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建文
(山東省核工業(yè)二四八地質大隊,山東 青島 266041)
礦山深部找礦與淺部找礦相比較,存在難度更大。并且在勘查過程中所運用到探查技術也會受探測深度、精確度、抗干擾能力等因素影響,導致無法準確把握隱伏資源信息[1]。因此,礦山深部找礦對勘查技術提出更高要求,在實際勘查過程中需要對已知礦床所存在地質特征進行仔細研究,把握成礦的規(guī)律?;诖耍瑢ι畈康刭|礦產勘查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研究和分析。
圖1 礦床找礦預測圖
礦床成礦規(guī)律所包含的內容比較多,并且這也是開展深部礦床勘查工作的基礎,可以為整個勘查工作提供前期理論指導。從側面上來說對礦床的控制程度比較高,在對這些資料整合以后,可以把握深部找礦靶區(qū),使得深部找礦勘查工作開展事半功倍。
(1)成礦地質背景。針對成礦地質背景,簡單來說就是研究某一區(qū)域是否存在成礦地質條件,具體包含了以下內容:①分析大地構造位置是處于地槽,還是板緣;②是否出現過構造運動,如果發(fā)生過,確定構造運動類型、期次及規(guī)模;③發(fā)生巖漿活動的規(guī)模、期次以及對區(qū)域成礦所造成的影響;④沉積事件發(fā)生導致出現的沉積巖厚度、序列、巖性等發(fā)生變化[2]。
(2)礦床成因。對礦床成因進行研究,需要建立在地質事件或作用基礎。一般情況下,礦床成因主要有:①巖漿熱液成因;②沉積變質??傮w來說,礦床的成因不同,其特征也有所差別,對這些差別進行把握,可以從分析巖礦石結構、巖性、礦物成分、微量元素等進行把握。
(3)控礦因素??偟膩碚f,礦床形成及分布主要受到巖性、構造控制,對其進行確定可以根據已知礦體,從把握礦產資源存在位置和礦產資源空間分布信息掌握。其中,由于沉積作用所形成的礦床相對比較簡單,這一礦體通常是受巖性地層進行控制,無論是礦產資源分布,還是資源延伸性都比較穩(wěn)定。
(4)礦體空間分布規(guī)律。對礦體受何種因素控制進行總結,主要包含了礦體規(guī)模、礦體品位變化、礦體延伸和延續(xù)性等。
(1)深穿透地球化學勘查方法。利用深穿透地球化學方法進行深部礦產探查,主要是通過元素運移規(guī)律圈定異常,進而找到礦體潛伏位置。需要引起注意的是,針對不同區(qū)域,所選擇探查手段也有所區(qū)別,如:針對低山丘陵區(qū)域,在掌握地形地貌、氣候條件等基本信息以后,需要選擇粗粒級進行探查;針對半荒漠地區(qū),為有效排除風成砂對勘查所造成的影響,在粒級選擇上,采用0.425mm~2.00mm較為適宜。
(2)深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深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應用到找礦中,主要是通過分析深部圈層結構實現。這類勘查方法中又包含了大地電磁測深技術(MT法)、可控源音頻大地電磁法(CSAMT法)、瞬變大地電磁法(ETM法)、雙頻激電法等。其中,大地電磁測深技術工作原理主要是通過測量天然電磁場信號、找尋有一定電性差異的礦體,但是該種方法不適合進行深邊部礦體勘查;應用于深部找礦勘查也更加成熟,具體如下表1所示。
表1 深部地球物理勘查方法工作原理、應用優(yōu)劣勢及適用范圍
(3)三維立體預測勘查方法。隨著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和發(fā)展,礦體勘查技術也突風猛進。同時,開展礦體勘查工作所獲得數據資料信息也越來越龐大,而傳統(tǒng)二維投影表達也不再滿足現代發(fā)展需求,三維立體地質處理軟件的出現有效解決了這一問題,通過該項技術可以直觀的反映出地質體空間分布情況及特征,然而該項技術在實際中進行應用也存在預測精確度不高缺點?,F階段技術只能夠達到10km深度礦體探測,還需要進一步加強三維地質模型研究,以便于更好的指導礦體預測工作。
在進行深部地質礦產勘查過程中,需要充分了解到開展深部地質礦產研究工作主要包含沉積作用、巖漿侵入作用、成礦綜合分析等方面內容。
其中,對深部成礦規(guī)律進行研究和預測時,需要仰賴于地質作用研究資料作為參考依據,并且沉積作用發(fā)生過程較緩慢,其走向也會發(fā)生巨大變化,對此進行研究可以通過把握沉積層序變化規(guī)律,預測潛伏礦產靶區(qū);在對火山作用與礦產關系進行研究時,重點需放在火山控礦作用上,通常情況下,巖漿運移時會與周圍圍巖發(fā)生作用,促使金屬元素富集,進而發(fā)展成為礦,因此需要密切關注巖漿作用,對其空間分布特征進行詳細分析。
為更好滿足社會發(fā)展對礦產資源的巨大需求量,加強深部礦產勘查工作十分有必要。但是現階段,深部找礦工作尚處于初始階段,實際工作開展中容易受到技術條件、勘查經驗等因素限制,尤其是礦產探查技術和礦產尋找方法應用還不夠成熟,使得工作開展效果不夠理想。還需要加強深部礦產勘查方法研究,對找礦方法及注意事項進行總結和分析,以更好指導深部找礦工作開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