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繼亮
(航空工業(yè)西安飛機工業(yè)(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陜西 西安 710089)
空中加油技術在現代戰(zhàn)爭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發(fā)展,與現代戰(zhàn)爭已密不可分。國外有些軍事評論家把空中加油技術稱為“提高飛機作戰(zhàn)效能的一個關鍵”。美國軍用規(guī)范更是這樣規(guī)定:“所有新機都應具備空中加油能力或具有供空中加油使用的空間和結構措施”??罩屑佑图夹g在現代戰(zhàn)爭中已屬于一種戰(zhàn)略措施。因此,加油機與受油機是怎樣配合完成空中加油的呢?空中加油過程大致分為以下幾個階段:會合階段、編隊階段、對接階段、加油階段、退出階段。
加油機和受油機會合有以下幾種方式:同向會合、定時定點會合、預定空域待機會合、對飛會合。
加油機和受油機從同一機場起飛,組成一個編隊,加、受油機在預定空域進行空中加油,加油完畢后,加油機返航。此方式多用于“伙伴”式加油。
福科特會合,是一種有序出航的會合程序,通常用于目視氣象條件下加、受油機由同一機場行動的情況。
伴隨出航/伙伴爬升,受油機先起飛,并且在加油機起飛時完成目視盤旋;隨后,受油機加入正在爬升的加油機編隊。該方法的優(yōu)點:①受油機不會暴露在重型加油機的尾后紊流下;②如果受油機不能正常工作,其可在起飛后加油機升空前知道。
尾追出航,加油機在受油機之前起飛。
這種會合使用較多,就是加、受油機按預定的時間和預定的空域會合。會合是根據指揮所指揮或協(xié)同作戰(zhàn)計劃進行的。由于加、受油機起飛的機場不同,飛行的航線不同,因此,加、受油機必須保持聯(lián)絡,互相通報各自的位置、航向、高度和速度。確定距離后,使自己位于加油機的后側下方一定位置,然后保持與加油機沿同一航向飛行,為即將進行的對接作準備。
定時定點會合程序有很多,下面以阿爾法會合為例。阿爾法會合是一種由雷達控制站指揮完成的會合程序,雷達控制站為路基、?;蚩栈ㄔ缙陬A警),該會合通常用于引導受油機找到位于空中加油空域或錨定區(qū)域內的加油機。
要求雷達操縱員能夠主動控制空中受油機,將其引導至加油機后方1.85 km,下方300 m處。建立目視聯(lián)系后,受油機開始緩緩爬升至加油機的尾后位置(硬管式)或觀察位置(軟管—錐套式)。
加油機(群)按錨定航跡飛行,保持在基本空中加油高度。通常,轉彎坡度為15°或25°。
采用左拐彎的環(huán)形跑道,跑道短邊的長度為13~37 km。13 km適用于小型、低速的加油機,比如KC-130加油機;37 km適用于大型、高速的加油機。長邊標準長度為92.5 km。模式的位置由錨點和進入航線方向決定。單架加油機或加油機編隊均可使用此錨定模式。按照規(guī)定,不同的加油機或加油機編隊之間的垂直間距為1 200 m。通常情況下,認為900 m是加油機編隊之間的最小安全垂直距離。
在預定空域加油區(qū),加油機按不同高度層次配置幾個加油帶,加油機事先在該區(qū)等待受油機,此方式多適用于大機群作戰(zhàn),比如海灣戰(zhàn)爭等。
為了避免空中加油時受到敵方攻擊,加、受油機的加油區(qū)域或會合點要嚴格保密,往往不允許地面指揮或加、受油機之間聯(lián)絡。這種會合通常加油機要提前幾分鐘到達預定的會合空域作等待航線飛行,等待受油機到來。會合程序與定時定點會合基本一致。
當加、受油機相距較遠,兩機相對飛行時,需要保持一定的高度差(50~200 m),高度差的大小視兩機的距離、天氣條件和飛機駕駛員的技術水平而定。一般情況下,兩機的距離越近,高度差就應該相對減小,以便受油機搜索發(fā)現加油機。在兩機接近到一定間距采用無線電聯(lián)系。因此,加、受油機應設有自動引導設備,如塔康、慣性導航等?,F代化戰(zhàn)爭已采用預警機、衛(wèi)星導航及全球定位系統(tǒng),確保加、受油機準確、安全會合。
布拉弗會合,是基于航向的會合程序,它將同時使用加油機和受油機上的機載設備。在加油機或受油機導航設備的精確性有疑點或降級時,最適合使用本程序。此外,該會合程序還有一個優(yōu)點,因為它不需要預先知道空中加油航線。然而,需要指定會合初始點(RVIP)、受油機進入航線和會合控制時間。這種會合程序能夠迎合未安裝空中截擊雷達的受油機的需求,也適于為大型或戰(zhàn)傷的受油機加油。
戰(zhàn)術空中加油包括一架加油機和一架或多架受油機,受油機單獨或分批加入編隊進行加油,然后離開。
對于目視氣象條件,受油機將被引導并保持在觀察位置或重新編隊區(qū)域,形成編隊形式。從編隊的前方觀察,整個編隊的寬度不得超過1.85 km,并且受油機必須保持在加油機高度上下60 m的高度層內。
加油機將左側分配給正加入編隊的受油機。受油機觀察位置的具體位置由加油機上有無尾后觀察員或硬管加油員決定。
3.2.1 無加油觀察員的加油機
加油機無尾后觀察員時,受油機需向前機動到加油機機翼前緣線前的觀察位置,以便讓加油機飛行員看見和識別。
3.2.2 有加油觀察員的加油機
當加油機有尾后觀察員或硬管加油員時,觀察位置處于加油機機翼前緣線之后。
各國加油軟管標識各具特點,加油信號燈也不盡相同?,F以美國KC-135加油機上的MkB-753翼下吊艙為例,講解空中加油程序。Mk32B-753翼下吊艙,黑色軟管伸出吊艙長22.5 m,管管有MA-4接頭和1個可折疊錐套穩(wěn)定傘。軟管上有一系列0.3 m長的白色標記和2個0.6 m寬的橙色帶。橙色帶之間的距離同綠狀態(tài)指示燈結合表明輸油方位。
為了讓燃油流動,軟管必須被推進至少1.5 m,到達第一個橙色標記帶所指示的位置,達到此位置時,綠色狀態(tài)指示燈會亮。
受油機飛行員需要保持在最佳輸油位置。這時,軟管正好伸展在兩個橙色標記帶之間。最佳輸油的位置范圍是:內限16.4 m,外限21 m。這給受油機的前后移動提供了一個4.6 m的移動范圍。
如果軟管被推進過多,黃色狀態(tài)指示燈將會閃亮,如果此時軟管長度小于15.2 m,輸油將會停止。當軟管拉出到15.8 m后,輸油會重新開始。
受油管-錐套式加油流程如圖1所示。
圖1 翼下吊艙式加油機的受油機群加油流程
加油完成后,受油機將被告知可安全進入重新編隊位置。如果有2架或2架以上的受油機,則其應在加油機的右側成梯隊進行重新編隊,第一架受油機靠近加油機,其他受油機按順序移至重新編隊位置。
解散的時候,受油機群可從重新編隊位置水平或爬升飛離加油機。因為其他受油機很可能從下方加入加油機編隊,所以受油機在離開加油機編隊時,通常不能采用下降離開的方法。
本文對空中加油程序進行了分析和研究,對中國的空中加油程序完善有借鑒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