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唐納德·喬治、露西·莫羅著
周 潔編譯
演出前你是如何熱身和練聲的?
斯蒂芬妮·布萊尼(Stephnie Blythe):我在演出之前的練聲密度,取決于演出當日或者一周之內唱了多少。如果那段時間排練日程安排得很緊,也就意味著我的嗓子多數(shù)時間是打開的,可酌情減少。我學到的關于練聲的經驗(有時做起來很痛苦)是,不要試圖通過將所有的高音都唱一遍來確保高音沒問題,我的好朋友保羅·普利西卡告訴我,“每個人一天只有幾個高音,不要在化妝間里把它們都唱完了”。
勞倫斯·布朗利(Lawrence Brownlee):尤西·畢約林和另一位歌唱家曾經說過:“我之所以不開聲,是因為我一直都在用歌唱的方法說話?!比绻闶冀K保持用歌唱的位置說話,那么歌唱時的母音會更干凈、清晰,尤其是在強有力的氣息支撐下。再強調一次:像說話一樣歌唱是真理!
妮可·卡貝爾(Nicole Cabell):我有一些放松喉嚨的練聲方法能幫助你把聲音唱出來,比如將舌頭伸出來、捏住鼻子并在“e”母音上練聲,然后換用“siren”(哨聲)。我喜歡用“u”母音練習音階,從低音開始向上八度跳躍(目的是使舌位和喉位相協(xié)調)練習,然后再回到低音。演唱不同的作品前,我采用的練聲曲也略有不同。在唱莫扎特的作品之前,我會重點練習樂句的連貫、均勻(幾乎沒有滑音和甩音)和舌頭的平穩(wěn);而在演唱多尼采蒂和威爾第的作品之前,我會將練習重點放在讓聲音變得更圓潤、順滑,還有花腔技巧、快速音階跑動,以及更大音量所需要的更強氣息支持的呼吸練習。
約瑟夫·卡列哈(Joseph Calleja):我從哼鳴開始練聲,因為哼鳴時的聲音位置和肌肉使用幾乎是不可能錯的。另外,用鹽水漱口可以去除聲帶上的黏性痰液,然后再喝一大口。我喜歡從中央c開始慢慢練聲,整個過程不超過二十分鐘。我們不應該過度練聲,因為把最好的聲音保留到舞臺上更重要。就如同跑步時你并不會直接沖刺,而是可能會先走兩分鐘,然后慢跑,再逐漸加大動作幅度。同理,我對橫膈膜的訓練也是如此,先原地快走或者慢跑(跳)一會兒,使橫膈膜周圍的肌肉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tài),要記住聲帶只是整個歌唱樂器的一部分,一定要讓整個身體都熱起來以做好演唱的準備。
大衛(wèi)·丹尼爾斯(David Daniels):從業(yè)二十多年,我總結的練聲經驗包括:盡可能休息久一些再練聲,因為我是那種總感覺不在狀態(tài)的歌手,所以沒練聲我是不會開口唱歌的。如果狀態(tài)不錯,我會盡量放松,這樣演唱的結果通常會很不錯。我喜歡在演出前三個小時大餐一頓,然后練聲二三十分鐘,有時候也會唱幾段詠嘆調,如果感覺聲音沒問題了,就可以放松下來,接著出發(fā)去劇院。以前,我喜歡吃碳水化合物,但這有可能引起胃和食道逆流問題,所以現(xiàn)在我選擇吃蛋白質類的食物。
喬伊斯·迪多納托(Joyce Didonato):過去的十八年,我一直堅持著二十分鐘左右的練聲流程。這一切都是為了確保我能把我的音樂“說出來”,用徹底自由的氣息支持,確保即便是練聲曲的最后一個音都是流動的、有彈性的。即便是將日常的聲音狀態(tài)起伏考慮在內,在練聲結束時,我也基本可以確定聲音已經準備好了。這就是我抵抗緊張情緒的良藥,因為我明確知道通過練聲,可以幫助自己獲得歌劇表演時需要的聲音。它值得我付出時間和精力,并且我認為這就是我們進行聲音訓練所要追求的穩(wěn)定技巧。
