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宏發(fā)
(廣東省有色地質勘查院,廣東 廣州 510080)
廣東省陽春市熱水錫礦位于陽春市八甲鎮(zhèn),通過地質工作,初步認為其為熱液充填石英硫化物型錫礦床,成礦與寒武紀八村群、燕山期花崗斑巖及其發(fā)育的斷裂、裂隙有關。
區(qū)內出露地層有(圖1)。
(1)寒武紀八村群(∈bc):變質長石砂巖、黑云母鉀長片麻巖及花崗閃長質片麻巖,局部夾云母石英片巖等,受區(qū)域變質作用影響,片麻巖、片巖呈層狀分布,互相之間呈過渡關系。
(2)中泥盆世(D2):斷裂或平行不整合接觸覆于寒武紀八村群之上,受斷裂影響,具片理化及輕微變質,自下而上分為3組:①楊溪組(D2y):底部為石英質礫巖或含礫砂巖,向上為灰—灰白色石英砂巖夾多層泥質粉砂巖、泥質頁巖、千枚巖,局部夾鈣質砂巖透鏡體。②老虎頭組(D2l):底部為石英質礫巖或含礫砂巖,向上為灰色、紫紅色石英砂巖、泥質粉砂巖與絹云母泥質頁巖及少量千枚巖互層。③東崗嶺組(D2d):灰?guī)r、泥質灰?guī)r及少量頁巖組成,隱伏于第四系之下。
(3)第四系(Q):為沖積—坡積土層,以砂質黏土及礫石層為主,次為黏土層、砂泥質礫石層、耕植層等。
區(qū)內的構造以龐洞褶斷帶和龐洞—下蔬斷裂組為主。區(qū)內山脈走勢,地層分布,巖體產出,褶皺、斷裂帶走向,皆大體循NE—NNE向延展,此外零星分布有NW及EW向構造(圖1)。
(1)褶皺。區(qū)內褶皺以龐洞向斜為主,總體軸向NE向,軸面NW向,其中發(fā)育有同向低序次褶皺,即觀音嶺向斜、龍坑背斜和大坡嶺向斜。
(2)斷裂。區(qū)內斷裂以NE—NNE向為主,NW及EW向次之。其中,近EW向斷裂生成最早,NE—NNE向斷裂次之,NW向斷裂生成較晚。NE—NNE向斷裂F1~F8、F12、F13等10條,以高角逆斷層為主,NW傾向為主,平行展布,貫穿整個礦區(qū),破壞地層完整性,為壓—壓扭性逆斷層。NWW向斷裂F9和F10,以破壞NE向斷裂和破壞地層完整性為特點,為壓扭性斷裂。EW向斷裂F11,普遍存在糜棱巖化、硅化現(xiàn)象,局部有石英脈,受力后呈眼球狀分布,地貌上表現(xiàn)為沖溝,為壓性斷裂。
圖1 礦區(qū)地質略圖
區(qū)內巖漿活動強烈,侵入巖分布廣泛(圖1)。
沙垌坳巖體:為印支期細—中粒黑云母二長花崗巖,具內酸外基特點,輕微絹云母化、泥化,邊緣相地表高嶺土化強烈。新村巖體:為印支期中粒黑云母花崗巖,向邊緣過渡為細?;◢弾r,具內酸外基特點,輕微絹云母化、泥化等。紅火嶂巖體:為燕山三期中—粗?;◢弾r,相變及蝕變不明顯。
另有小面積中—粗?;◢弾r、花崗斑巖出露,呈巖株狀或巖脈狀產出;花崗斑巖具變余斑狀結構,含有少量氣孔,云英巖化等蝕變強烈。
礦體賦存于寒武紀八村群片麻巖層間片(麻)理化石英細脈帶及其與云英巖化花崗斑巖接觸的弱硅化破碎帶中,受層間斷裂控制,沿層呈脈狀、似脈狀、透鏡狀產出,以石英硫化物細脈帶成礦,圍巖蝕變類型為硅化、云英巖化、絹云母化等,近地表具熱蝕變褪色現(xiàn)象,熱液作用特征明顯。
V1:產于斷裂F13上盤外約25m~54m之間的層間片(麻)理化石英細脈帶中,呈脈狀,長約500m,厚0.10m~1.58m不等,產狀140°∠81°,含Sn0.39%~1.07%、Cu0.12%~0.14%。
V2:產于花崗斑巖與片麻巖接觸弱硅化破碎帶中,呈似脈狀,長約300m,厚0.40m,產狀329°∠81°,含Sn0.10%。
礦區(qū)礦石脈石礦物主要為石英、綠泥石、螢石和絹云母等,金屬礦物主要為錫石,其次為白鐵礦、黃鐵礦和少量黃銅礦、方鉛礦和閃鋅礦。主要金屬礦物—錫石,呈深褐色、淺棕紅色,以自形—半自形粒狀分布在脈石礦物和黃鐵礦粒間,聚集成短脈狀分布,常見膝狀雙晶和環(huán)帶結構,部分見溶蝕港灣狀和交錯結構。礦石結構主要為自形晶粒結構、半自形晶粒結構、它形晶粒結構、乳濁狀結構、固溶體分離結構、交代結構等。礦石構造主要有細脈—細網(wǎng)脈狀構造等。礦石類型為細脈狀錫石—石英硫化物礦石。
(1)礦床與巖漿侵入巖的關系。錫礦帶分布于花崗斑巖脈廣泛侵入的部位,部分礦體產于地層與花崗斑巖接觸帶中,錫礦化在空間上與花崗斑巖關系密切,且成礦時間與花崗斑巖侵位時代基本一致。區(qū)內巖漿巖多為晚白堊世殼源重熔型酸性巖,為成礦物質的活化轉移及后生疊加改造再富集提供了部分成礦物質和熱源。
(2)礦床與地層巖性的關系。寒武紀八村群地層中富含的Sn、W等成礦元素,受區(qū)域變質及混合巖化作用,其在地層中已形成初步富集;在殼源重熔型巖漿巖成巖及成礦過程中,寒武紀為巖漿熱液提供了物質基礎,在成礦溶液運移過程中又富集疊加了部分圍巖中的成礦元素,為礦床提供了部分成礦物質來源。
(3)礦床與構造的關系。礦體位于層間片(麻)理化石英細脈帶或斷裂接觸帶中,礦化沿層間細脈帶及接觸破碎帶以充填方式成礦,礦體總體呈脈狀、似脈狀及透鏡狀等。斷裂控制了礦體的分布,是礦體的導礦、控礦構造。根據(jù)礦體礦化特征、圍巖的蝕變特征及其與巖漿巖、地層、構造的時空關系,初步認為礦床成因類型為熱液充填石英硫化物型錫礦床。
廣東省陽春市熱水錫礦是熱液充填石英硫化物型錫礦床。寒武紀富含的W、Sn元素,既為殼源重熔型巖漿提供物質基礎,在成礦溶液運移過程中,又為富集疊加提供成礦元素,成礦專屬性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