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約
人生病了要去看醫(yī)生,動物生病了要丟看獸醫(yī),那么,樹木生病了怎么辦呢?
別擔心,有“樹木醫(yī)生”呀,為了能讓樹木們健康地生長,《也們投入了很多很多的精力和愛。在他們眼里,一聲不吭的樹木,是性格各異的好朋友,每天都要健健康康的才行。
當個樹木醫(yī)生不容易
什么,你說你也想當樹木醫(yī)生?
別把這件事想象得太簡單,樹木醫(yī)生的報考資格是:至少要有七年以上的現(xiàn)場經(jīng)驗。教科書只有一本,而且根本就不會在里面出題,所以這門考試要求考生“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樹枝上住的鳥,樹根邊爬的蟲,樹木脾性和生長的環(huán)境,樹和樹之間有哪些相生相克的關系……只要是和樹木有關的知識,幾乎樣樣都得知道。
每棵樹都很有性格
在我們的印象中,樹木都是安靜的,除了風會吹動樹葉發(fā)出響聲,它們總是不吭不響地生長。但在樹木醫(yī)生的眼里,它們各有性格:“大個兒”紅杉特別聰明,會憑借太平洋吹過來的霧氣,去滋養(yǎng)百米高的樹冠上的枝葉;鳳凰木“故作堅強”,樹干摸起來很堅硬,但只要有一點點的傷口,很容易就會因為感染病菌而死;有的樹會互相幫助,櫻花樹下通常要種杜鵑,因為櫻花樹很喜歡喝水,它缺水的時候就會告訴杜鵑,杜鵑就會趕快去找水,而櫻花會送糖分給杜鵑吃。還有的樹木就像頑皮的孩子一樣,會把自己的腳伸出地面,撕裂平整的水泥路,甚至還會把根伸到市民家里,把整個廁所都給破壞掉……用實際行動告訴人們,“你,壓到我的腳了!”
樹木醫(yī)生的職責,除了給樹木治病外,還包括幫工人們選擇哪些樹適合種在公園里,哪些適合待在城市中,另外,還要糾正一些人錯誤的做法:比如我們在修剪樹木時,常常隨便亂剪,而不是從它的關節(jié)上切下去,那樹的傷口就不會愈合,害蟲就會入侵,對樹來說是非常危險的。
樹木醫(yī)生這樣治病
和人類醫(yī)生一樣,樹木醫(yī)生看病時,有時也要寫診斷書,寫清楚這棵樹叫什么名字,它幾歲,日照好不好,空氣好不好,水夠不夠,是不是需要做“清創(chuàng)手術(shù)”。有時候,還要“聽診”:拿小木錘在樹上敲敲打打,去聽樹里面是不是被蟲蛀了。
除此以外,還要針對不同的樹“對癥下藥”。比如,一到冬天、有種毛毛蟲就會迫不及待地想沖到松樹上去越冬、產(chǎn)卵。所以,樹木醫(yī)生會給松樹綁個肚兜,欺騙蟲子說:這里很溫暖,請來這里產(chǎn)卵吧。等到春天一來,再把整個肚兜拆掉拿去燒,幫松樹預防蟲害。
如果你在公園里,看到一棵棵樹頭上帶著個大斗笠,不要太驚訝。這并不是在裝可愛,而是治療方式的一種:到了冬天,天氣很冷,而有一些樹并不耐寒,所以樹木醫(yī)生要幫一些樹戴上斗笠,這樣下大雪時雪就不會積在樹頂上了。
在大樓里種森林
一般來說,樹木醫(yī)生需要救助的樹木實在太多了,所以一般不會接受私人的委托,但如果在行走時遇到生病的樹,也會伸出援手,救死扶傷。為了能讓樹木和人類相處得更加融洽,許多樹木醫(yī)生們還會和建筑師一起,建造一座座“垂直森林”,也就是在高樓里種樹,向人們證明城市和樹木是可以共存的。
在建造過程中,樹木醫(yī)生們會根據(jù)樹木的個性做規(guī)劃:喜陽的樹木就種在大樓的陽面,喜歡干燥的樹木就種在通風口……目前,建“垂直森林”已經(jīng)成為全世界的流行趨勢,意大利的米蘭就建成了全世界第一座“垂直森林”建筑。綠化團隊還為這棟樓單獨開辟了一個園子,如果樓里的樹“不舒服”,就把它移回園子里修養(yǎng),調(diào)養(yǎng)一段時間再請它回來。而臺灣由于臺風比較多,他們的“垂直森林”就建成了螺旋型。樹木醫(yī)生的最終目的是,向更多的人宣傳樹木,給樹木一個更安全的家。
如果這樣的“垂直森林”越來越多,那么,肯定會有更多的人來了解樹木、愛上樹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