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英美新批評作為西方一個影響較大的文學批評流派,注重對文學作品的本體研究,因此也被成為“本體論批判”,對作品的剖析更加深入、細致?!凹氉x法”是新批評創(chuàng)造的一種具體的批評方法,運用“細讀法”來解讀溫庭筠《新添聲楊柳詞》(其二)更有利于深入理解詩人的寫作意圖以及詩歌的內涵。
關鍵詞:英美新批評;“細讀法”;溫庭筠;《新添聲楊柳詞》
作者簡介:李沛婕,女,湖南郴州人,延邊大學碩士研究生,主要從事中國古代文學研究。
[中圖分類號]:I20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9)-18-0-02
一、新批評理論與“細讀法”
英美新批評產生于20世紀20年代英國,至30年代在美國成形,四五十年代在美國達到鼎盛狀態(tài)。“新批評”因蘭色姆于1941年出版的《新批評》一書得名,其中極力凸顯文學本文的本體研究,因此也被稱為“文本批評”“本體論批評”。[1]為此,新批評派創(chuàng)造了一種具體的批評方法——“細讀法”(close reading),它建立在對文本語義的細致分析的基礎上,體現(xiàn)出含混、反諷、悖論、張力等主要理論內容。美國的文森特·B.雷奇對“細讀法”做了絕妙概括,對此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其一,選擇篇幅短小的,意蘊豐富的文本,包括含蓄蘊藉的中國古典詩歌,包括含義模糊、充滿歧義的語義分析。其二,將目標集中于文本,尋找語詞的隱微含義,例如詞語中的言外之意和暗示、聯(lián)系意義,以及分辨作品中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段,如隱喻和擬人等。其三,想象文本具有戲劇沖突性,分析語言的含混、悖論、隱喻、象征等要素,分析詩歌和諧統(tǒng)一卻具有張力的整體結構。[2]
新批評細讀法把文學作品看成一個符號,考察文本的語言結構,分析文本語言中的張力、悖論、沖突、含混等因素,其獨特的審美角度為當今的文學批評尤其是詩歌的批評開了一扇方法門。本文試用新批評“細讀法”來解讀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詞》(其二),以挖掘出其文本中新的意義和內在深度。
二、細讀溫庭筠《新添聲楊柳詞》(其二)
新添聲楊柳枝詞(其二)
[唐]溫庭筠
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拋開溫庭筠所處歷史時代以及詩人生平背景,對詩歌進行回溯性閱讀,詩歌不僅以女子口吻抒寫對情郎的眷戀,詩歌更大的魅力來自于雙關的修辭力量以及詩歌內部表現(xiàn)出來思念卻不得的矛盾心態(tài)。以下內容主要選取“細讀法”中復義、隱喻、悖論三個主要方面分析溫庭筠《新添聲楊柳詞》(其二)。
2.1 詩歌意象的復義性
在該篇詩歌的首聯(lián)“井底點燈深燭伊”一句運用“深燭”作為詩歌意象,該詩句字面可理解為在井底點上燈,而這井底之燈,也必然是深處之燭。而在該句卻余一字“伊”即代指你,聯(lián)系前的“深燭”意象可知并不單指深處的燭光之意,古代詩歌意象常巧用諧音表意,我們可知“深燭”諧音深意應是“深囑”,“深燭伊”也就是“非常誠懇地囑咐你”,由此可體會到女主人公對情郎的擔憂和深情。
頷聯(lián)“共郎長行莫圍棋”詩意為“我同你玩長行,但不同你下圍棋”,這一句詩歌主要運用了“長行”和“圍棋”作為主體意象,“長行”意象之意,聯(lián)系據(jù)唐人筆記記載,是擲骰子來博“長行局”,因簡單易行,唐人“頗或耽玩,至有廢慶吊、忘寢休、輟飲食者”[3]。聯(lián)系詩句開頭的“共郎”可知女主人公與情郎正在相聚,而“長行”又暗示著情郎即將遠行的情形,因此“長行”意象在此不僅指男女主人公共玩的游戲,也暗指男主人公即將遠行。而在其后的“圍棋”也具有類似深意,聯(lián)系詩歌此句中“莫圍棋”諧音可得“莫違期”之意。聯(lián)系整體可知女主人公用“長行”這種博戲名稱來暗指“長途旅行”,又用“圍棋”來暗指“誤違歸期”,即叮囑情郎“遠行一定別誤了歸期”,可見女主人公對情郎的依依不舍之情。
這兩句詩作者選取的意象運用諧音雙關手法敘事,使得詩意更加含蓄。復義現(xiàn)象在詩歌中大量存在,燕卜蓀曾通過大量研究分析表明,詩歌語言的多義性、模糊性也正是詩歌的魅力所在。在溫庭筠的《新添聲楊柳詞》(其二)中的首聯(lián)與頷聯(lián)中字面之意與深意都因意象的多義性而有所不同,而主人公的深情便蘊含在對意象復義性的理解中。
2.2 詩歌意象的隱喻性
