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吉, 齊利軍
(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有限公司 石家莊供電段, 石家莊 050000)
京廣高速鐵路采用了許多新技術、新工藝,但是在牽引供電系統(tǒng)實際運行中,由于缺少必要的監(jiān)測手段,不能掌握運行檢修人員工作環(huán)境的實時狀態(tài)、遠程監(jiān)控關鍵項目偏少、現場實用性不足,不能滿足鐵路總公司、北京局集團公司規(guī)程的有關要求,存在安全隱患。
現階段牽引變電所(含分區(qū)所、開閉所、AT所)均采用了HFC-227ea(七氟丙烷)自動滅火系統(tǒng)。這是一種以化學滅火為主、兼有物理滅火作用的潔凈氣體滅火系統(tǒng)。其主要原理是當火警發(fā)生時,七氟丙烷從罐的出氣口排出、迅速把火警發(fā)生場所的氧氣排走并冷卻火警發(fā)生處,從而達到滅火的目的。即系統(tǒng)噴發(fā)時、如若周圍有人意外闖入、將會窒息或者凍傷。
2015年9月23日北陽村AT所的自動滅火系統(tǒng)就出現了誤動作問題,供電調度通知調度臺顯示有煙感動作信號,要求邢臺東網電運行工區(qū)進行巡視。此過程存在極大的安全風險,倘若控制室內O2含量不達標或者在七氟丙烷噴發(fā)過程中意外進入、將造成人員的人身傷害。
牽引變電所2×27.5 kV側設備均采用了GIS柜,作為主變壓器低壓側和饋線設備。此類設備在10 kV配電室也多有應用。配合GIS柜的應用,其進、饋線采用高壓電纜從其底部進出,這樣在GIS柜下部均修建了一個電纜夾層、位于SF6配電裝置低位區(qū)。
中國鐵路總公司《高速鐵路牽引變電所安全工作規(guī)則》[1]第111條規(guī)定,“高壓室、電纜夾層入口處應裝設SF6氣體含量顯示器”“進入SF6配電裝置低位區(qū)或電纜溝進行工作應先檢測含氧量(不低于18%)和SF6氣體含量不超過1 000 μL/L”。
《電力安全工作細則》[2]對電力專業(yè)也有類似的規(guī)定。第112條:“在SF6配電裝置室低位區(qū)應安裝能報警的氧量儀和SF6氣體泄漏報警儀,在工作人員入口處應裝設顯示器。”
而這些SF6配電裝置低位區(qū)的要求在京廣高鐵各變電所、配電室均沒有任何監(jiān)測手段。
為了保證巡視檢修人員的人身安全,現場采用便攜式含氧量測試儀和SF6氣體含量測試儀手動測試,以做到對牽引變電所有限空間環(huán)境的掌握。雖然這類儀器可以測得SF6配電裝置低位區(qū)(如電纜夾層)的O2、SF6的含量,但必須得有人將儀器放置進有限空間內、并讀取含量數值,如若真的環(huán)境有問題、那對放置和讀取數值人員將造成人身傷害。
《牽引供電高壓電纜管理辦法》[3]要求,“電纜室內部無積水、水浸探頭狀態(tài)良好”。而現場電纜夾層沒有安裝任何水浸遠程報警裝置,對現場電纜的狀態(tài)掌握只能靠“有人值班變電所值班人員每天對所內電纜設備1次”“無人值班的開閉所、分區(qū)所、AT所、接觸網開關站所內高壓電纜設備每月1次”的巡視。在巡視間隔期間,特別是無人所、將有可能造成高壓電纜最多2個月的水中浸泡。
在京廣高鐵崔曲、延康AT所就曾經發(fā)生過電纜夾層積水超過60 cm的現象。
以上問題的檢查確認都是靠人實現,必須等待人員到達現場后才能檢查確認,一旦確認失誤或者疏忽將釀成檢查確認人員的人身傷害,或者貽誤最佳的故障處理時機。
針對上述問題,研制開發(fā)了“牽引變電所室內氣體和積水狀況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方案定位于滿足規(guī)程的要求、實時監(jiān)控有限空間的即時狀態(tài)并遠傳測量值、自動遠端報警和隱患的及時發(fā)現處理,確保牽引變電所有限空間作業(yè)的安全。
