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文成,董玉峰,舒秀閣,任 飛,李 杰,宋福榮
(1.山東省林業(yè)科學研究院,山東濟南250014;2.山東省藥鄉(xiāng)林場,山東泰安271000)
麻櫟是一種較為常見的落葉喬木,其在我國丘陵山區(qū)中的應用較為普遍,具有良好的水土保持效益和生物質能源功能[1]。 麻櫟造林過程中,扦插技術的操作過程較為簡單,并且造林成本較低,其能充分的繼承母本樹種的遺傳性狀,故而在實踐中的應用極為普遍。 然而受較多因素影響,麻櫟扦插技術、插穗材料選擇等要素的把控尚不規(guī)范,這對麻櫟的成活率和內含物含量造成較大影響。 新時期,進行麻櫟扦插技術和插穗材料的規(guī)范把控,已經成為麻櫟人工林種植質量提升的關鍵所在。
扦插技術應用中,插條的選擇部位對于扦插技術應用和成活效果具有較大影響。 通常情況下,插條多在伐樁萌條中進行選擇,這種萌條能夠實現(xiàn)無性苗木的有效繁殖。 本試驗以麻櫟人工林采伐木樁為基礎, 并對樁身上的一年生木質化萌條進行采集;并依次作為扦插工藝應用的主要材料。 試驗過程中,對采集萌條的長度進行測量,然后均勻化的將其劃分為3 個部分。 當上部、中部、下部萌條劃分完成后,為確保其成活率,對插穗的下端進行生根粉溶液浸泡,浸泡時間為2h;浸泡完成且符合應用標準后,將其扦插在珍珠巖插床上,其扦插規(guī)格如表1 所示。
藥劑處理的目的在于確保插穗物化屬性的穩(wěn)定性,提升其扦插的成活率[2]。 本實驗過程中,NAA、ABT-1 號生根粉、蔗糖溶液、硝酸銀溶液等都是麻櫟插穗處理的主要藥劑。 并且麻櫟插穗的品質不同,其藥劑處理的過程也就存在差異。 試驗中,麻櫟硬枝和嫩枝是藥劑處理的兩個重要內容,其處理規(guī)格如下(見表2)。 需注意的是,硬枝處理結束后,應對在珍珠巖插床上進行培養(yǎng),并在一定時間后劑型超低溫保存,然后實現(xiàn)植株內碳氮磷分析。 而嫩枝的生長環(huán)境較為嚴苛,其長度需保持在12~14cm,且下切口為平切口,插穗嫩芽需保持在2~4 個;同時整個插條需進行消毒處理,并確保珍珠巖含水量達到60%~80%。然后定期性的進行扦插苗成長情況統(tǒng)計分析。
本試驗中,麻櫟扦插成活率、內源激素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碳含量、氮磷含量等都是其測量定的主要內容。 就成活率分析而言,以麻櫟插穗總數(shù)為基礎,進行實際成活苗木的統(tǒng)計,可實現(xiàn)其成活率的有效計算;內源激素含量的測定需要剝取并剪碎插穗基部樹皮, 并在用酶聯(lián)免疫法的支持下,通過80%的甲醇水進行研磨提?。欢喾友趸富钚缘奶崛『蜏y定同樣一插穗基部樹皮為基礎,而插穗碳含量通過元素分析儀進行測定; 氮磷含量測定中,應注重插穗樣品不同時期的選擇,然后在濃硫酸與高氯酸消煮后,通過比色法進行氮磷含量檢測。
表2 麻櫟插穗藥劑處理
本試驗麻櫟插穗分為對照組和藥劑處理組兩個部分,且每個部分都包含了插條上部、中部和下部3 個部位。 實驗結果如下所示(見表3)。
表3 不同部位麻櫟插穗成活率
由上表可知,與插條上部相比,中部和下部的成活率明顯較高;而且在藥劑處理過后,插穗的成活率得以提升。
通常情況下,麻櫟的新芽會在扦插3~4 周后進行萌發(fā),并且在6~8 周內,其會形成不定根[3]。 就生根區(qū)域而言, 不定根主要集中在插穗下切口附近。研究表明,麻櫟硬枝插穗的扦插效果會受到藥劑處理效果的直接影響。 具體而言,插穗成活率最高的藥劑處理組為蔗糖水組,該組的糖水濃度為5%,處理時間為24h,其成活率為12.5%。 而其它組別處理效果明顯較低,譬如,通過200mg/LNAA 處理的麻櫟硬枝插穗,其成活率為10.8%,而200mg/LABT-1號生根粉處理的插穗與其具有相近的成活率,插穗成活率明顯低于糖水組。
麻櫟扦插嫩枝處理中,大樹伐樁萌條和1年生苗木平茬后萌條的成活率具有明顯差異。 就大樹伐樁萌條而言,在各種實際處理下,不同試劑的成活率雖然具有一定差異, 然而其整體成活率較低,最高成活率為12.2%。 而在用1年生苗木平茬后萌芽的成活率較高(見表4)。由此可見,用大樹伐樁萌條進行嫩枝扦插,藥劑處理效果有限,其整體成活率普遍較低; 而采用苗木萌條進行嫩枝扦插效果較好,并且根據(jù)實踐經歷可知,在夏季進行苗木扦插,其成活率明顯較高。
表4 1年生苗木平茬后萌芽成活率
本試驗中,ABA、IAA、iPA、ZR 和GA 是其激素測定的五個基本指標。 從試驗結構來看,處理工藝不同, 其激素的含量也就存在差異。 具體而言,在NAA 處理后,iPA、IAA 和ZR 的含量會有所提升;而在生根粉處理后,GA 含量會有所提升,ABA 含量無明顯變化。 從激素平均含量來看,ABA 最高,其次是IAA,而iPA、ZR 和GA 較低。
與大樹萌條硬枝插穗相比,同期苗木萌條硬枝插穗中的碳含量明顯較高;嫩枝插穗應用中,其氮含量明顯高于相應對的枝插穗,且苗木萌條嫩枝的氮含量顯著高于大樹萌條嫩枝;同時,幼嫩枝條磷含量高于老化枝條。 在不同處理工藝下,插穗的碳含量無明顯變化,麻櫟嫩枝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硬枝,大樹萌條的多酚氧化酶活性高于苗木萌條。
麻櫟插穗材料和方式應用對其成活率和內源激素等內含物含量具有深刻影響。 具體而言,扦插成活率受到插條部位的直接影響, 與上部相比,中部和下部插條的成活率明顯較高。 硬枝扦插中,一年生苗木萌條插穗的成活率較高;在嫩枝扦插試驗中,大樹伐樁萌條的扦插效果普遍較差,而苗木萌條扦插效果較好。 此外,麻櫟內源激素等內含物含量與扦插的成活率呈現(xiàn)出正相關關系,一定成活率下,麻櫟插穗內源激素等內含物含量由高到低以此為ABA、IAA、iPA、ZR 和G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