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云朋
1.
我人生中的第一個朋友,擁有一個在課本里出現(xiàn)頻率很高的名字——小剛。我們倆的友誼,也多半和課本有關系,且貫穿了整個九年義務教育。從小學到初中,我們都是同班同學,幾乎每個周末和假期,我都會去小剛家里做作業(yè)。
小剛的父母是賣調料的,一到周末,就要扛上大包小包去趕集,整整兩天都不在家。于是,在那金子般珍貴的兩天里,小剛家就成了我們倆童年生活的避風港和勞逸結合的心靈棲息地。
那時他家里的某個角落,藏著一本巴掌厚的《笑話大全》。當寫作業(yè)寫得頭昏腦漲,我們就會鬼鬼祟祟地,在確保四周沒有“敵情”的情況下,端起笑話書看。一陣陣開懷大笑都快把房蓋頂開沖上天。
每次從小剛家回來,由于剛剛大笑過一番,我總是紅光滿面,幸福洋溢。母親見狀深感欣慰,難得寫作業(yè)都能寫出幸福感,便允許我常去。也是基于此,每當我垂頭喪氣,母親也會靈光一閃道:“去找小剛吧……”
中考過后,由于考上了不同城市的高中,小剛這個名字就像小學課本一樣,再也沒出現(xiàn)在我的生命里。
那年我的考試成績很理想,家長說要給我個獎勵,問我想要什么。
我說,我想要本《笑話大全》。
直到多年以后,在我寫下這些文字時,那本《笑話大全》仍安放在家中一角,并偶爾提醒我:不論在什么日子,人總得想點法子,讓自己開心。
2.
世事無常,人生卻常伴別離,我回眸過往,不曾發(fā)現(xiàn)過任何一段不會分開的友情。
至于離別的原因,有的因為畢業(yè),有的因為爭吵,有的因為變故,還有的,就只是單純地擦肩而過,找不出理由便漸行漸遠,直至杳無音訊。
我不止一次地為這事苦惱傷懷,后來又一次次淡然釋懷。因為我慢慢發(fā)現(xiàn):任何一段友誼,不論長短或是分開與否,總能在你的生命中,留下那么一點兒東西。
讀大學時,交情最深的莫過于同住一個屋檐下的幾個室友。我們的感情已經深厚到互相不再直呼姓名,只喊對方為老大、老二、老三、老四。老二性格堅毅,不卑不亢,口頭禪是:大家都是人,沒什么好怕的。老三是個文藝青年,最愛看電影,大學沒畢業(yè)閱片量就已突破3000部,他說電影里,什么都有。老四的父母都是醫(yī)生,這使他既注重健康又很細心,裝滿了藥的瓶瓶罐罐,總被他整整齊齊地碼上一抽屜。
那年6月,我們四人各奔東西,想到有可能一生都不會再有交集,彼此抱頭大哭了一場。
可不久后的某一天,我在實習時,被老板要求陪他去見客戶。本是不敢去的,可想起老二的口頭禪,一咬牙還是去了。與客戶交談時,對方問我有什么愛好,我脫口而出:“看電影。”我們一拍即合,默契地聊了很多有關電影的話題。下班后,回到出租屋,看著被自己收拾得干干凈凈的“小家”,無比舒心。
我躺在床上回想起幾年前邋邋遢遢的自己,以及這幾年遇到的一些人,淚中帶笑:原來他們都不曾遠離。
3.
友誼之所以美好,就是因為它能讓你不孤獨,總有人能陪你走完一段又一段特殊的人生光陰。
而友誼美好的另一個理由,則是哪怕這一程落幕,你我揮手道別,也不是徹底的割裂。因為下一程的我,身上已經有了你的烙印;下一程的你,感到疲憊時,我也是能讓你用回憶獲取溫暖的一道風景。
最近一個與我分別的朋友,姓鄧,我叫他老鄧。
老鄧無比熱愛生活,常常在午休時間,拉著我去公司樓下看銀杏樹葉。我說這有什么好看的啊,不就是幾片葉子嘛,我天天上下班路過這里,也不曾多看一眼。老鄧說:“你啊,就是漸漸失掉了審美的能力。有句話說得好:你一路上遇到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物,都值得且需要你付出相應的時間和關心?!?/p>
從原公司離職后,我駐足在銀杏樹下,抬頭看了很久,并決定去買一部單反相機。
一路上,我想起了小剛,想起了老二、老三、老四。
我想起了高曉松的一段詩:你是那顆星星,我是你旁邊的這顆星。我的整個軌跡是被你影響的。即使有一天這顆星星熄滅了,變成暗物質,變成了看不見的東西,它依然在影響著我的軌跡。你的出現(xiàn)永遠改變著我的星軌,無論你,在哪里。
我也想起了一句話:世間每一段遇見,都應該是謝謝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