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國家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袁媛
每年端午都會想起小時候媽媽包粽子的情景,那時我家常做紅豆糯米粽,偶爾還做紅棗糯米粽,讓人垂涎三尺啊。成為營養(yǎng)師后,我才知道,粽子經(jīng)人體消化之后會變成葡萄糖進入血液,升高血糖,所以建議有糖尿病的老人要謹慎選擇這類食物。
粽子雖然好吃,但切不可盡情放“粽”,特別是老人和兒童不宜過量進食,否則極易造成消化不良,出現(xiàn)腹脹、腹痛、腹瀉等癥狀。
粽子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缺乏膳食纖維。
粽子有很多種類,如紅棗豆沙粽、綠豆豬肉粽、咸蛋黃肉粽、五花肉粽、叉燒肉板栗粽、臘肉粽等。如果臘肉是熱煙熏制的,會含有致癌物苯并芘;五花肉、叉燒肉中的飽和脂肪讓人避之不及,熱量高;咸口的粽子鈉含量高,容易引起血壓升高。
推薦食用加入紅豆、綠豆、高粱米的雜糧粽,還可以在雜糧粽子中加入少量黃豆。整粒紅豆、綠豆中含有豐富的膳食纖維和礦物質(zhì)鉀,黃豆中含有優(yōu)質(zhì)蛋白質(zhì),食用后不至于使血糖快速攀升。
從營養(yǎng)價值看,粽子只提供碳水化合物,所以需要搭配少量蛋白質(zhì)類食物,如蛋、魚、肉、奶等,還可以加入適量的蔬菜,如綠葉蔬菜、西紅柿、胡蘿卜、西葫蘆等新鮮的蔬菜,也可以加入海帶、紫菜、蘑菇、木耳等菌藻類食物,這樣可以讓這一餐營養(yǎng)變得更加均衡。
提示老年人,吃粽子的時候不要蘸糖類或蜂蜜這樣比較甜的蘸料。吃粽子本身就會升高餐后血糖,如果再蘸上白糖、紅糖、蜂蜜這樣的純糖類食物,就會增加胰島的負擔(dān),造成血糖居高不下,還會有長胖的風(fēng)險。蜂蜜這類果糖含量高的食物對血脂代謝有不利影響,所以,大家要學(xué)會健康吃粽子,減少健康危險因素。
粽子屬于高能量食物,吃過量很容易造成身體負擔(dān),建議老年人吃粽子后增加運動,如快走、跳廣場舞、打太極拳,保持健康狀態(tài),每天運動好處多。
患有胃腸道疾病、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朋友,最好不吃粽子。吃了粽子覺得不舒服,也不要再繼續(xù)食用了。
不少人喜歡把粽子當(dāng)作早飯來吃。雖然粽子可以冷食,但會比較硬,建議從冰箱拿出來后充分加熱,煮熟變軟后才吃。早上起來吃未加熱的涼粽子,不容易消化,容易引起胃腹脹痛。粽子也不能長期作為早餐食用。
吃不完的粽子一定要放在冰箱里冷藏,冷藏最好不要超過3天。粽子擺在冷凍室最為恰當(dāng),待享用時再充分加熱。冷凍時間不要超過兩個星期,以防止其變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