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燕妮
摘 要:現代攝影活動中存在各種攝影方式,其中,紀實攝影作為一種以客觀真實記錄現實生活為核心目的,深入了解背后事件、活動以及自然風貌的攝影方式,深受廣大攝影藝術愛好者的青睞。在紀實攝影藝術中,主要存在兩種常見的拍攝技巧,一種是抓拍技巧,另一種是擺拍技巧。紀實攝影抓拍技巧實質上是指在拍攝對象無任何察覺的前提下,完成對拍攝對象自然形態(tài)的搶拍。本文將進一步對紀實攝影及其抓拍技巧展開分析與探討。
關鍵詞:紀實攝影;抓拍技巧;藝術性
0 引言
在攝影藝術范疇,紀實攝影就是一種對生活中真實事件和人動態(tài)變化過程的圖片拍攝永久定格,紀實攝影抓拍不能讓拍攝對象去配合攝影師,而應是攝影師主動去尋找并抓拍某個精彩瞬間,以此來獲得最能夠表達出人物精神狀態(tài)、活動事件亮點的最佳畫面。紀實攝影抓拍技巧的學習掌握特別考驗攝影師的敏銳洞察力和快速準確判斷力,當攝影師將快門按下去的那一刻,就決定了其能否完成一個幾何構圖圖案。
1 紀實攝影的特征分析
與傳統(tǒng)藝術攝影相比,紀實攝影向人們傳遞的拍攝圖像是凌亂的、真實的,能夠打動人們的內心,紀實攝影作品的藝術之美不僅僅體現在畫面視覺上,還有攝影者賦予作品在畫面之外的更多深層含義。就如西方著名攝影師米歇爾所說:紀實攝影實質是指能夠全面反映出事件真實情況的經典影像。[1]紀實攝影者要想真正掌握運用好紀實攝影的真理,就必須學會認真觀察、體驗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能夠理性思考并付諸行動。紀實類攝影并沒有科學清晰的界定,人們生活中常見的紀實類攝影主要包括新聞、歷史以及街頭等。紀實攝影最大的特征就是需要人了解、欣賞拍攝圖像所處的真實活動任務、環(huán)境氣氛以及攝影師心理感覺,它就像在訴說一個故事,能夠感染到人們的心靈。
2 紀實攝影的抓拍技巧
2.1 手動估焦抓拍技巧
在紀實攝影中,手動估焦是一種常用的抓拍技術手段。紀實攝影人員在利用該種抓拍技巧時,要先將相機對焦有效設置成手動模式,同時還需優(yōu)化調整焦點至適當的距離,距離范圍最好控制在2~3米。焦點設置好以后,紀實攝影人員只需要走上街頭,認真觀察社會真實事件和人物活動,等到被攝物體進入相機的對焦距離時快速按下快門即可。手動估焦抓拍技巧就像陷阱對焦。紀實攝影人員在運用手動估焦抓拍技巧時,必須強化鍛煉自身的距離感和空間感,也就是自身目測的距離跟鏡頭設定的對焦距離要保持最大程度的一致。
2.2 手動對焦抓拍技巧
基于數碼相機不斷創(chuàng)新完善的發(fā)展背景,越來越多的專業(yè)數碼相機具備了強大的對焦系統(tǒng),這些數碼相機的合焦提示往往都較為敏感,能夠輔助紀實攝影人員更好地進行抓拍。與自動對焦方式相比,手動對焦在速度上其實并不遜色,[2]只是在這個過程中攝影人員需要經常對焦點進行合理的調整,對于紀實攝影抓拍工作提出了更多的專業(yè)要求。當人們在使用市場上常見的數碼單反相機展開紀實攝影抓拍時,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應用裂像屏,這樣能夠輔助自身更好地使用手動鏡頭。而對于那些已經熟練掌握手動對焦抓拍技巧的紀實攝影人員來說,他們只需要通過簡單的身體前仰后合進行對相機焦點的調整,就能夠獲得良好的現場抓拍效果。
2.3 區(qū)域對焦盲拍技巧
當紀實攝影人員想要采用區(qū)域對焦模式盲拍時,就必須確保自身所采用的相機具備較好的自動對焦功能。就以市場上著名的相機品牌尼康為例,要想發(fā)揮出自動對焦模式盲拍的效果,該品牌下的相機至少需要具備d7000的對焦能力。紀實攝影人員在抓拍過程中實踐應用區(qū)域對焦法盲拍操作較為簡單方便,通常情況下相機會自動幫助紀實攝影人員從大量對焦點中選用一個距離拍攝者最近的一個點進行對焦拍攝,而對于那些非常專業(yè)的相機設備來說,它們還帶有人臉識別技術,[3]帶有這種功能的相機會輔助拍攝者選擇貼近人臉的對焦點,從而更好地進行抓拍。區(qū)域對焦盲拍技巧最大的弊端在于其對焦速度偏慢,需要經過一系列的運算,在紀實攝影人員快速按下相機快門的那一刻,相機會有一定的延遲。因此,紀實攝影人員在運用該種抓拍技巧時,需要具備豐富的抓拍經驗,能夠提前按下快門,以此獲得理想效果的圖片。
3 結語
紀實攝影人員要想在生活中拍攝出具有極強視覺沖擊力的攝影作品,感染到人們的心靈,就必須熟練掌握并運用各種抓拍技巧,結合不同場景,合理采用不同的相機抓拍方式。紀實攝影者要正確意識到抓拍作品的藝術之美不僅僅體現在畫面視覺上,還有其自己賦予作品在畫面之外的深層含義,不能為了抓拍某個精彩瞬間而忽視了事件、人物背后所蘊含的真正象征意義。
參考文獻:
[1] 王朝輝.淺談紀實攝影中的抓拍與擺拍[J].藝術理論,2015(08):45-46.
[2] 劉剛.紀實攝影的本質內涵、本土特色和未來發(fā)展[J].安徽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03):24-26.
[3] 王馥.紀實攝影的真實性與藝術性[J].常州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6(05):74-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