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方瑯
姜賀
河南永城人,畢業(yè)于鄭州大學,現(xiàn)任深圳廣電集團FM104.3 新聞早高峰主持人、寶安頻道《法制寶安》電視節(jié)目主持人、《地名寶安》專題欄目解說員。寶安區(qū)朗誦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主持過2018深圳人才日啟動儀式、2019寶安區(qū)少兒春晚等大型活動,配音作品有《2018寶安區(qū)宣傳片》、有聲讀物《元素的故事》等。
皮膚白皙,手指修長,陽光清秀,衣著簡約,這便是此次的采訪對象姜賀給我的第一印象。隨著他的娓娓道來,完全推翻了之前在心里對他的形象預設,我以為他家境優(yōu)渥,一帆風順,沒有經(jīng)歷過風雨,其實并非如此。
姜賀的開場白:“我來自農(nóng)村,父母是地地道道的農(nóng)民,從小就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他們一直教導我要做一個善良的人,小時候性格比較內(nèi)向,不愛說話,不擅和小伙伴玩。鄰居說我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是個大閨女托生的?!?/p>
父母不在身邊,姜賀小時候不太自信,但學習成績比較優(yōu)良,尤其是初中階段,小姜賀也深得老師的重視。課余時間,他喜歡打籃球、跑步,初二時第一次參加全市5000米長跑,便獲得全市第五名的好成績。
考入市里的高中后,因為競爭比初中激烈,姜賀成績出現(xiàn)轉折,排名不能像小學初中那樣靠前了。他有點失落,感覺人生到了一個低谷,自信心越來越不足。
學校舉辦演講比賽,同學們參與不積極,姜賀是班長,推不掉,只好硬著頭皮參賽??蓱騽』氖?,他拿到了高一年級班級小組賽的第一名。緊接著,又獲得了高一整個年級的第一名。學校覺得,姜賀在語言表達方面的天賦不錯。其實姜賀自己從來沒有覺得自己語言表達多好,也不知道自己的聲音好聽。但,同學和學長們卻都認為他聲音動聽,表達能力強,建議他學播音與主持。這是他第一次真正感受到語言藝術的魅力。
姜賀從小學六年級開始,就特別喜歡唱歌,常買些光碟練習,模仿歌手的發(fā)音與唱法。他覺得在唱歌時接觸的發(fā)音方法、氣息訓煉,對播音與主持是有幫助的。學校也因為他的精彩表現(xiàn),決定重啟荒廢已久的學校廣播站,由他任站長。從此,靦腆的姜賀,找到了自己的閃光點,獲得了極大自信,并確立了自己的努力方向。
他開始嘗試去學習,接受培訓,以提高自己的播音與主持水平。當時大部分培訓機構沒有資質(zhì),水平參差不齊,他便盡量多接觸培訓機構,試聽了很多課程。在試聽的過程中,姜賀學到了播音與主持的一些基礎知識。但他沒有學費去深入學習,父母知識有限,完全不了解這個專業(yè),對他的行為不理解,因為家境不好,強烈反對他走藝考之路。
抱著掙學費的想法,內(nèi)心獨立的姜賀在高二暑假瞞著家人,只身前往杭州,在一家餐廳當傳菜生。工友們常在晚上打游戲、聊天、抽煙,姜賀卻想利用僅有的空余時間學習,他搬出了宿舍,在離餐廳很遠的地方租住下來。為了節(jié)省開支,姜賀選擇跑一陣子走一陣子的方式上下班,每天耗時要一個半小時左右,有時太累了,就走回去,晚上十點半下班,走回去已經(jīng)凌晨了,第二天很早就要起來趕過去打掃衛(wèi)生。忙碌的工作加上下班的體力消耗,讓姜賀非常疲憊,常常處于一種麻木的狀態(tài),他真切地體會到了生活的不易,更堅定了努力學習,實現(xiàn)自己理想的信念。
姜賀與工友們相處非常融洽,常常請大伙兒吃水果喝啤酒。暑假結束乘火車回到老家,交了一部分錢給爺爺奶奶后,姜賀打工所得所剩無幾。沒有錢交培訓費,姜賀便在網(wǎng)上搜索教學視頻,學習練聲方法、朗誦技巧、即興評述等。這時有一個校友,聽說了姜賀的情況,便把自己的培訓資料復印了一份免費贈送給他。姜賀如獲至寶,依據(jù)培訓教材努力自學起來。
