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是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大國,慢性乙型肝炎(CHB)是中國肝硬化、肝細胞癌患者的主要病因之一,評估肝硬化程度是判斷病情、指導治療、隨訪療效的關鍵[1]。目前評估肝硬化的方法包括肝臟病理學檢查、Child-Pugh分級和吲哚箐綠(ICG)清除試驗,盡管肝臟活組織病理檢查是評估肝硬化、肝纖維化的金指標,但因其有創(chuàng)、取樣有誤差、不宜重復檢查等不足,限制了廣泛應用。目前在臨床廣泛應用的是肝功能Child-Pugh分級和ICG清除試驗,兩者均可反映肝功能儲備。目前ICG清除試驗應用于外科手術前評估的效果較好[2-3],但其與Child-Pugh分級的關系如何,兩者的臨床應用價值以及肝硬化患者的敏感度和特異度如何,均有待深入研究。本研究對ICG清除試驗與Child-Pugh分級結果的相關性進行了探討,報道如下。
選擇2016年1月至2017年4月在青海省第四人民醫(yī)院肝病科住院的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共有101例納入研究,患者均對本研究知情同意。CHB和乙型肝炎肝硬化診斷標準符合《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年更新版)》[4],并排除合并其他嗜肝病毒感染、藥物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妊娠期的患者。
儀器采用DDG-3300K肝功能儲備分析系統(tǒng),采用脈搏染料光密度法(PPD),抽取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測定血紅蛋白,測量身高、體質量。將上述指標輸入肝功能儲備分析儀,給藥標準0.5 mg/kg,用5 mL滅菌注射用水將ICG 試劑濃度稀釋為5 mg/mL備用?;颊咴诳崭拱察o狀態(tài)下平臥,將DDG-3300K檢查儀的鼻感光探頭正確連接于患者鼻翼處,將配好的ICG溶液在5~10 s內全部從一側肘正中靜脈勻速注入,系統(tǒng)會在6 min后計算出ICG血漿清除率值(K值)、 有效肝血流量(EHBF)和ICG 15 min滯留率(ICG R15)。
患者住院第2天,抽取空腹靜脈血檢測肝臟生物化學指標,包括總膽紅素(TBil)、白蛋白(Alb)、凝血酶原時間(PT)、丙氨酸氨基轉移酶(ALT),使用EX-3600英國朗道全自動生物化學分析儀,試劑由英國朗道公司提供。使用全血細胞自動分析儀檢測血常規(guī)。使用美國Philips IU Elite型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行腹部常規(guī)彩超檢查。
收集患者入院后的臨床資料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根據肝功能Child-Pugh 評分法[5],對肝硬化患者進行分級,評分參數包括TBil、Alb、PT和肝性腦病、腹水。計算總分,總分≤6分為A級,7~9分為B級,≥10分為C級。
本研究納入的101例患者中,男性74 例,女性27 例,年齡12~65歲,平均年齡(45.22±9.31)歲;漢族54例,藏族47例;CHB 41例,乙型肝炎肝硬化60例。對肝硬化患者根據臨床資料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Child-Pugh分級,A級27 例,B級33例。
肝硬化組ICG R15顯著高于CHB組[(18.65±17.59)%比(8.08±6.70)%] ;肝硬化組PT顯著高于CHB組[(14.95±2.20) s比(13.56±0.90) s。肝硬化組的K值、Alb低于CHB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差異(P均<0.05)。兩組的EHBF和TBil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結果顯示ICG R15、K值、PT、Alb能區(qū)分CHB和肝硬化患者。見表1。
肝硬化組中,Child-Pugh A級組與Child-Pugh B級組比較顯示,ICG R15、PT、TBil隨著Child-Pugh分級升高而升高,而K值、EHBF、Alb隨著Child-Pugh分級升高而下降,兩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Child-Pugh分級與ICG R15呈正相關(r=0 .539,P<0.001),與K值、EHBF呈負相關(r=-0.555,r=-0.507,P<0.001)。ICG R15與K值、EHBF呈負相關(r=-0.797,r=-0.507,P<0.001)。結果表明Child-Pugh分級與ICG 清除試驗結果有一定的相關性。見表2。
