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興東
儀隴縣土門小學校 四川 儀隴 637609
在社會不斷發(fā)展過程中,對教育質量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傳統(tǒng)的小學教育不夠重視美術教學,也不太關注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得大部分學生的動手能力比較差。所以,在實際的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
(一)教學模式比較落后。美術本身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學生要能夠將所學的美術知識運用到實際中,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創(chuàng)新能力。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和學生都深受應試教育的影響,不太重視美術這門課程,在實際的教學中很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也很難在課堂上收獲真正的美術知識。例如,一些學校的美術教師是其他科任教師兼任的,這些教師不具備專業(yè)的美術知識和美術教學方法,在課堂上只是簡單地將課本中的內容復述一遍。甚至,有的教師會讓學生在課堂上自習,甚至用于講解其他課程的內容。在這樣的情況下,學生不僅難以學到美術理論知識,更難鍛煉自身的動手能力。
(二)教學方法不夠先進。無論在哪門課程的教學中,教學方法都是十分重要的,其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效果。小學生的思維十分活躍,如果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與學生的學習需求不符,就會使學生的思維受到限制。但是,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所用的教學方法都比較落后。所以,教師應多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和實際學習情況,不斷豐富教學方法,并對教學方法進行創(chuàng)新,增加更多的實踐性內容,這樣才能激發(fā)學生對美術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學生的審美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有效提升。
當學生在課堂上學習美術理論之后,學生要通過實踐才能夠領會書本上的知識。并且,在學生動手實踐的過程中,還能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作思維,培養(yǎng)其創(chuàng)新能力,增強學生的求知欲望。學生在進行實踐時,需要手腦并用,有助于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所以,教師在課堂上講授新知識,學生在課后鞏固知識時,都應該多動手。例如,剪紙屬于民間美術,具有民族特色,是一種重要的藝術形式,具有十分獨特的表現(xiàn)力,并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教師講解民間剪紙藝術時,可利用幻燈片對不同的剪紙作品進行展示。然后,讓學生掌握一些剪紙技巧,并引導學生自己裁剪一些圖案。學生自己裁剪作品時就需要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并結合美術知識,通過作品來表達自己的想法,這就能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動手能力都得到較好的鍛煉。并且,在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的過程中,還能開發(fā)學生的智力,擴展學生的視野,對于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重要的幫助。
(一)加強手工制作課的教學。手工制作是美術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就需要多為學生提供動手實踐的機會。所以,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多開設手工制作課,引導學生自己動手設計美術作品。例如,讓學生自己給自己設計一張生日賀卡,學生可以在賀卡上畫出自己喜歡的圖案,通過圖案來表達自己的生日愿望,也可以在賀卡上寫上一些祝福的話語。然后,對賀卡進行裝飾,裁剪成自己想要的形狀。讓學生自己動手制作生日賀卡,不僅十分有意義,還能讓學生將所學的美術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在實踐中鍛煉自己的動手能力。比起枯燥的理論教學,實踐更能提升學生的美術學習興趣,也能使學生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從而推動素質教育的發(fā)展。
(二)營造良好的動手氛圍。小學生的自覺性比較差,很少有學生會主動去進行美術實踐,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地營造動手氛圍,使學生愿意自覺地參與到實踐活動中,幫助學生養(yǎng)成多動手的好習慣。例如,在“春天來啦”的教學中,教師可通過《春天在哪里》這首歌曲及MV 讓學生去感受春天,引導學生思考自己所看到的春天是否與記憶中一樣,哪些是春天的象征。然后,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自己認為的最好的方式將春天表現(xiàn)出來,這就需要學生去思考可以用哪些顏色去表現(xiàn)春天,用什么材料、什么方法最合適。小組學生之間相互討論、設計,能將每位同學的參與積極性都調動起來,使學生們的手和腦都動起來,這就能營造出愉悅、充滿活力的動手氛圍,讓學生在比較輕松的狀態(tài)下去實踐,在潛移默化中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由此可見,在小學美術教學中為學生創(chuàng)造好的動手氛圍十分重要。
(三)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能使學生更加輕松地學習到美術知識,又能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因此,在進行美術教學時,教師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習慣。例如,教師在講解海底世界的相關內容時,要一邊講解一邊演示,并引導學生將自己所描繪的畫面畫出來。不管學生的畫作是否形象生動,但能讓學生養(yǎng)成將理論變成實際作品的習慣,使學生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地完善自己。如當教師講到海底世界中有很多種類的金魚、水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白紙上畫出自己心目中的金魚、水母,給他們涂上漂亮的顏色。然后,對他們所生長的環(huán)境進行完善,有水、水草、珊瑚等。盡管學生知道這些生物的存在,但筆下所描繪出的畫面卻是不同的,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想法,都有自己心目中的海底世界。讓學生在聽課的同時將所聽見的內容轉化為實際的作品,既能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又能鍛煉其動手能力。
綜上所述,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動手能力,使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思維能力等都能得到相應的提升。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應加強手工制作課的教學、營造良好的動手氛圍,并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動手習慣,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