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樹剛(阜新盛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遼寧 阜新 123000)
工程概況:該項目占地面積2.8萬m2,東西長185m,南北寬167m。地上高層及多層建筑超過8萬m2,地下是2.8萬m2的整體停車場?;鄄扇〈箝_挖,整體筏板基礎(chǔ)。挖深-6m,全部框架結(jié)構(gòu)。
下面,就在本工程中發(fā)現(xiàn)并處置的一些問題闡述如下:
我們的基坑四周都是水源管線、供熱管線、煤氣管線.通訊管網(wǎng)、公路下水、居民住宅等。
尤其南邊,距離基槽邊緣僅7.5m就是一字排開的三棟6層居民樓。
該項目在南坡的施工組織設(shè)計是,采取1/0.5放坡,土釘錨索支護。第一排土釘距地面1.5m,第二、三排為錨索,最下排為土釘,上下排錨索相互間距1.2m,釘索水平間距1.5m。以HRB335、HPB235鋼筋為土釘,1x7∮5鋼絞線為錨索,以16槽鋼為腰梁。造孔選用洛陽鏟,洞長10m,下傾10度。用32.5水泥,水灰比0.5的素混凝土為注漿。如圖1所示。
工程開工后不久,檢查發(fā)現(xiàn)土釘洞口泥漿倒流,而被工人用水泥編織袋塞堵,經(jīng)觀察,發(fā)現(xiàn)了如下的問題。
(1)工人圖省事,注漿時省去了注漿管,而直接用注漿泵在洞口處往里注漿。洞里面有三道固定錨索的法蘭支架堵在中間,法蘭支架雖有孔洞可通過泥漿,也盡管注漿機有一定的壓力,但法蘭及土壁有阻礙作用是肯定的。從外部看,不能確定直徑90,深度10m的孔洞注入的水泥漿是全充滿的。
圖1 注漿
(2)是從已完成的注漿孔看,洞口都堵有水泥袋子,并不斷從洞口流出泥漿。這說明挖出的孔洞并非是按設(shè)計要求向下傾斜10度的,有可能是水平的,或是上傾的,否則怎會有泥漿倒流。
(3) 是上下兩排孔洞間距是1.2m,而鉤機撤土深度每層按1.5m放坡。開始挖洞時,洞口位置就在工人腹部,如果鏟桿再上揚10度,鏟桿上的著手點就要達其胸部之上,操縱這10m長的鏟桿,工人根本使不上力量。所以,洛陽鏟掏出的孔洞根本不是下傾10度,而是水平,甚至是上揚的。如此灌注的泥漿,即使是注入到了底部,等到凝固后也不會全充滿,而是半充滿。
如此施工,預(yù)應(yīng)力明顯不夠設(shè)計要求。施工被停工整改,并叫其在同等條件下做出實驗孔。
兩天后,實驗土釘被挖出:
土釘截面上25%處為平面,水泥漿沒有灌實,土釘多處不密實。
(1)是協(xié)調(diào)撤土施工方,調(diào)整撤土厚度,讓撤土每層小于1.2m,使落陽鏟開洞位置在工人膝蓋處,確保孔洞下傾10度,并每洞檢查。
(2)是必須使用注漿管注漿,使注漿從洞底注起,確保土釘充實滿孔洞。
(3)是已施工的土釘,記錄位置,補位重做。
2年后,驗證了當(dāng)時的判斷。洛陽鏟在掏洞時,把前面小區(qū)的煤氣管線給掏通了兩三處,不僅鋼筋串管而過,還在煤氣管中注入了許多混凝土。使得前面小區(qū)兩棟樓的居民晚用了2年的煤氣。該煤氣管線距我護坡三四米遠,埋深在1.5m,應(yīng)該至少與第一層土釘在同一水平高度。如洛陽鏟再下傾斜10度,是怎么也碰不到煤氣管線的。
該項目的基底防水,采取100厚的混凝土墊層,加SBS防水層,加20厚砂漿保護層。
該項目是整體筏板基礎(chǔ),樓體基礎(chǔ)筏板700厚,樓體基礎(chǔ)之外為柱下單獨基礎(chǔ)和400厚防水板。如此,出現(xiàn)了許多梯形基底。
施工檢查中發(fā)現(xiàn)防水工人在給梯型基底做防水包角的時候,直接就用SBS卷材采取“一斬二潰三火焊”的做法,如同包包裹一樣,省事快捷。
用4mm厚的卷材,進行180度折潰,隨著時間的增長,壓力的加大,容易折裂。更何況在這么碎弱折棱處再用火槍燒燎一遍,雖然焊住了,但更有安全隱患了。這樣做法表面上是密封住了,但它里面卻有個夾層空間。夾層迎對地下水的一面是開口的,而對基體卻有個折口開裂的隱患。
