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孟強
2000年9月,我走進了大學校園,專修法學本科專業(yè),開啟了學法、修法、信法、崇法、用法之旅。隨著對專業(yè)的逐漸熟悉,對法律知識的渴求愈來愈強烈,課本內(nèi)容已經(jīng)滿足不了日益豐富的學習需求,我和同學們慢慢習慣了走進閱覽室和圖書館,尋找法治的智慧寶藏、彌補修業(yè)的短板漏洞。從此,我就和《民主與法制》結(jié)下了不解之緣。
一天課余,專業(yè)課學習得有點兒累了,我想找本期刊看看,一來緩緩神兒,二來換換腦子。在期刊架上,我看到了以《民主與法制》命名的期刊,帶著隨便翻翻的初衷,向老師借了來,開始翻起來……沒想到,一打開,我就被書中的法制故事吸引住了。從此,我逐漸認識、熟悉了《民主與法制》,每期必讀則成了我的一種習慣,它伴我走完了剩余的大學生活。
在拜讀《民主與法制》的過程中,我慢慢與它建立了感情,也對它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它依托最新的法制新聞和法制事件,以法學家的法治智慧深入思考,以法律人的法治思維深度析理,以司法者的腳步度量事實,高舉法治大旗、弘揚法治精神、促進法治進步、催生法治產(chǎn)品、鞏固法治成果,不斷凝聚起法治正能量、凝結(jié)起法治大智慧,以期刊的精神奏響了法治最強音。
同時,它緊盯民主與法治建設的需要,緊繞公民法治意識和民主思維的日益增強,緊跟民主與法制前進的步伐,緊貼民主參與自覺形成和法治建設成果壯大的實際,以接地氣的文字、正能量的故事、法治化的思維、專業(yè)化的思考,將民主法治故事傳遞到千家萬戶、惠及到百姓生活。
工作后,到了檢察機關工作,長期閱讀《民主與法制》而形成的法治思維方式和法治運用能力,使我快速進入了工作狀態(tài),也使我多了一份從事法律工作的力量和智慧。至此,我的心里萌生一種感激和敬仰之意。
如果說讀書是與智者對話,那么讀《民主與法制》則是與法律智者對話,它是名師的傳授,在拜讀的過程中授我以漁,引導我的法學研修之路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促成了我的法治思維方式和法治運用能力,助我在業(yè)務工作中快速成長。
今年年初,習慣拜讀《民主與法制》周刊的我,在去年年底的一期看到了《征文啟事》,知悉它即將迎來40周歲生日。緬懷歷史,它已經(jīng)伴我走過了近20個春秋,以文字記錄見證了我國民主與法治建設偉大實踐和非凡歷程,成為一部寶貴的歷史素材和檔案資料,以自己的堅定步伐走過了弘揚社會主義民主、捍衛(wèi)社會主義法治的尖兵之路,從月刊到半月刊、旬刊再到周刊,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一步一個腳印走向成熟。
展望未來,我堅信,《民主與法制》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成熟的步履走向明天,以專業(yè)的智慧釋法說理,以尖兵的作用助推發(fā)展,譜寫更加壯美的民主與法治建設新篇章,充分、有效發(fā)揮在社會主義民主與法治建設中的自身優(yōu)勢和積極作用。
我將永遠作為《民主與法制》的學生,做好一名拜讀者和關注者,堅持借用它的智慧之源澆灌我的職業(yè)生涯,在它的陪伴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