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瑞澤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相關規(guī)定,關于繼承,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沒有遺囑的按照法定順序繼承。
在遺囑的各種法定形式中,公證遺囑的效力最高。公證遺囑由遺囑人向公證機關直接申請辦理,這與其他遺囑方式相比最為嚴格,更能保障遺囑意思的真實性。遺囑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數份遺囑時,其中有公證遺囑的,應以最后所立的公證遺囑為準。自書、代書、錄音、口頭遺囑,不得撤銷、變更公證遺囑。
邱氏兄弟父母生前所立的公證遺囑,內容真實合法,因此有效,應首先按照公證遺囑的內容來繼承相關遺產。公證遺囑中未涉及到的遺產部分,按照遺囑補充的內容進行分割。最后公證遺囑和遺囑補充中均未涉及的其他遺產內容,則按照法定繼承來分割。
哥哥向父母生前所借的20萬余元,因哥哥認可借條的真實性,并且未提供已經清償完畢債務的證據,所以對這筆債權予以認定。
按照《繼承法》的相關規(guī)定,同一順序繼承人繼承遺產的份額,一般應當均分。對被繼承人盡了主要扶養(yǎng)義務或者與被繼承人共同生活的繼承人,分配遺產時可以多分。付出了較多贍養(yǎng)義務的繼承人可以多分,不盡贍養(yǎng)義務的可以不分或者少分。因此在兩份遺囑均未涉及的20萬元債權中,由于哥哥常年照顧贍養(yǎng)父母,所以分得七成,弟弟分得三成。
因此法院的判決符合遺囑規(guī)定和相關法律規(guī)定。至于遺囑分配上為何如此不平均,可能與子女盡贍養(yǎng)義務的多少有關,也可能與老人偏愛某個子女有關,老人對自己名下財產有自由處分的權利,即使分割不平均,不合情理,法院也要尊重有效遺囑,其后才能判決盡贍養(yǎng)義務多者多分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