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明
(霍州煤電李雅莊煤礦)
西北某礦井設計生產能力1 500萬t/a,主采3#煤層,煤層平均厚度為6.24 m,現(xiàn)處于礦井建設階段。此礦井主采煤層埋深約680 m,屬于深部礦井開采,地壓大,巷道頂板及兩幫巖石變形較大,有片幫底臌現(xiàn)象。
為加快礦井建成投產速度,對首采工作面3401工作面回風順槽(1)、回風順槽(2)采用雙巷相錯一定距離同時掘進。已掘進巷道揭露煤層幫部易片幫,尤其是肩窩位置片幫嚴重。由于錨桿鉆孔成孔質量是錨桿錨固性能的重要因素,深部礦井臨近巷道雙巷掘進中受支承壓力疊加影響,煤壁破碎,巷道變形較大,勢必影響幫部錨桿成孔質量,進而影響幫部錨桿錨固性能。針對雙巷掘進巷道支護錨桿的錨固性能影響,以3401工作面回風順槽(2)為研究對象,對幫部錨桿錨固性能受影響程度進行研究。
3401工作面長度3 800 m,見圖1。巷道布置在3煤層中,沿煤層底板掘進。地質條件中等,煤、巖層地層傾角一般1°~3°。所揭露的煤、巖層屬于軟弱到半堅硬巖層,各類巖石在自然狀態(tài)下抗壓強度在2.3 MPa~26.4 MPa之間。
3401工作面回風順槽(1)掘進工作面超前回風順槽(2)工作面約150 m,雙巷間煤柱寬度40 m,巷道兩側支承壓力峰值約為原巖壓力的1.5倍,影響范圍約1.5 m~4 m。受支承壓力的疊加影響,煤柱幫部較破碎,但可保持整體穩(wěn)定。
圖1 工作面平面圖
巷道規(guī)格寬×高=4 200 mm×4 100 mm,采用錨索網聯(lián)合支護形式,如圖2,具體參數為:
錨桿:頂幫均采用φ22×2 400 mm螺紋鋼錨桿,托盤選用Q235型鋼,規(guī)格150 mm×150 mm×10 mm;錨桿錨固力≥80 kN,預緊扭矩≥250 N·m。
金屬網:網片選用φ6鋼筋焊接的金屬焊網,網片規(guī)格1 000 mm×2 000 mm。頂板鋼筋網呈橫向鋪設,幫部鋼筋網呈縱向鋪設。
錨索:錨索選用φ18.9×6 300 mm鋼絞線;托盤選用Q235型鋼,規(guī)格為280 mm×280 mm×20 mm;錨固力≥250 kN,預緊力≥200 kN。
W鋼護板:規(guī)格280 mm×450 mm×5 mm四邊壓棱,頂部以下第二根和第三根錨桿采用鋼護板加強支護。
圖2 巷道支護斷面圖
通過鉆孔內部窺視、錨桿拉拔力檢測等手段,對煤壁變形破碎情況和錨桿實際錨固性能進行深入分析,進而反應雙巷掘進中錨桿錨固性能受影響程度。
在煤壁左右兩幫距頂底板1m位置,分別鉆取兩個深度5 m觀測孔,具體位置詳見圖3。
圖3 窺視孔布置圖
對觀測圖像進行對比觀測,結果如下:
圖4 鉆孔窺視圖
由圖4得出以下結論:
(1)幫部右側煤壁(實體煤側)明顯的變形破碎影響深度約為0.2 m,幫部0.2 m以里的鉆孔圍巖完整,成孔質量好,錨桿設計長度2.2 m,采用端頭錨固,錨固長度約為1.5 m,因此此種情況對錨桿錨固沒有明顯影響。但是由于幫部表面破碎,錨桿施工時應增加襯墊,保證預緊力。
(2)由于雙巷掘進時兩巷間煤柱受支承應力的重疊影響,煤壁片幫嚴重,幫部左側煤壁變形(煤柱側)破碎影響深度約為0.5 m~0.6 m,明顯大于右側煤壁,不影響整體成孔質量。此變形影響深度仍然對錨桿錨固無明顯影響,錨桿施工時也應增加襯墊,保證預緊力。
(3)煤柱一側的煤壁變形破碎情況明顯差于實體煤一側,表明雙巷掘進時對煤壁的影響程度較單巷掘進大,但均對此設計下錨桿錨固性能沒有太大影響。
(4)錨桿架設支護時,由于幫部圍巖松軟破碎范圍較大,應該適當加大鉆孔深度,防止錨桿預緊時產生桿體外露過長,造成錨桿失效。
根據支護設計要求,3401工作面回風順槽(2)支護錨桿進行錨桿拉拔試驗,十根錨桿一組,進行三組試驗,試驗數據如下:
表1 錨固力拉拔試驗
由試驗數據可知,試驗拉拔的錨桿均能達到設計80KN單位數值,采用φ22×2 400 mm螺紋鋼錨桿、MSCK2350和MSK2350錨固劑的材料組合形式,可以滿足設計錨固力的要求,雙巷掘進對設計中錨桿錨固力沒有明顯影響。
通過采用鉆孔窺視、錨桿拉拔試驗等多種方法對巷道支護錨桿錨固性能的影響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雙巷掘進時幫部片幫嚴重,煤柱一側的煤壁變形破碎情況明顯差于實體煤一側,雙巷掘進時對設計中錨桿錨固力沒有明顯影響。由于幫部圍巖松軟破碎,施工過程中應該適當加大鉆孔深度,防止錨桿失效。深部礦井雙巷掘進巷道支護設計技術,為本礦巷道支護積累了寶貴的經驗,也為其他類似問題礦井提供了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