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午后,陽光透窗而入,照在一地的書上。我一邊整理雜亂的書,一邊隨著每一本書的入目而在心里生長著往事。忽然,從一本書里落下一張字條,字條已經泛黃,藍色的字跡已經極淡,“老師,我很喜歡聽你講課!”這溫暖的字句,一下子撞開了歲月深處的一扇門。那個時候,我剛剛到一個小鎮(zhèn)的初中當語文老師。第一堂課講得緊張無比,有些語無倫次。下課時我簡直羞愧難當,有一種巨大的挫敗感。這時候,一個女生走到我身邊,把一張字條遞給我。我仿佛瞬間春暖花開,心中涌動著感動,還有希望在生生不息。
我剛讀初中的時候,班主任是一個很年輕的男老師。一天下午上課,他在前面板書時,我寫了張字條給前面一個好友:“放學踢球,多叫幾個人!”好友接過后,使回了一個給我:“你再問問別人,看有多少人去!”于是,我又寫了多張字條,四處拋飛。誰知很不巧,向最前排拋去的那個紙團由于用力過猛,落在了講臺上,恰好老師轉過身來,他很好奇地打開字條看了看,沒說什么,繼續(xù)講課。過了一會兒,忽然發(fā)現(xiàn)老師走到我身邊,把一張字條放在我桌上,上面寫著:“我也去踢球,放學后記得叫上我。”一瞬間,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感受。老師讓我們明白,一個老師也完全可以不用繃著臉就能讓學生從心里敬服。
我坐在一堆書中間,沐浴著暖暖的陽光,任思緒飄飛于一張又一張字條的往事之中。我的一個朋友被親生父母拋棄,她卻從不悲傷,她說她也有親情,她同樣在母親的愛中成長。有一天在她家里,她小心地拿出一張字條,上面已經塑封,急促的字跡,仿佛臨時匆匆寫的。開始是一串年月日,估計是她的生日,后面有幾句話:“媽媽會心痛一生,會愛你一生,你永遠是媽媽最珍貴的寶貝……”媽媽的表白,將會讓她溫暖一生。
記得一個高中同學跟我講過,有一次他和家人慪氣,選擇了離家出走,及至另一個城市,走投無路時,他偶然在衣服最里面的一個口袋里,發(fā)現(xiàn)一些錢和一張字條,是母親的筆體:“走夠了就回家吧?!倍潭處讉€字,瞬間消融了心里的堅冰,流淌著暖暖的感動。
我常常流連于那些讓人難忘的只言片語。那樣的時刻,仿佛時光都走得那么輕緩。那些點點滴滴的暖,匯聚成愛的海洋,無時無刻不在包圍著我們。這樣,生命才會在磨礪中溫暖而多姿,生活才會在坎坷中多情而美好。
(本文入選2018年沈陽市中考語文閱讀題,文章有刪減)
包利民,專欄作家,中高考熱點作家,《意林》簽約作家,教育部“十一五”課題組文學專家。已出版暢銷書三十余部。
意林:你認為這篇文章為何會入選中考現(xiàn)代文閱讀題?
包利民: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碎”,這篇文章由點滴剎那的感受組成,這也是我以前講過的一種文章寫法,即不一定非要敘述一個完整的事件,哪怕只是一些讓人感動的瞬間,也同樣可以寫成一篇優(yōu)秀的文章。二就是“暖”,積極的東西總是讓人心生美好的感動或者力量,生活中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著我們用心去發(fā)現(xiàn),從而讓心里的熱愛生生不息。
意林:對于中學生的閱讀,你有什么建議?
包利民:不要帶著目的去讀。閱讀的最高境界,是讀過后,心里有,但并不一定要說出來或者寫出來。如果讀之前先給自己規(guī)定了許多預期的目標,那么心里就先會對書有了抵觸。讀書的時候不要想著考題,放松著自然而然去讀,去感受,就好。
意林:作為中高考熱點作家,能對閱讀試題現(xiàn)狀和發(fā)展趨勢做一個分析預測嗎?
包利民:以前中高考特別是中考閱讀試題,還是很墨守成規(guī)的,即公式格式化的分析理解,越是條分縷析,可能就離閱讀的意義越遠。
不過當前一些閱讀試題已經很開放,主觀性更強,這就遠離了那些作用啊意義啊等條條框框,這才是閱讀試題正確的發(fā)展趨勢,也是閱讀正確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