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人們易受暑濕困擾,脾胃功能減弱,再過量攝入冷飲等,胃脹氣就會找上門來。中醫(yī)專家建議,不妨在飯前洗把臉,輕輕按摩臉部,可有效緩解胃脹氣。
專家介紹,氣滯留在體內會使內臟活力受損,造成各部位的酸痛與疲勞。因此,不妨在用餐前休息片刻,先消除疲勞再用餐會大大緩解胃脹氣。利用飯前的15分鐘洗把臉,順便輕輕按摩臉部與肩頸部(由下而上),讓人慢慢放松下來。
另外,為了緩解胃脹氣,應保持好心情,避免把壓力帶上餐桌,因為心情不好時匆忙進食,會增加腸胃的負擔。
生活中常見到有些人,不論天氣冷熱都會手腳冰涼,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東方醫(yī)院亞健康科劉洋博士認為,在中醫(yī)看來,這是人體陽氣虛弱或氣血不足的表現(xiàn)。
針對手腳冰涼,調理方法很簡單,平時曬曬后背就能達到保健目的。中醫(yī)認為人體前為陰,后為陽,因此曬后背能起到補陽氣的作用,還能驅除脾胃寒氣,有助改善消化功能。但曬太陽要注意方法。一般嬰幼兒每次15至30分鐘左右,中青年人每次l至2小時,老年人每次20至30分鐘即可。需要注意的是,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這樣起不到應有的作用。
嗓子疼就像感冒一樣,沒有辦法能立即治好,一般會持續(xù)一個星期,但有些緩解疼痛的方法,對身體也有好處:
檸檬水:相對于白開水來說,可以刺激更多唾液分泌,從而緩解喉嚨的疼痛感。
用淡鹽水漱口:鹽可祛痰、殺菌。鹽水不要太濃,半小勺鹽兌一杯溫開水就可以。
打開加濕器:濕潤的環(huán)境會讓嗓子舒服許多,特別是晚上睡覺時,雖然嘴沒有張開,但鼻孔也是和喉嚨相通的,如果呼吸干燥的空氣,第二天喉嚨的疼痛感會加重。
喝茶時加蜂蜜:蜂蜜可在喉嚨上形成滋潤的保護層,對嗓子發(fā)炎有緩解作用。
臨床上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圍絕經(jīng)期女性既沒有哮喘,又沒有過敏性鼻炎,一次偶然感冒發(fā)生咳嗽后就一發(fā)不可收拾,停不下來,劇烈的干咳常常是超過一個月得不到緩解。專家推測,圍絕經(jīng)期的激素變化可能導致女性肺部的免疫力下降,因此易引發(fā)持續(xù)咳嗽。
實際上,這種咳嗽往往與女性的激素水平低有關,由于激素水平變化,引起肺部的免疫情況變化,導致呼吸道炎癥。有研究顯示,發(fā)生這種咳嗽的女性甲狀腺功能低下,有近20%的女性會在經(jīng)前咳嗽加重。因此,中年女性如果久咳不愈,別忘了查查激素水平。
黃瓜切小丁,和煮花生米一起調拌,是一道夏季爽口涼萊。其實,這樣搭配不是十分妥當,因為這兩種食物搭配可能會引起腹瀉。
黃瓜性味甘寒,含有維生素B1,對改善大腦和神經(jīng)系統(tǒng)功能有利,能安神定志,輔助治療失眠癥,常用來生食。而花生富含微量營養(yǎng)素,植物固醇、白藜蘆醇、異黃酮、抗氧化劑等物質,是乳、肉食物的優(yōu)秀替代品。花生多油脂,如果性寒食物與油脂相遇,會增加其滑利之性,可能導致腹瀉。對于腸胃功能不是太好的朋友,最好不要兩者同食。
由于加工簡單,粗糧中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yǎng),膳食纖維較多,并富含B族維生素和多種微量元素。但粗糧吃太多會影響消化,長期食用會造成骨骼、心臟、血液等功能的損害,降低人體的免疫能力,甚至影響到生殖力。青少年胃腸功能較差,建議少吃(少于日常主食的1/4)。特別注意的是,纖維素含量較多對于青春期少女危害較大。因為食物中的膽固醇會隨著粗糧中的纖維排出腸道。膽固醇吸收減少,會導致女性激素合成減少,影響子宮等生殖器官的發(fā)育。因此,青春期少女的纖維素攝入,每天不應超過20克。(軍事醫(yī)學院食品與營養(yǎng)系博士 芮莉莉)
大豆粉和面粉混合制成食品更營養(yǎng),因為面粉中添加大豆粉可使面粉中的蛋白含量增加。大豆粉含蛋白50%,面粉含蛋白10%,將10%大豆粉與90%面粉混合,豆面混合粉的蛋白質含量便可提高;面粉缺乏賴氨酸,大豆粉恰恰富含賴氨酸,可彌補面粉的營養(yǎng)缺憾。
由于大豆蛋白質具有許多功能特性,比如吸水性、保水性、吸油性、保油性、乳化性、膠凝性、起酥性等等,在面粉中添加5%至10%的大豆粉制作食品,還能賦予食品良好的口感、光滑飽滿的外表、果仁般的風味、更長的保鮮期以及更高的營養(yǎng)價值。
牙痛以虛火牙痛最為常見,主要表現(xiàn)為牙齒隱痛或微痛,牙齦微紅腫,久則牙齦萎縮,牙齒松動,咬物無力且痛,午后疼痛加重,還會有腰酸痛、頭暈眼花、口干卻不想喝水等癥狀。當出現(xiàn)此類牙痛時,可將白酒100毫升煮開后,用碗盛放,再把核桃仁50克放入浸泡,上面蓋嚴。待涼時,取出核桃仁慢慢嚼碎吞下,即可緩解牙痛。
還可用百合、蓮子與大米煮粥,冷卻后食用,每日1次;大米中加生地100克煮成粥,粥成加白糖適量,冷后服用,也可緩解或消除牙痛。
(西安交大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中醫(yī)科博士 蔡云)
夏季人體主要靠汗液的蒸發(fā)來散熱,如果水分補充不足,會導致血容量不足和血液的黏稠度增加,這都會誘發(fā)缺血性中風。由于高溫散熱的需要,人體的血液大量流向皮膚,這樣勢必造成大腦血流量驟減,這對原本就腦供血不足的人來說,會進一步加劇大腦缺血,從而誘發(fā)腦梗死。高溫酷暑易使人心情煩躁、動怒上火,這也容易引起血壓波動而誘發(fā)中風。
夏天如果室內外溫差過大,當人從炎熱的室外走到溫度較低的室內后,血管容易遇冷收縮導致血壓上升,此時就容易引起中風。(主治醫(yī)師 周濤)
瑞典研究人員分析了當?shù)?968年至2002年間不同季節(jié)的自殺率后發(fā)現(xiàn),82%的自殺行為發(fā)生在日光充足的月份,如夏季。這種季節(jié)性影響在出現(xiàn)極晝現(xiàn)象的格陵蘭島北部地區(qū)尤為明顯。
研究人員推斷,陽光過于充足可能導致人體內抑制急躁情緒的混合物質——血清素含量出現(xiàn)紊亂,加上漫長夏季容易使人失眠,進而引發(fā)自殺沖動。建議,人們在陽光充足的季節(jié)應保持良好生理節(jié)律,保證睡眠充足和心情愉悅。
本版由《家庭保健報》供稿 編輯/莉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