害螺類等,主要病害有睡蓮斑腐病、睡蓮葉腐病、睡蓮炭疽病等,主要雜草有水綿、浮萍。一般情況下,不必專門用藥防治病蟲害,特別是進入采收期后,通過采收可以減少部分病蟲害。根據農民經驗,菜用睡蓮田要避免使用菊酯類農藥,防止產生藥害。病害較重時,可以采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0~1 000倍液噴霧防治。雜草重點在睡蓮封行前防治,宜人工打撈。浮萍可結合追肥,撒施尿素等抑制其生長;水綿可用硫酸銅水溶液澆潑,晴天進行,間隔5~7天再澆潑第2次。
根據定植期和栽培年限不同,4~6月進行第1次采收,采收植株外圍5~10個成熟葉片的葉柄及全部花柄,以后間隔40天采收1次,可連續(xù)采收3次(圖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