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教 何蘭線 黃文武
摘要? ? 以ROC 22為對照,在百色生態(tài)條件下開展全國甘蔗品種第十一輪區(qū)域試驗。經過2年的宿根試驗,結果表明,海蔗22號、粵甘47號、柳城07-150和福農09-7111在百色試驗點綜合表現較好,表現出宿根性好、豐產、高糖、抗病、適應性強等特點,建議進行多點試驗、示范,進而有針對性地繁育與推廣。
關鍵詞? ? 甘蔗品種;宿根;性狀;第十一輪區(qū)試;百色試點
中圖分類號? ? S566.1? ? ? ? 文獻標識碼? ? A?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01-0096-02
甘蔗是多年生熱帶和亞熱帶作物,生產實踐中,通常是在1年新植以后,接著進行多年的宿根種植[1]。宿根蔗具有節(jié)本增效及早熟高糖等優(yōu)點,發(fā)展與推廣宿根蔗種植是提高糖廠產量與蔗農收入的重要措施[2]。而甘蔗宿根性的好壞與品種的種性也有密切聯系,不同品種之間差異很大,同一品種也會由于種植時間過長而導致宿根性退化、甘蔗產量和效益下降[3]。品種的宿根性需在適宜的栽培措施下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4]。發(fā)展和振興甘蔗產業(yè),最重要的解決途徑還是要選育和推廣種植適合當地的高產、高糖、強宿根、高抗的甘蔗品種[5]。生產上,選擇宿根性強的品種,可以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甘蔗產量[6]。
2015—2017年,國家甘蔗新品種區(qū)域試驗百色試驗點根據全國農技中心品種管理處和國家甘蔗產業(yè)技術研發(fā)中心的組織與安排,嚴格按試驗規(guī)程實施,完成了全國第十一輪甘蔗品種(系)1年新植2年宿根的試驗。試驗地點選在廣西百色國家農業(yè)科技園區(qū)示范區(qū)內,該試點代表廣西桂西蔗區(qū)的土質、氣候特點,與其他試點有一定的差異[7]。在百色生態(tài)條件下,對11個參試甘蔗品種(系)的宿根性狀進行分析評價,旨在為選育、推廣宿根性強的甘蔗品種提供參考。
1? ? 材料與方法
1.1? ?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地位于百色市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那生基地,試驗地平坦、排灌方便、肥力中上水平。
1.2? ? 試驗材料
參試品種共11個,分別為粵甘47號、海蔗22號、桂糖06-2081、桂糖08-1180、云蔗08-1095、福農09-2201、福農09-7111、柳城07-150、德蔗07-36、閩糖06-1405和ROC22。
1.3? ? 試驗設計
試驗共設11個處理,即每個品種為一個處理,其中以ROC 22作對照(CK)。3次重復,完全隨機區(qū)組排列,4行區(qū),行距1.2 m,行長6.9 m,小區(qū)面積33.3 m2。種植雙芽段,密度為75 475個/hm2。新植試驗結束后,留2年宿根開展宿根試驗。2015 年2月25 日種植,2016 年進行第 1 年的宿根試驗,2017年進行第2年的宿根試驗。試驗過程嚴格按照國家區(qū)域試驗方案操作。
1.4? ? 性狀調查
農藝性狀調查:甘蔗發(fā)株結束后調查宿根發(fā)株率,收獲前調查株高、莖徑、有效莖數以及小區(qū)蔗莖產量。工藝性狀調查:11月至次年2月采樣分析蔗糖分??剐哉{查:全生育期調查主要病蟲害的發(fā)生情況、倒伏及孕穗開花情況。
1.5? ? 數據處理
運用Excel軟件進行數據統(tǒng)計,以新復極差測驗法(LSR)對品種間數據進行差異顯著性分析。
2? ? 結果與分析
2.1? ? 農藝性狀表現