克里斯汀·格克(Christine Goerke):演出之前的練聲方式,主要取決于我要演唱的角色。如果是從低聲區(qū)開始唱的一些角色,我就不需要太多練聲準備。但是,如果是演唱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沒有影子的女人》中的染工老婆一角,從降B開始唱,聲區(qū)很高,我就需要先練聲打開高音。一般而言,這種練聲大約會持續(xù)十分鐘,我就能清晰地感受到我的聲音打開了,身體各部位也準備好了。有時,我會需要扎實的、大約三十到四十五分鐘的練聲準備。如果唱埃萊克特拉(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埃萊克特拉》中的女主角)這種一直不休息的角色也進行大強度的練聲準備,我可能就會非常疲憊。所以,我會先判斷角色特點,然后決定練聲的程度。
德尼斯·格拉芙(Denyce Graves):無論什么類型的表演,我都會先練聲,我認為這個過程非常重要且不能急躁。練聲的好壞將會決定聲音的狀態(tài),進而影響當天的演出質量。我喜歡獨自一人準備大約一小時,期間最好不被打擾,我不喜歡也不贊成那些演出前到后臺圍觀我的行為,然而,有些劇院的經理認為這是歌手重要的社交活動之一,盡管我也算是積極地致力于參加各種活動的人,但不要在演出之前。
格里爾·格里姆斯利(Greer Grimsley):在演出的那一天,我會過得盡量平常而不刻意,但對當天的安排會保持清醒的認識,因為我要集中當天的能量。表演之前,我會唱一點點,因為通常我們會排練。每個人每天的身體反應和聲音狀態(tài)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需要保持每天練唱,以確保上述二者有效而協(xié)調的配合。除此以外,我也很在意飲食,尤其是當我演唱“指環(huán)”系列劇時,因為瓦格納的歌劇是很考驗持久力的。為了避免腹脹感,我會提前進食,通常是出發(fā)去劇場前的兩三個小時。在我演唱很長的歌劇時,我會選擇高蛋白食物(如三明治、能量棒等),并且在幕間進食。你所要消耗的能量遠比你想象的多。
托馬斯·漢普森(Thomas Hampson):即便是在沒有演出的日子里,我也會每天練聲,這可算我每日瑜伽運動的一部分。練聲時,我會分部位練習,比如帶有[?](“ng”)的練聲可以幫助我獲得胸腔共鳴,然后我會在中聲區(qū)(兩個八度之內)練一些帶有[ ]的音階,高聲區(qū)則用帶有[ ]練習。這些練習是為了確保我在氣息的支持下聲帶邊緣均勻閉合,每天如此。如果有演出,我會在早晨練聲,然后放松一會兒,節(jié)奏緩慢地如同燉菜那樣,我不喜歡在表演前的一刻才練聲。
阿蘭·赫爾德(Alan Held):我在表演當天的練聲內容,與其他時間都是一樣的。有時,我唱的一些角色需要從歌劇的第一個音符就開始唱—場景之間也沒有時間練聲。如果演唱的角色需要唱好幾個小時,我會盡量不在白天唱太多。練聲時,我會先確認聲帶閉合一切正常,身體松弛,肌肉放松,呼吸自然。歌唱就像運動一樣,我們要學會以類似運動的方式預熱整個身體。
喬納斯·考夫曼(Jonas Kaufmann):練聲的目的是預熱身體并使它足以支撐你的整個演唱過程,否則,你的身體會在演唱中才被“打開”。我確定你們(讀者)更感興趣的是如何開聲,所以……曾經有一次演出,我跟四個同事使用同一個化妝室,為了不影響別人,我只好在開聲的時候用手蓋住自己的嘴巴。結果,我發(fā)現(xiàn)這個方法非常好,所以我現(xiàn)在都用這個方法開聲。因為這樣可以立刻感受到下巴在用力推,感覺到氣息的支持,以及你吸進了多少氣、聲音倚靠在呼吸上。同時,也會感覺到手掌和嘴巴之間有一些壓力在推著氣息流動。我們要做的是,學會控制氣流并讓它保持住。至少,這個方法能讓你不過度關注自己的聲音位置,只能聽見音高。所以,在“打開”之前你都不會想要去控制還沒有打開的聲音。
西蒙·金利賽德(Simon Keenlyside):開聲練習,每個人的習慣都不一樣。在演出的前兩天,我會為了鍛煉聲音的張力而進行充分但溫和的演唱。在演出的前一天,我就不會歌唱了,目的是讓聲音得到休息并恢復彈性。對我來說,沒有必要完全噤聲,只要休息和安靜。在歌劇演出的當天,我會在演出前五小時開始熱身,根據(jù)角色的不同,練聲會持續(xù)十到十五分鐘。一般,我會在中低聲區(qū)練習,加一些保持彈性和換聲點的過渡練習,只需要確定聲音是有彈性的、一切正常的。
