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 瑞
(陜西國防工業(yè)職業(yè)技術學院 陜西西安 710300)
在土木工程專業(yè)中,房屋建筑學課程作為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而在科學技術的強大推動下,極大地彰顯出BIM技術的應用價值,已經對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深受房屋建筑學專業(yè)師生的高度重視和關注。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強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將學生的專業(yè)知識進行鞏固化,不斷提高學生的實踐操作技能,實現理論和實踐的高度統(tǒng)一和一致,最大程度地滿足學以致用的教學需求,實現高校房屋建筑學專業(yè)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為社會和企業(yè)輸送一大批源源不斷的高質量人才,賦予房屋建筑工程企業(yè)強大的生命力。
對于BIM技術來說,屬于重要的技術方法,在教學、展示以及模擬等方面發(fā)揮著顯著優(yōu)勢,主要借助三維數字技術的應用,在整理和優(yōu)化房屋建筑學相關內容以后,加強綜合教學數據模型的構建,確保學生對建筑的設計原理和構造方法等進行充分了解,為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實現教學資源的高效利用和配置,并將學生的專業(yè)學習興趣提升上來。
在房屋建筑學教學過程中,加強BIM技術的應用,其優(yōu)勢比較顯著,而且對于多方面綜合發(fā)展也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比如在學生課后學習方面和學生技能競賽能力提升方面等。借助開展課程教學,可以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且更好地助益于其他教學工作的開展。
現階段,加強BIM技術的應用,是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重要舉措。對于BIM技術來說,其特點主要包括:首先,三維化功能,可以將建筑自身展示出來,并虛擬化展示出建筑的設計原理和構造方法等,確保學生可以進行宏觀式的學習,彌補知識的薄弱點和空白點。同時,借助三維化教學的開展,對于學生后續(xù)學習也具有極大的指導性作用。其次,一體化功能。BIM教學資源,可以將建筑、結構以及設備專業(yè)的信息整合在一起[1]。并將施工模擬和施工工藝等信息集成起來,突破傳統(tǒng)二維圖紙教學模式中存在的缺陷,借助多維度方式,促進綜合型教學的順利進行,確保教學效率的穩(wěn)步提升。最后,案例擴充功能。BIM教學資源,其擴充性特點比較顯著,教師和學生均可以結合自身需求,以此來進行案例擴充,不斷提高教學內容表的充實性和豐富性,避免傳統(tǒng)教學中內容重復講解現象的出現。
在房屋建筑學課程設計過程中,雖然將以往制圖類課程內容結合在一起,但是與后續(xù)課程尚未緊密聯系在一起。在設計過程中,通過加強手工繪圖的應用,不僅會大大增加工作量,而且還會浪費較多的時間和精力,學生很難全身心地投入到思考和鉆研設計內容中去。特別如果選題的差異性不顯著,設計的深度和新意很難體現出來,存在著嚴重的“照搬照抄”現象[2]。
現階段,房屋建筑學教材種類比較多,但是內容存在著極大的差異性,與行業(yè)發(fā)展出現了嚴重的失調。在教材中,一些仍然采用木制門窗構造、磚拱過梁等,沒有積極創(chuàng)新技術規(guī)范和施工做法。同時,新知識的更新速度也比較滯緩,尚未廣泛應用新型保溫材料、裝配式建筑的設計和構造等,進而無法滿足建筑行業(yè)的發(fā)展需求。
在理論教學過程中,諸多教師會對PPT進行應用,以此來將課件制作出來,將相關專業(yè)知識展示出來。在教學過程中,一些教師使用二維圖形式,有時還要搭配動畫,而學生要結合平面圖[3],將三維模型展示出來。如果學生的空間想象力缺失,很難充分理解和應用所學的知識內容。所以在二維圖形授課方式,很難與人才培養(yǎng)需求相一致和協(xié)調,一些環(huán)節(jié)即使使用三維動畫,也可以充分表述出教學內容。
在房屋建筑學教學過程中,在設計時間的安排方面,其內容主要理論學習和實踐案例的設計繪圖作業(yè)。在考試的影響下,學生的學習壓力比較大,很難專心投入到課程設計過程中來,而且教師也很難實時監(jiān)督和指導學生的繪圖。此外,在設計教學過程中,學生大都將自己的業(yè)余時間利用起來,進行繪圖工作,教師很難在時間安排方面予以強有力的保障,其指導力度嚴重缺失,進而不利于學生設計質量的提升。