表1 CHB組與肝硬化組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比較()
表2 不同Child-Pugh分級組的實驗室檢測結果比較()
比較ICG清除試驗指標(ICG R15、K值、EHBF)和PT的AUC。ICG R15的AUC為0.827,截斷值為13.3%時,敏感度為71%,特異度為85.2%。PT的AUC為0.886,截斷值為14.4 s時,敏感度為71%,特異度為88.9%。K值、血小板計數(PLT)、EHBF的AUC分別為0.173、0.142、0.138。結果提示ICG R15和PT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肝功能儲備。見圖1。
圖1 ICG R15和PT預測Child-Pugh分級的ROC曲線
CHB導致的肝硬化,尤其是失代償期肝硬化的并發(fā)癥,是HBV感染患者的主要死因。準確評估肝功能對于診療方案的制定至關重要。肝臟具有巨大的代償能力,20%的正常肝臟體積即可維持人體生理需要,肝功能儲備是指受檢者所有肝細胞功能的總和,其可反映肝功能潛力。本研究結果顯示,肝硬化組ICG R15[(18.65±17.59)%] 顯著高于CHB組[(8.08±6.70)%];此外,肝硬化組中,K值隨著病情加重(Child-Pugh分級升高)而下降,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01),提示ICG清除試驗能很好地區(qū)分CHB和肝硬化,并可判斷早期肝硬化。國外研究也提示ICG R15>14.7%預示早期肝功能不全[6]。對ICG R15較高的CHB患者,建議行肝穿刺活組織檢查等以排除肝硬化。
傳統(tǒng)的肝臟生物化學指標以及在其基礎上建立的Child-Pugh分級,主要側重于肝功能受損,其缺點是易受主觀因素影響,存在局限性。國內目前將ICG清除試驗指標作為早期肝病檢測、外科手術前評估以及晚期肝病療效及預后評估的指標[7-8]。本研究中,肝硬化組ICG R15、PT隨著Child-Pugh分級升高而升高,而K值、EHBF和Alb隨其升高而下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說明ICG清除試驗結果與Child-Pugh分級以及肝臟生物化學指標一樣,可反映肝功能損傷程度;K值和EHBF逐漸下降可能是由于在肝硬化條件下,肝臟微循環(huán)結構改變和側枝循環(huán)建立,肝臟有效血流量降低,清除功能也隨之下降,這與以往的研究結果一致[9]。本研究顯示,ICG清除試驗的各項指標與評估Child-Pugh分級中的生物化學指標具有相關性,說明ICG R15與肝臟生物化學指標一樣,能很好地反映Child-Pugh分級情況。由于肝臟強大的代償能力,針對Child-Pugh分級相同的患者,可以根據ICG清除試驗進一步評估病情的嚴重程度。
本研究用ROC曲線分析肝功能儲備,ICG R15的AUC為0.827,截斷值為13.3%,敏感度為71%,特異度為85.2%;PT的AUC為0.886,截斷值為14.4 s,敏感度為71%,特異度為88.9%。證實ICG R15和PT對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儲備具有很好的預測價值,兩者聯合應用可能在評估肝功能儲備方面更具有優(yōu)勢,可互補不足,值得進一步研究。聯合應用優(yōu)勢主要體現在:(1)創(chuàng)傷小,痛苦小,患者易接受;(2)操作簡單,準確率高,結果直觀迅速;(3)克服了Child-Pugh分級中的主觀因素,如對腹水、肝性腦病嚴重程度的判斷,Alb表達水平易受外源性補充的干擾;(4)克服了影響ICG R15的因素(血漿蛋白、肝臟血流異常、肝細胞向毛細膽管轉運和排泄能力,以及毛細膽管以下膽管通暢對ICG滯留的影響)。PT和ICG R15具有可實時監(jiān)測、重復性強等優(yōu)點,對治療及手術前評估也有積極的意義,這與於展飛等[10]的研究結論基本一致。
綜上所述,ICG清除試驗的各項指標與評估Child-Pugh分級中的生物化學指標具有相關性,ICG R15和PT對肝硬化患者的肝功能儲備具有很好的預測價值,兩者聯合用于診斷肝硬化及評估肝硬化的程度,可以彌補各自的不足,可更好地評估病情和指導治療,今后需擴大樣本量進一步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