該系統(tǒng)硬件上由SF6在線監(jiān)測系統(tǒng)、O2檢測系統(tǒng)、水位監(jiān)測系統(tǒng)、強制排風系統(tǒng)、實時通信報警系統(tǒng)、遠傳通信告警系統(tǒng)組成。以崔曲AT所為例,如圖1。
圖1 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裝示意圖
分別在處于SF6低位區(qū)的電纜夾層設置SF6傳感器、O2傳感器和壓力(水位)傳感器,監(jiān)控主機對傳感器輸出信號進行采集。
圖2 監(jiān)控通訊系統(tǒng)示意圖
當檢測到電纜夾層的SF6含量超過規(guī)程要求的1 000 μL/L 或者O2含量低于18%、水位高于10 cm時(以上數據可根據需要設定),裝置告警,按既定程序啟動強排風裝置,以短信息的方式將結果發(fā)送給負責維護人員的手機、并可選擇以485方式連接綜合自動化裝置通信管理機(既有)送往供電調度端、或者連接辦公電腦、巡檢筆記本顯示。
高壓室內僅布置SF6傳感器、O2傳感器,工作過程同上。
控制室內設置O2傳感器、為配合HFC-227ea自動滅火系統(tǒng),僅選擇報警、手動啟動通風系統(tǒng)的功能。
按規(guī)程要求分別在控制室、高壓室、電纜夾層入口處裝設LED顯示屏,即時顯示各種氣體含量、水位高度。
當用于有人值班的變電所時,可不再設置室外LED顯示,而將裝置顯示報警功能以485的方式與辦公電腦連接、在電腦上可以實時監(jiān)測各處的氣體含量和水位。
檢修人員在設備巡視檢修時,開啟防火門前、室外LED即可看到即時的氣體含量和水位,或者巡檢人員用個人的手機連接當地路由器查看、控制啟動排風,防止誤入禁入區(qū)域危及人身安全的問題發(fā)生。
牽引變電所室內氣體和積水狀況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基于CAN現場總線,CANOPEN協(xié)議,由數據采集、數據顯示、排風控制、主控制器4部分構成。
主控制器為CANOPEN主站,各數據采集器、LED數碼顯示屏、排風控制器為CANOPEN從站。數據采集包括六氟化硫含量采集,氧氣含量采集,水位采集;數據顯示為LED數碼顯示屏,顯示采集到的各空間數據;排風控制根據設定好的參數,當采集到的數值超過警戒值時自動控制排風系統(tǒng)開啟排風;主控制器控制各部分工作,并實現與上位機的通訊。
各部分均采用32位的Cortex-M3 ARM微控制器,模數轉換為24位AD芯片。通訊部分采取隔離結構。采集器使用鋁合金外殼,美觀,屏蔽性能好。這樣的硬件架構性能優(yōu)良,分辨率高,抗干擾性好。
牽引變電所室內氣體和積水狀況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總體結構如圖3。
圖3 監(jiān)控系統(tǒng)總體結構圖
(1)SF6含量采集所用的前端傳感器為紅外擴散式模組,信號接口為UART輸出,MODBUS協(xié)議。經采集器采集轉換為CANOPEN協(xié)議。測量范圍0~1 500 μL/L,檢測分辨率1 μL/L,檢測誤差±2% FS。
(2)O2傳感器采用采用電化學原理,其信號輸出為微電流信號,經采集器的24位高精度AD轉換后轉換為數字信號。檢測濃度范圍0~30% VOL(電化學原理,壽命兩年),檢測精度0.5%。
(3)以往的水位監(jiān)測往往采用水浸探頭或者浮球開關的方法,在水面浸沒探頭導通或者使浮球浮起引起行程開關動作后,給出信號報警。此類設備原理非常簡單、也較為可靠,但僅僅能說明水位淹沒了探頭、并不能將實時的水位進行遠方傳遞,調度端、維護人員對于電纜夾層到底被水淹沒了多深,無從得知。