由之前對于意象的“復義性”分析,我們可知女主人公將她深隱的心思通過意象諧音復義婉轉托出?!澳`期”是“深囑”的具體內容,又為詩最后兩句中的“入骨相思”埋下了伏筆。詩句的最后兩句“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選取“骰子”與“紅豆”兩個意象并聯(lián)系起來,我們可知“紅豆”意象自王維《相思》中“愿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開始廣泛被古人在詩詞中用于表達相思之情,因此“紅豆”本就有隱喻相思之意。此句中寫到將紅豆深深嵌入骰子中,以表其最后一句抒寫的“入骨相思”之情??梢娖渲小叭牍恰痹诖似鋵嵏么藖黼[喻女主人公對情郎深入骨髓的相思之情。詩歌的情感也在最后兩句提升到了極致,“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也因此成為了表達相思之情的千古名句。
含蓄蘊藉是中國古代情詩的重要特征,詩人們拒絕直接奔放地展露內心,善于間接回旋地吟詠愛情,因此愛情概念隱喻在古代十分常見,并且常常以植物隱喻,[4]例如:《國風·衛(wèi)風·木瓜》中“投之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在溫庭筠《新添聲楊柳詞》(其二)中將暗喻相思之情的“紅豆”與“骰子”聯(lián)系起來,使“相思”更加“入骨”,而“玲瓏骰子”在后世也逐漸由此演變?yōu)橛髦赶嗨贾?。這樣的隱喻方式在詩歌中的靈活運用,將事物與情感相聯(lián)系,構成邏輯,也使得詩歌的內涵意蘊更加豐富。
2.3 詩歌內容的悖論性
布魯克斯在《悖論語言》中寫道:“詩的語言是悖論語言”[5],認為悖論是詩歌區(qū)別于其他問題的最根本特點,是詩歌不可避免使用的語言。在溫庭筠《新添聲楊柳詞》(其二)中首先前兩句由“長行”與“圍棋”兩個意象非常準確地表現(xiàn)出女主人公對情郎的惦念,以及對情郎的那種難舍難離的強烈愛意。而詩歌的后兩句由“玲瓏骰子”表達“入骨相思”其中極盡纏綿之意,教人黯然銷魂。將詩歌四句聯(lián)系起來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女主人公“共郎長行”處于“深囑”之前,而情郎“違期”未有歸時才導致了其后的“入骨相思”,可見“莫違期”的“深囑”并沒有得到男主人公的遵守。最后,女主人公卻以“知不知”的設問口吻將相思之情輕輕吐出,其中的相思之情卻并不輕,從中我們能明顯感受這位多情的閨中人亟盼游子早歸的焦慮心情。
因此,在溫庭筠《新添聲楊柳詞》(其二)中女主人公的“莫違期”的囑托與男主人公的違約構成悖論,而女主人公也因違約導致的濃烈相思之情卻只能由“玲瓏骰子”輕輕托出??梢娫凇凹氉x法”中強調的文本應具有戲劇沖突性,在古典詩歌中也有較為明顯的體現(xiàn)。而也正是由于矛盾沖突的存在,才能使得讀者們更能體會到主人公焦慮、相思的心情,引發(fā)共鳴?!傲岘圇蛔影布t豆,入骨相思知不知”也引起了千百年來無數(shù)有情人相思之情的共鳴。
綜上所述,溫庭筠的這首《新添聲楊柳詞》(其二)以“長行”、“圍棋”表露主人公依依不舍之情,又以“玲瓏骰子”、“入骨相思”展示出相思之情的濃烈,詩里“莫圍棋”的囑托與實際的“違期”相交織,更引導著讀者們一起體會這“入骨相思知不知”的哀痛。然而詩歌中的柔腸百轉,貫通古人今人相思的曲婉之妙,利用英美新批評觀點和“細讀法”專注于詩歌本身,即通過對詩歌自身意象深蘊探究和詩歌內部悖論等的分析,方可得其精妙。
注釋:
[1]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49~150頁.
[2]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第159頁.
[3][唐]李肇:唐國史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高原:愛情詩歌中愛情隱喻的變遷[J].廣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年第22卷第5期,第56頁.
[5]趙毅衡:重返新批評[M].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
參考文獻:
[1]邱運華.文學批評方法與案例[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版.
[2]趙毅衡.重返新批評[M].四川:四川文藝出版社,2013年版.
[3][唐]李肇.唐國史補[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版.
[4]李林原.用英美新批評“細讀法”分析杜甫《客至》[J].北京:文化縱橫,2013(10).
[5]高原.愛情詩歌中愛情隱喻的變遷[J].廣東: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學報,2011年第22卷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