凱瑟琳·金(Kathleen Kim):我不怎么開聲,因為我的大部分角色都要演唱很多高音,過多練習高音會讓我的聲音在演出之前就疲勞了。我想我跟其他的歌手是有些不一樣的,我的全部練習就是兩到三個八度的打嘟嚕練習。比如,澤比內塔(理查·施特勞斯的歌劇《阿里阿德涅在納克索斯》的女主角)是需要唱一整晚的角色,我會把聲音打開到能演唱第一幕的狀態(tài),那么,到了第二幕時,我的聲音就會徹底打開了。
安娜·瑪利亞·馬丁內斯(Ana María Martínez):清晨起床后,我會喝一杯水或者咖啡,先練習哼鳴,保持往下嘆的感覺,不停地練習上下跑動。為了確保聲音能輕松地“進”頭聲,我還會做一些練習進行身體預熱,然后像平常一樣,該做什么就做什么。我以前曾經跟舞者合作甚至做后空翻,也只是想要確定我的身體足夠柔軟。也許是因為我的舞蹈背景,所以上臺之前我會做一些彈跳或者其他活動以加速血液循環(huán),并讓自己保持稍微興奮。至于食物,我喜愛吃特級初榨橄欖油與海鹽拌的意大利面,歌劇演出開始前兩個小時我會吃一大份。
利塞特·奧羅佩薩(Lisette Oropesa):一個演員的完美演出離不開充分的休息。我會盡量多睡一會兒,預熱身體后練聲。我喜歡做瑜伽或者慢跑(盡量做那些讓你感覺好但不會筋疲力盡的運動),并保持健康飲食。如果有需要,沖一個熱水澡,還可以在下午茶時間準備一點兒小零食,在腦子里過一遍舞臺上的內容??傊M量保濕,輕柔地開聲,讓自己保持能量。
艾瑞克·歐文斯(Eric Owens):這取決于我的角色和演出的類型。對于歌劇演出(男中音),我通常會下午早些去劇場,開聲四十五分鐘,然后離開。大概在開演之前兩個小時,我會再練聲四十五分鐘。對于我而言,這樣可以獲得更好的開場演出效果,適應高音的演唱狀態(tài)。如果是音樂會演出,我通常會白天在劇場里跟藝術指導把曲目再過一遍,做完這些后我會感覺自己已經準備好了。曾經有幾次在音樂會快要結束時,我感覺“現(xiàn)在的聲音打開的狀態(tài)應該是音樂會開場之前的狀態(tài)”。因此,有可能的話,要盡量在音樂會之前做最充分的準備。
迪米特里·皮塔斯(Dimitri Pittas):演出之前的練聲是為了使我的身體保持一定的興奮度,并且能量、思想集中,因此,練聲前我會設定一個目標來完成。演出使我開心,即便我的聲音狀態(tài)不是最佳,我也不會給自己壓力。之前的那些演出、排練,一次又一次的聲音調整經驗讓我明白,要在演出前掙脫那些束縛自己的顧慮。
艾娃·博德萊斯(Ewa Podles):無論是什么演出,我都會開聲二十到二十五分鐘,即便是在聲音狀態(tài)不好的情況下,我也會堅持。在演出當天,我選擇輕食,不排練也不接受采訪。我還會很注意盡量不給自己安排極端的演出計劃,比如在演出莫扎特歌劇后接演威爾第歌劇。
珍妮弗·羅利(Jennifer Rowley):我喜歡早起熱身、開聲。每次演出之前,我都會做四十五分鐘有氧運動,這能讓我的身體放松,然后做一些拉伸活動。其實,舞臺上的運動量很大,尤其是對年輕人來說,人們想要看到你被扔進那個瘋狂的戲劇故事中。而我則會選擇在走進劇場后,讓自己冷靜下來。演出之前,我會戴上耳機走進化妝間,不跟任何人說話,在演出前四十五分鐘換裝。然后是第二次十到十五分鐘的練聲,我可能會把第一幕中最難的部分再溫習一遍。當我感覺到自己的身體已經準備好時,聲音自然也是打開的。
格哈德·西格爾(Gerhard Siegel):演出之前,我會先用哼鳴開聲,然后去散步。大多數(shù)時間,我會在早晨“檢測”當天的聲音狀態(tài),一般我演唱三四個音也就知道了。哼鳴可以讓我的發(fā)聲器官預熱,這是很重要的。我沒有固定的練聲流程,歌唱就如同蓋房子一樣,有時候可能需要停工,有時候又需要裝修、蓋墻或者給壁爐準備柴火。
(本文圖片由廣州大劇院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