外校有位已退休的老教師,是一位慈善老奶奶,她一直從事藝考培訓工作,培養(yǎng)出了很多優(yōu)秀的學生,有很高的威望。姜賀跟著她學習了幾個月,雖然她課程的側重點是編導,播音與主持只是順帶講講,但對他的幫助還是非常大。有位同學知道姜賀的困難后,借給了他1000元,是整整1000個一元硬幣,用紙小心包好,放在書包里,那個書包真的很沉。姜賀接過這沉沉的硬幣,內(nèi)心非常感動,用這筆錢補上了拖欠的學費。
接著姜賀到鄭州開始了藝考前為期兩周的集訓。他獨自一人前往鄭州,到站時已是深夜,第一次來省會,有點手足無措,憑著買來的地圖,在冬天的夜里背著沉重的行李步行前往培訓地。他咬牙走了很久很久,半夜三點才到達,得到門衛(wèi)的允許,姜賀進入了夜深人靜的校園,他四處打量著,心想找個能擋風的地方熬一個晚上就好了。一個深夜還未睡的老師見到一個背著沉重行李的學生便關切地問道:“你是來培訓的學生嗎?”疲倦無助的姜賀聽到老師的聲音,感覺像上帝來救他一樣,漂泊的船兒終于靠岸了。
第二天報名,負責人說:“孩子,你要在這學,最低費用是1500元?!苯R明確告訴對方他只有1000元,這是另外一個同學在新疆挖煤礦掙來借他的。最后,培訓機構接收了姜賀。為了節(jié)省開支,姜賀每天吃的是榨菜就饅頭,住在城中村非常低廉的賓館里。他同住的室友心疼他,每天晚上吃完飯會給姜賀帶一份。
集訓完緊接著便是藝考,報考又需要費用,姜賀再次囊中羞澀,這時家里那位老教師把學費退給了姜賀,姜賀確實需要錢,便接受了老師的饋贈,心里默默下決心,等以后,一定要把錢還給她老人家。因為經(jīng)費限制,他沒能報考太多學校,但總體成績還不錯。
一個月后,姜賀重返校園,同學們發(fā)現(xiàn),姜賀從相貌到氣質(zhì)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都說“姜賀和以前不一樣啦”,紛紛投來驚訝的目光。從此,姜賀更加自信了,并順利考上了鄭州大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專業(yè)。
進入大學后,姜賀體驗到前所未有的喜悅,他想瘋狂地生長,肆意奔跑。他非常努力,大一時瘋狂蹭課,跟所有專業(yè)老師學習,惡補之前缺失的知識。
大一下學期,學校舉辦了全校性質(zhì)的比賽,分為朗誦和配音兩個模塊。姜賀兩個比賽都報了名,朗誦比賽他拿了冠軍;配音比賽中,他的作品把學長學姐們一一淘汰,又奪得了冠軍!姜賀一戰(zhàn)成名,被推舉為學校廣播站站長。2015年,項城廣播電視臺舉辦了全國性質(zhì)的主持人大賽,參賽選手眾多,評委老師有中央電視臺主持人及鄭州電臺首席主播、河南電視臺主持人。姜賀在這次大賽中又斬獲了冠軍。
2016年,姜賀畢業(yè)來到深圳,一直從事與自己專業(yè)相關的工作。在燕羅之聲演講比賽中姜賀獲得第一名的好成績,他比賽的照片在《寶安日報》上格外引人注目,被寶安廣電的邱立業(yè)導演發(fā)現(xiàn)后,由此和寶安廣電結緣。現(xiàn)為寶安廣電中心主持人,主持FM104.3 《灣區(qū)一時間》和電視節(jié)目 《法制寶安》,并成為寶安區(qū)朗誦藝術家協(xié)會會員。
其實,直到姜賀入學后,父母才知道他選擇的是播音與主持專業(yè)?,F(xiàn)在父母很為姜賀驕傲,特別期待在電視里看到兒子。姜賀是用行動說服父母的,不講過程,不講方式、方法,直接給父母結果,避免了和父母正面的沖突。盡量不打擾傷害他人,不給他人添麻煩是姜賀的人生信條。對于之前別人主動給予的幫助,姜賀內(nèi)心充滿感激之情。參加工作后,姜賀的高中語文老師得知了姜賀高中時期面臨的困難,因當時沒能給予幫助感到十分懊惱,責怪姜賀沒有告知他,不然一定會資助姜賀的。
談到對朗誦藝術的理解,姜賀認為朗誦是一種心情,是對自己內(nèi)心真實自我的表達,是自然而然的行為,而不是做作,不是表演。曾有人建議他在朗誦時融入一些戲劇表演的元素,把它演繹出來,增加立體感,姜賀不以為然,堅持認為朗誦是從內(nèi)心深處迸發(fā)出來的情感,若加入夸張的表演手法,便不能稱之為朗誦了。
在深圳綠景朗讀大賽中姜賀獲得冠軍,城市文化學者王世泰說:“這個男孩兒朗誦的《陳情表》,一下子把我擊倒了,因為我是讀過多次《陳情表》的人,但是沒有哪一次的體會像今天這樣深刻,我感謝他的朗讀,感謝他的聲音,感謝他心靈的呼吸?!?/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