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瑛琦
春節(jié)前夕,一個叫《啥是佩奇》的視頻刷爆網(wǎng)絡。視頻里,在山里留守的爺爺和孫子打電話,問孫子過年想要什么,孫子說想要佩奇。于是,為了給城里的孫子準備新年禮物,爺爺踏上了尋找佩奇的旅程。
爺爺常年生活在山村里,每天就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他不僅不了解孫子的喜好,更不了解這個社會變成了什么樣子。而這也不只是生活在山村里的老人才有的狀態(tài),哪怕在城市,很多老人依舊生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身體健康還好說,要是身體有問題,那日子過得就更加不容易了。
一項調(diào)查顯示,目前我國老年人患有心理疾病的比例呈上升趨勢。有研究表明,70%~80%的老齡化問題都與心理因素有關。
首先,老年人會產(chǎn)生孤獨感。曾經(jīng)有這樣一則新聞,八旬老人意外去世,女兒在父親家里,翻了滿滿一房間的各種保健品,許多都已經(jīng)過期卻未來得及拆封。
其實,很多保健品并沒有銷售員宣稱的那么神奇,老人們卻愿意相信,可能并不是沒有能力識別,而是被銷售員的親情攻勢打動。最困擾他們的似乎不是疾病,而是孤獨。子女們工作忙碌無暇顧及他們,身邊要是再沒聊得來的朋友,他們往往會感到空虛寂寞、煩躁無聊。
其次,老年人會有失落感。以前在工作崗位可以發(fā)光發(fā)熱,回到家庭中也可以給孩子幫助和指導?,F(xiàn)在年紀大了,兒女也已經(jīng)長大,好像也不再需要自己了。有些老年人就會變得情緒低落、沉默寡言;還有人會脾氣暴躁,甚至一點兒小事兒就會大發(fā)脾氣。
第三,還可能出現(xiàn)恐懼、抑郁。有的老人擔心身體的問題,給孩子增添麻煩,覺得馬上要面臨死亡,心理負擔比較重。每每想起現(xiàn)實生活中的這些問題,就會感到憂慮、恐懼。長此以往,有些老人還會悲觀失望,甚至患上抑郁癥。
很多子女都很糾結(jié),知道要照顧父母,但是沒辦法,白天上班,晚上看娃,每天累得連氣都懶得喘,再去陪父母嘮嗑、帶父母旅游,真心做不到啊。
沒時間,我們還可以換另一種形式,讓父母感到生活的樂趣。很多老人之所以痛苦,主要是在他們看來,自己已被社會淘汰,想與年輕人多接觸,也想了解這個世界究竟變成了什么樣子。所以,如果沒有時間告訴父母這些,就不妨找些途徑讓他們自己去了解,讓父母學會上網(wǎng)購物或使用微信都是不錯的選擇。
騰訊曾發(fā)布過這樣一組數(shù)據(jù):2015年,使用微信的老人有1500萬;2018年,每月活躍在微信上的老人有6300萬。并不是這個社會多了很多老人,而是有更多的老人在探索著新的領域。
所以,我們完全可以教會老人如何使用智能手機,讓他們也建立家庭群或興趣群,在里面分享自己的觀點,或?qū)ふ抑就篮系娜朔窒碜约旱母惺?,這些都會有助于老年人增強自己的信心,讓他們感覺到自己沒被時代所拋棄。
此外,我們還可以告訴他們怎樣用網(wǎng)絡看電視劇,為他們解釋解釋啥是小豬佩奇、汪汪隊,這樣,下回一起聊天的時候,就會覺得有話可說,而不再是“雞同鴨講”。當他們對這個世界有了越來越多的了解后,他們也會因此產(chǎn)生成就感,重拾信心,這些將有助于老年人緩解精神壓力,讓他們更加愉快地去面對生活。
有一點需要注意,就是要有耐心。老人歲數(shù)越大,習慣就越頑固,思維能力也會隨之下降,想要讓他們學習新知識、適應新環(huán)境并不是容易的事情。這時,我們就要對父母有耐心,手把手地教會父母接受新事物,就像他們小時候教我們那樣,不要說了一遍,父母沒聽懂就氣急敗壞,我們的態(tài)度將會對父母的情緒和學習態(tài)度產(chǎn)生巨大的影響。
每逢假期結(jié)束,年輕人精力充沛回到工作崗位上,對老年人來講,日子卻變得黯淡無光。要讓老年人擁有屬于他們自己的生活,不能將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孩子身上。身體條件適合,可以多參加社區(qū)活動,甚至“再就業(yè)”,找份適合的工作,發(fā)揮余熱。這些都會讓老人再次找到自己的價值。
有的子女可能會說,“我父母有事兒做,要幫我看孩子?!焙芏嗄贻p人生了兩個孩子,但是自己帶不了。實在沒辦法,只能向老年人求助。于是,老年人辛苦一輩子,到了晚年,又為了幫子女照顧孩子,成為“漂泊族”。
當然,照顧孩子也有益處,老人會感到生命在延續(xù),還能鍛煉老人的思維及語言表達能力,降低腦功能衰退的速度。但也有麻煩事兒,因為育兒理念、生活習慣不同,他們在子女家會沒有歸屬感,不僅不會感覺到幸福,反而會讓他們感覺到壓抑。
對這樣的老人,我們就更要幫助他們重新找回屬于他們的生活,偶爾讓老人出去旅旅游,放松下,讓老人像我們一樣,有自己的生活,找到存在感,才能從根本上提高老人的心理健康水平。
有人說:“我們不是因為年老而停止玩樂,而是因為停止玩樂而變老。”這里所說的玩樂,和年輕人理解的K歌、跳街舞不同,而是讓老人選擇合適的娛樂方式。如攝影,老年人參與攝影,可以活動筋骨、鍛煉身體,還可以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讓身體也跟著好起來。此外,還可以考慮種花、養(yǎng)寵物、練書法、釣魚和打太極拳等。只要老人喜歡的事,我們都可以創(chuàng)造條件,幫他們實現(xiàn)。這樣,他們不僅可以重新從中找到生活的樂趣,還可以結(jié)識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新的人際關系中,重新找到自己的價值,更好地適應晚年生活。
老人們活了一輩子,很多該享受的已經(jīng)享受,沒享受過的他們也不那么追求了。這時,對老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陪伴了。
電影《四個春天》就是以導演父母的生活為素材,記錄了這個家庭經(jīng)歷的四個春節(jié)。第一年,一切都很美好,可隨著父母年齡越來越大,到了第四年的春節(jié),導演剛離開家,便收到了媽媽發(fā)來的信息:“早知道這么難受,干脆明年你們別回家過年了,我和你爸平時清清靜靜慣了,也不覺得。你們來了幾天又走,家里剛熱鬧,一下子又冷清下來,受不了?!?/p>
盡最大所能給老人陪伴。哪怕不能一直在身邊,也可以多給父母打電話,和他們聊聊家常,說說最近的生活和工作。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流行病學教授特里薩說,保持長期的交流,對維持快樂心情和身體健康大有好處,不僅能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兒女的關心,還會讓他們感受到自己一直在參與我們的生活。
此外,還可以主動和他們聊聊過去的事情,比如剛上小學的時候發(fā)生過什么,第一次離開家上大學時有什么感受,又或者剛結(jié)婚時遇到過哪些困難,老人都喜歡回憶過去,要創(chuàng)造這樣的機會,讓他們表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