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欣
體育中考的變革,使得初中體育課程作為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的特點越來越明顯。新的考核體系,使得我們不僅要提升學生整體的身體素質,同時對運動技能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因此,有效的體育學習活動,不再是單純的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究與合作也是學生學習的重要方式。然而,目前的初中體育教學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的教學模式單一。同時學生缺乏團隊協(xié)作協(xié)作能力,這與我們體育教育所要達到的目標是不符的。就眉山市體育中考而言,自2018年起,啟動了新的考試標準,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不小的挑戰(zhàn)。不僅提高了對學生身體素質的要求,同時對運動技能也有了相應的要求。這就使得我們不得不開始重視學生自己探索學習的能力,以己為導,以意識、興趣為出發(fā)點進行的高效學習才有可能滿足新時期體育中考的要求。
一、重基礎——加強初一、初二的教學工作
改革后的體育中考內容,將不再是簡單的加強初三的訓練就能達到目標的。它更需要平時的積累和對運動技術技巧的有效掌握。因此,初一、初二教學的有效性將顯得尤為重要。
1、了解自己班級的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各班的教學內容,運動量的把握應當有所整合和調整。
2、身體素質的訓練將顯得十分重要,初一、初二的基礎性訓練應當注重科學性和實效性。學生的力量素質、耐力素質、協(xié)調性等各項身體素質如若在前兩年沒有系統(tǒng)有效的訓練,在初三突破性訓練、技術技巧訓練的過程中將顯得比較吃力。比如新增加的身體素質考試內容,女生一分鐘仰臥起坐,男生引體向上。僅僅依靠在校的時間進行練習,是很難達到要求的。沒有長時間的訓練,沒有較好的身體素質,想要短時間內在這一個項目上有所突破,也是比較困難的。
3、有效利用體育競賽、體育社團活動、課外活動等多種媒介,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以興趣促進學生對球類活動的掌握,提升學生的球類敏感性。
4、加強學生的思想意識,明確考試目標,打破學生以往輕視體育的想法,使學生從心底開始認真地對待。
二、注時效——初三的訓練內容應當有重點、難點、突破性
1、初三的教學、訓練應當有系統(tǒng)的規(guī)劃。
2、在初一、初二的教學累積后,初三的應考訓練應更具突破性,針對性。對各實施階段的訓練內容,所要達到的效果應該有所考核和摸底,以利于教師根據情況,調整訓練方案。
三、強宣傳——通過多種手段,加強體育中考的宣傳力度
1、加強同各班主任老師的溝通,使其清楚了解改革后的體育中考內容,具體的要求,以利于督促學生平時的訓練。
2、加強同家長的溝通,如加入班級的QQ群、微信群,或者參與班級的家長會,使家長清楚了解改革后的體育中考的變化、難點在哪里,對于自己的孩子的現階段體育水平有更深刻的了解,這樣能夠在日常生活中主動的關心孩子的訓練,甚至于可以陪孩子一同訓練,這對于提高學生的訓練成績能夠起到很好的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 孫興倫.體育有效訓練的理論分析和實踐對策[J].中國科技信息,2008(21):224+226.
[2] 亢錦輝.強化體育考生素質“短板”的有效訓練手段和方法[J].田徑,2013(10):3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