由表1可以看出,11個參試材料宿根都有良好的發(fā)株率,除閩糖06-1045發(fā)株率較CK低外,其余均較CK高;除柳城07-150和桂糖06-2081的平均株高較CK高外,其他品種均較CK低;平均單莖重在1.457~2.097 kg之間,以桂糖06-2081最大;平均有效莖在45 947~66 881條/hm2之間,除福農 09-2201和云蔗08-1095較CK少外,其余均較CK多。
2.2? ? 蔗莖產量表現
由表2可看出,11個參試材料中,宿根蔗蔗莖產量較CK增產顯著的有5個,分別是粵甘47號、柳城07-150、海蔗22號、德蔗07-36和福農09-7111;蔗莖產量較CK減產顯著的有云蔗08-1095和福農09-2201;其余3個材料(桂糖06-2081、桂糖08-1180和閩糖06-1045)蔗莖產量與CK相比,增、減產均不顯著。
2.3? ? 含糖量表現
由表2可以看出,11個參試材料中,宿根甘蔗含糖量較CK增產顯著的有6個,分別是海蔗22號、柳城07-150、閩糖06-1045、粵甘47號、德蔗07-36和桂糖06-2081;福農09-7111和桂糖08-1180宿根蔗含糖量較CK有一定的增產,但增產不顯著;云蔗08-1095和福農09-2201宿根蔗含糖量較CK減產,減產顯著。
2.4? ? 蔗糖分表現
從表3可以看出,宿根甘蔗平均蔗糖分從高至低依次排列為柳城07-150>閩糖06-1045>海蔗22號>德蔗07-36>桂糖06-2081>桂糖08-1180>ROC22>粵甘47號>福農09-7111>福農09-2201>云蔗08-1095。其中,蔗糖分最高的是柳城07-150,平均為15.85%,較CK高2.92%。云蔗08-1095和福農09-2201 11—12月平均蔗糖分小于14%,相對其他材料晚熟;其他材料11—12月平均蔗糖分在14.36%~15.25%之間,與CK(14.58%)的差值較小,均屬于早中熟品種。
2.5? ? 主要病蟲害和抗逆性表現
從表4可以看出,參試材料都有一定程度的枯心苗、黑穗病、花葉病、梢腐病、風折發(fā)生。其中,云蔗08-1095黑穗病、梢腐病發(fā)生較重,易倒伏;福農09-2201黑穗病重,風折率高;德蔗07-36風折率高,11月下旬至12月上旬有孕穗、開花現象,蔗莖有輕度的綿心;桂糖06-2081風折率較高、易倒伏。
3? ? 結論與討論
通過2年宿根試驗,對全國第十一輪甘蔗區(qū)試品種(系)在百色試驗點的主要農藝性狀、蔗莖產量、蔗糖分、含糖量、抗病與抗逆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海蔗22號、粵甘47號、柳城07-150和福農09-7111在百色試驗點表現出宿根性好、豐產、高糖、抗病、適應性強等特點,建議進行多點試驗、示范,充分掌握各品種的高產、穩(wěn)定和適應性表現,對表現穩(wěn)定的品種加以繁育與推廣。
4? ? 參考文獻
[1] 陳勇生,鄧海華,劉福業(yè),等.甘蔗品種二新一宿區(qū)試數據適宜統(tǒng)計方法初探[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9(6):481-485.
[2] 張樹河,李海明,李和平,等.全國甘蔗品種第十一輪區(qū)試第 1 年宿根漳州試驗小結[J].中國糖料,2017,39(4):23-24.
[3] 周超.宿根蔗低產原因及高產栽培措施[J].云南農業(yè),2003(12):6-7.
[4] 李奇?zhèn)?,鄧海華.當前我國甘蔗品種選育與推廣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及對策[J].甘蔗糖業(yè),2011(4):70-76.
[5] 鄧思,韋開軍,陽康春,等.2016年柳州點6個優(yōu)良甘蔗品種(系)宿根試驗綜合性狀評價[J].中國糖料,2018,40(1):16-17.
[6] 馬麗,蔡青,應雄美,等.29個國外甘蔗種質3年宿根性的產質量評價[J].中國糖料,2010(1):42-43.
[7] 黃文武,李文教,賀貴柏,等.廣西百色第七輪國家甘蔗品種區(qū)域試驗[J].廣東農業(yè)科學,2012(18):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