設計中采用了壓力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水位高度變化的方案,根據壓力傳感器傳送的數據,按照P=ρgh公式,計算出具體的水位高度h。測量范圍0~1 m(壓力式),測量精度 0.5%,防護等級IP68。
(4)設計中,遵循日常進行設備巡視檢修的順序、值班人員的習慣,設置LED。進入控制室前要觀看室外LED,其顯示內容為控制室的O2含量;從控制室進入高壓室前,要觀看高壓室SF6和O2含量;從高壓室下到電纜夾層前,需要了解電纜夾層SF6、O2含量和電纜夾層內的水位高低。3塊LED顯示的內容是有區(qū)別的,為了生產的方便,將LED設計為同樣的結構,在安裝時、將內部的撥碼開關分別置于不同的位置,顯示不同的對應內容。
(5)設計中,檢測到電纜夾層、高壓室SF6、O2含量超標后自動啟動通風系統(tǒng)。也可通過后臺關閉,但在設備巡檢時、必須將其置于自動狀態(tài)、確保作業(yè)人員的人身安全。為配合HFC-227ea滅火系統(tǒng),控制室內僅選擇報警、手動啟動通風系統(tǒng)的功能。
排風控制前端為一固態(tài)繼電器,由系統(tǒng)根據設置好的條件控制排風系統(tǒng)的電源開關,和原來的手動控制部分并行工作,手動控制部分作為備用控制。
(6)系統(tǒng)使用交流220 V供電,前端經過一臺長延時不間斷電源,保證了系統(tǒng)供電安全和供電質量。交流停電的情況下,使用一只38 Ah閥控式密封鉛酸(VRLA)蓄電池供電,供電時長不少于54 h。系統(tǒng)也可以選擇DC 110-DC 220供電。
使用手機連接上主控制器的WIFI后,打開瀏覽器,輸入地址:192.168.0.2打開客戶端界面,即可看到系統(tǒng)主界面。
該界面從上到下為按照實際區(qū)域分為3部分,控制室,高壓室,電纜夾層。每列數據從左到右順序為數據名稱,數據采集器和排風控制器狀態(tài),若數據采集器或者排風控制器有故障,相應位置會出現紅色報警圖標。以數字方式顯示檢測數據值,以圖形方式顯示檢測數據值狀態(tài),其中自動排風開關,手動排風開關以及排風狀態(tài)值以文字顯示。
輸入用戶名和密碼后進入系統(tǒng)后臺管理界面,可根據需要更改設置新的密碼。系統(tǒng)后臺管理包括手動排風,參數設置,系統(tǒng)校正,密碼修改4個功能區(qū)。
2016年6月19日牽引變電所室內氣體和積水狀況遠程監(jiān)控系統(tǒng)在京廣高鐵崔曲AT所投入運行;2018年1月11日通過了中國鐵路北京局集團公司的技術評審。
(1)系統(tǒng)設計中,考慮到了監(jiān)控系統(tǒng)距離高壓電纜較近和運行中牽引供電系統(tǒng)強大的電磁干擾、較大的地回流等因素,進行了特殊設計、電磁兼容性強。所有元器件進行了防潮設計,在較為潮濕的電纜溝、電纜井、電纜夾層內、甚至野外系統(tǒng)均能夠可靠運行。
(2)增加了現場WIFI、短信報警等適用性設計。系統(tǒng)除了預留有485接口,可方便地接入既有遠動系統(tǒng)外,增加了WIFI連接查看和短信報警功能。在進行無人所巡視時,巡檢人員利用自身手機連接當地WIFI,通過內嵌WEB服務器,實現了網頁訪問和設備的控制。在不構建復雜數據傳輸系統(tǒng)的情況下、利用手機短信息就可以做到涉及人身安全的信息報警、幾乎沒有通信費用。
(3)現場安裝和后期維護方便。系統(tǒng)基于CAN現場總線,CANOPEN協(xié)議,一根5芯電纜連接所有變送器及主機、控制器,可分立可組合,現場安裝非常方便、具有很高的現場適應性。利用手持式校驗儀或者在現場排風后較為潔凈的環(huán)境下,可方便地進行自動校正。為了后期維護的方便,進行了積木式設計,打開控制盒、只需更換相應壽命到期或者故障或者需要檢測的SF6、O2傳感器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