經(jīng)甲乙監(jiān)三方的討論,防水做法得以改正。在需要包角處,采敢剪開、重疊并補加焊層的做法。并把先前做過的包角,重新加層補焊,消除了隱患。
在這么大的基坑里,防水層的保護很關(guān)鍵,千里之堤潰于蟻穴。在后期施工中,防水層多處被破壞。
(1)是打混凝土?xí)r的破壞,工地之大,混凝土量之多,混凝土?xí)r間之長,泵管輸送距離之遠,都遠遠超過了工地的防范預(yù)案。
打混凝土的輸送管道,需要用鋼腳手架設(shè),尤其是必須要通過電梯井基坑上方時,并且還伴有不斷的振動、搖擺,扯拉。鋼腳手的底腳就很容易把砂漿保護層穿透,并穿壞防水層。
打混凝土都是在晚上,這些破壞點又都在鋼筋網(wǎng)架底下,沒有一個高度責(zé)任心的人是很難發(fā)現(xiàn)這些隱患的(見圖2)。
圖2 隱患
(2)是鋼筋工的先期預(yù)制現(xiàn)場及設(shè)備就在防水層之上,時間長了,總有被破壞防水層的點。
(3)是鋼筋綁扎時,后澆帶滯水板上的立筋,及其用于支承上方過筋的馬橙腿筋,都沒做特珠的處理。綁扎時安全無恙,等到十幾噸混凝土打上時,這些豎筋便會刺破2cm厚的保護層,扎入防水層中,不細觀察是很難發(fā)現(xiàn)的(見圖3)。
上述這些問題都需要預(yù)先防范,過程跟蹤,及時補救。工地采取措施如下:
(1) 立筋要焊墊片(見圖4)?;炷凛斔凸艿啦荒苤U落地,要用掃地橫桿置于鋼筋網(wǎng)架上。
(2) 各工種在思想上要統(tǒng)一建立保護成品意識,嚴格檢查,發(fā)觀問題及時補救。
該工程在先期施工的第一施工段和第三施工段交接處,就是因為沒有對立筋墊片問題引起重視,打混凝后,多數(shù)立筋刺破防水層,當(dāng)時無法挽救,致使地面后期大面積滲水,最后不得不用注漿法止住滲水。
該項目現(xiàn)場的降水采用井點式降水法,四周打降水井50口,井深10m,在-6m深的基底層基本保持干燥,能正常施工。
圖3 構(gòu)造1
圖4 構(gòu)造2
但當(dāng)混凝土墊層和防水做至電梯機坑時又遇到麻煩,電梯機坑是個梯形,超深其它基面近2m,有部分電梯井的深度超出了降水曲面層。地下水順其斜坡滲流不止,混凝土墊層及防水無法實施。
現(xiàn)場用300直經(jīng)的鐵管掏眼,在機坑中心處下挖,立下鐵管,回填碎石,做成集水井。加水泵抽水,局部二次降水。這樣免強將機坑的墊層及防水做完,但這個集水井及水泵就不能撤出了。等到擺完鋼筋,打混凝土?xí)r,再撤出水泵,在集水井中灌入抗?jié)B混凝土,振實封死。
但打灰時發(fā)現(xiàn),電梯機坑鋼筋的上方,是個木模箱體,集水井口正在其中心點,振搗工人在外側(cè)根本看不見它,達不到振實要求。
改進措施是,再做集水井的時候,要偏離中心點,選在側(cè)邊,這樣有便于振搗操作。
實踐證明,集水井偏置后,降水效果不減,振搗方便,振搗密實,抗?jié)B效果好。
在大樓主體完工后,果然在第一施工段的那幾個機坑滲水,總抽總有。一直到放戶后,施工方才用注漿法止住了滲漏。
地下車庫剪力墻及梁板柱澆灌混凝土前,發(fā)現(xiàn)已合模的墻底、柱底、梁底到處都是模板頭子、木碴、木屑及礦泉水瓶、塑料袋、冰棍紙等。
施工方用人工進行了清撿,及沖洗,但還是不合格。墻、柱底下的木渣塊都被沖到模板邊上,卻出不去。
停止?jié)仓?,打開底模板,逐一重新沖洗,多浪費了兩天工夫。
到后期,模板工就有經(jīng)驗了,支模時,在柱模最下面留一小塊模板不封,留出清洗口;在剪力墻支模時,間隔一定距離留出沖洗口。待打灰前,沖洗基底后再封,并且模板支撐也好多了。
沖洗木渣屑是非常必要的,否則墻基隔離,造成滲透,影響質(zhì)量。
事后,到其它工地查看,有的工地地下剪力墻的根部,到處都是被打到墻柱里的木塊木渣,在底部形成了一條線、一個層。而我們的工地,墻基一體,銜接處無一雜物。這些問題并非技術(shù)問題,而是管理的問題。甚至很多的重大事故問題,都源于一些小問題,歸根結(jié)底都是責(zé)任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