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云 范青海 吳梅香 張飛萍
摘要2009年5月至2010年10月,采用在體視顯微鏡下直接檢查被昆蟲和螨類為害所致的扭曲、畸形、黃化葉及葉背可見紅色細點的葉片的方法,對我國海南、廣東、福建和浙江4省12個城市的棕櫚科植物進行調(diào)查。共采集江邊刺葵、假檳榔和國王椰子等34種棕櫚科植物240份樣品,制作標本700余片,鑒定出細須螨科3屬12種,為害較嚴重的有加州短須螨、卵形短須螨、紫紅短須螨以及印度雷須螨。
關(guān)鍵詞棕櫚科;細須螨科;短須螨屬;福建;海南
中圖分類號:S436.8文獻標識碼:A DOI:10.16688/j.zwbh.2017477
我國棕櫚科Palmae植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各省,現(xiàn)有約22屬72種,是熱帶和亞熱帶景觀的基本標志之一,也是我國園林綠化不可缺少的造景材料;此外,有的還可作食用或藥用。近二十多年來,為了城市綠化,許多地方大量種植棕櫚科植物,不少蟲害也隨著傳播。
在調(diào)查的34種棕櫚科植物中,僅在江邊刺葵、蒲葵、絲葵、散尾葵、棕竹、國王椰子、假檳榔、三藥檳榔、椰子、皇后葵、魚尾葵、棕櫚、袖珍椰子、董棕、海棗、青棕和狐尾椰子等17種植物上分離到細須螨(表3)。其中江邊刺葵上細須螨種類最多,共分離到3屬9種,其次為教尾葵,共分離到3屬7種,蒲葵和絲葵上各3屬3種、棕竹上2屬5種、國王椰子和假檳榔上各1屬5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