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惠 喬立
摘 要:習慣像有一種神奇的魔法,對人產(chǎn)生很大影響。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不斷成長。作為老師,一定會思想和態(tài)度為切入口,通過具體的講解,讓學生認識到好的習慣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多的好處。
關鍵詞:習慣;養(yǎng)成教育
如春風助力莊稼長成一般,教師應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它將對學生的一生都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習慣需要長時間的養(yǎng)成,是一種相對固定的傾向和行為方式。良好的習慣能夠促進學生智力與非智力因素更好的結合。習慣可以提高學生的情商,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良好學習習慣要常抓不懈。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決勝高考的前提。因此,在學生進入高中學習,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變得至關重要。
習慣像有一種神奇的魔法,我們要幫助學生在剛進入高中后,盡快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很多都是細節(jié)的東西。第一遍鈴響就應該回到班級坐好,拿出這節(jié)課所需要的書和本,及相關用具。教師可以在講課前,在班級巡視一圈,有針對性的指出個別學生的不足。然后上課要坐姿端正,因為坐姿端不但影響到學生學習,而且也影響學生身體的正常發(fā)育。很多孩子彎腰駝背都跟坐姿不端正有關。如何能養(yǎng)成呢?需要教師給予提示,慢慢習慣成自然。一節(jié)課有40分鐘,學生有時上一天課很疲憊,肯定會出現(xiàn)坐姿不端的情況,作為教師,不應惱怒,而應耐心指出,想些小辦法緩解學生疲勞的狀態(tài)。要想成為成功的教師,我們要讓學生學會傾聽。讓學生習慣于傾聽,當老師在講授或者其他學生在回答問題的時候,不要讓學生在下面說,也不要讓學生幫別人說。這是不尊重他人的表現(xiàn)。讓老師的講授受了影響,降低了同學們聽課的效果。也讓回答問題的同學少了思考的時間,失去了一次把知識弄明白的機會。所以,當學生搶著說的時候,教師需有意識地提醒他們,使學生漸漸養(yǎng)成認真傾聽教師講解和學生發(fā)言的好習慣,養(yǎng)成懂得觀察和反思的好習慣。
學生應該支配習慣,而決不能讓習慣支配了自己。很多時候學生犯錯誤,是因為被習慣所支配。習慣是一個很神奇的東西,當你放任不管就會失去主動權。比如愛遲到的孩子,他習慣了晚來,每次遲到,他會把原因歸結于鬧鈴沒響。其實是自己習慣于不關注鬧鈴響,反過來,如果習慣于鬧鈴響就起床,那就會改變很多。有些學生說自己學不好某一學科,其實不是真的聽不懂,而是習慣于不去聽,認為自己一定聽不會,這種習慣一旦養(yǎng)成,將無法使學習進步。所以,要想學生有良好的習慣,就要進行思想引領和教育。思想決定了學生的行動,行動可以讓學生養(yǎng)成好的習慣。當他們意識到學習可以改變自己的命運,影響自己的未來。或者認識到不學習前途未卜。有了壓力與動力,才會有所行動,為自己的未來拼搏奮斗。習慣有利于學生形成良好的品質,而優(yōu)秀的品質可以決定命運。由于學生眼界有限,認識不到習慣對人有怎樣的影響,就需要教師在授課過程中進行滲透,在班會及集體活動中進行指導??梢粤信e具體成果的實例,也可以打比方??傊?,要讓學生們認識到習慣養(yǎng)成的重要性。
要想真正學有所成,學生就要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習了還要去反思。這樣才能有更大的進步。學生和家長都無法替代學生進行反思,因為它會幫助學生去思考自己的現(xiàn)狀如何,要解決哪些問題。比如語文成績不理想,不應只是單純問老師,還應自己拿出試卷進行分析,反思自己有哪些問題,然后有針對性地請教老師或進行練習。養(yǎng)成反思的習慣能夠讓學生快速適應社會。
相關測試顯示,學生的注意力有時會分散,那么教師要使用多種多樣的手段來激發(fā)我們的學生,養(yǎng)成專心致志的好習慣。課上內容認真聽,課下要進行鞏固。所以,認真完成作業(yè)就是幫助學生憑借自身勞動獲取知識、掌握能力。作業(yè)要保質保量完成,教師要認真布置和檢查。不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成績,也是為了培養(yǎng)學生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夠解決自身問題,這也是我們對學生的期望。
每次重大考試前,總有些學生顯得手足無措或者出現(xiàn)消極情緒。如何能解決這一問題呢?我認為應幫助學生制定合理的學習計劃和復習計劃。在學習中,懂得預習、總結、復習。學生主動學習,會使知識積累的效果更明顯。學生的積極性被調動起來,課前預習,課后總結,并能及時復習。其實是減輕學生課堂學習的壓力,對知識起到鞏固的作用。從幫他做計劃,到學生自己做計劃,到主動做學習計劃。
好的學習習慣,可以讓學生不斷成長。比如學生養(yǎng)成了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就會在學習生活中看到自己需要做什么,并能想辦法去完成。好的習慣就是在潛移默化中對學生有所影響。教師要求學生看見地上有垃圾就要主動撿起來,扔進垃圾箱,時間長了,習慣養(yǎng)成看,不僅在學校,就是回到家學生也會自覺維持好衛(wèi)生。學生在好習慣的支配下,能力得到提升,更容易成功。有時人們可以通過生物鐘自然地條件反射告訴自己去學習。每天早晨學生及時起床,做好學習的準備。在第一遍鈴響后坐好,準備好這節(jié)課所需要的東西。回家按時完成作業(yè)。即使有特殊情況出現(xiàn),但因學習習慣已經(jīng)養(yǎng)成,學生會的心思仍然在學習上。,很多成功的人,都認為好的習慣,與他們的成功有著密不可分的聯(lián)系。
讓我們幫助學生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吧。學生的很多習慣其實可以反映其思想認識和學習態(tài)度。所以,作為老師,一定會思想和態(tài)度為切入口,通過具體的講解,讓學生認識到好的習慣可以給他們帶來很多的好處。比如我們習慣自我反思,以后再人生路上它會幫助學生戰(zhàn)勝一個又一個困難,成就他們未來的輝煌。希望我的學生們,養(yǎng)成好習慣,年少有為!
參考文獻:
[1]斯塔爾·薩克斯坦.《如何引導學生自我評估:幫助學生反思并成長為學習者》.中國青年出版社.2018
[2]劉枋瑜. 將人本思想引入高中班級管理工作的探析[J]. 教育科學論壇.2018(26)
作者簡介:
喬立(1981-),女, 漢,本科, 漢語言文學 ,佳木斯大學,二級教師,語文教學。
馬惠(1983-),女,漢,本科,漢語言文學, 哈爾濱師范大學職稱 一級教師,語文教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