高校要對應用型課程改革需求進行深入分析,對學生進行合理分組,在授課之前,教師要讓學生對學習任務進行明確化,然后在上課過程中,有重點地講解教學知識點,并引導小組探討和分析相關知識點,由學生的搶答,給出課堂表現分,進而將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4]。借助分組搶答的方式,可以將各個小組的競爭意識充分激發(fā)出來,不斷提高課上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使小組成員之間保持通力合作和交流,為學生協(xié)作能力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同時還有助于教師對知識的掌握情況進行充分了解,為教師后續(xù)正常授課奠定堅實的基礎,從而對教學進度和內容進行有針對性地調整和改進。
首先,在教學內容方面。對于房屋建筑學課程來說,重要的特點就是內容多、知識范圍廣等,要想將實踐性的課程特色充分彰顯出來,在學習房屋的六大組成部分時,要引導學生結合六大構造專題,以此來進行設計和調研,然后結合課程單元,按照由淺入深的順序,進行合理化設計[5]。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學科前沿發(fā)展動態(tài)進行密切關注,梳理和歸納好最新建筑技術和建筑構造等內容,將其納入到教學過程之中。同時,還要加強新舊規(guī)范,加強BIM三維模型的構建,深度分析建構的模型,使學生對其差異性進行深入分析。
其次,在課程設計方面。一些學生的空間想象力比較薄弱化,很難對建筑的總體造型和內部構造等進行充分了解,在繪圖中,大量小問題經常出現。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要加強BIM技術的應用,將可視化、協(xié)調性以及模擬性等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借助三維建模,學生可以為建筑各個部分的構成進行了解,進一步明確平面布局和功能分區(qū)情況,而且還可以將制圖中存在的問題找出來,實時進行修改。在操作過程中,要發(fā)揮出關聯性的優(yōu)勢,對平面和剖面等進行聯動修改,為繪圖效率的提升創(chuàng)造有利條件。而在模擬性方面,有愛將建筑細部構造的材質和做法模擬出來,比如帶保溫層的墻體等[6]。在修改以后,其可出圖性,可以直接輸出最終成果,進而確保課程設計良好的實施效果。BIM技術在課程體系中的流程圖如圖1所示:
圖1建筑設計任務分解流程圖
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要加強BIM技術的應用,將三維圖像繪制出來,集中整合好二維圖形表達和三維動態(tài)展示等,簡化抽象化的知識內容,直觀形象地為學生展示出來,學生不僅可以對只是點進行了解,而且還可以形成感性認識,加深理解和記憶。現階段,一些院校的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主要圍繞理論講授而展開,在學期末中,安排一周課程設計,進而為實踐環(huán)節(jié)練習的完成創(chuàng)造條件。但是如果學生前期理論知識的學習比較薄弱化,將會對后期實踐產生極大的影響。基于此,教師在各個模塊理論知識學習以后[7],要借助BIM軟件,加強相應的單個構件的構建,在新知識學習不斷深入的強化的情況下,將新的構件增設出來,不斷提高學生理論知識的認知水平,并將BIM軟件的協(xié)調性體現出來,還可以不斷深化BIM三維模型自動檢測建構對象之間的互相溝通性。
在房屋建筑學課程學習過程中,要引導學生結合畢業(yè)設計要求,以此來進行選題,然后在課程設計中,將畢業(yè)設計的建筑設計部分落實到位。在課程設計過程中,要加強BIM建模軟件Revit,將建筑方案繪制出來,教師要進行悉心指導,然后將三維建筑模型繪制出來,最后對制圖規(guī)范的要求進行深入分析,打造出標準程度較高的施工圖,進而完成上交作業(yè)這一環(huán)節(jié)。
在講解完平面設計內容時,要開始對課程設計相關內容進行講解,具體在第六周開始進行。在設計過程中,機房集中指導和學生業(yè)余時間繪圖等都是重要的教學方式,所以要將兩者結合在一起,其中教師一周要指導2~3節(jié)課,然后剩下的時間交給學生,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和操作,其進度安排表如圖2所示:
時間指導內容第六周啟迪設計思路、復習Revit功能第七周觀看單層模型,初步方案指導第八周將初步方案確定下來第九周對建筑完整模型進行檢查,并提出修改意見第十周對建筑平面圖進行檢查第十一周對建筑剖面圖進行檢查第十二周對建筑大樣圖進行審查,然后將所有設計內容整合在一起
圖2課程設計指導安排
在布置好設計任務的情況下,將第八周設置為機房的“設計教室”,教師要定期對學生的階段成果進行檢查[8],深入機房,有針對性地指導學生所存在的疑問,在設計過程中,如果發(fā)現問題,要及時進行歸納和總結。由于設計時間控制在第六周到第十二周,學生的備考壓力得到了有效控制,而且教師也具有充足的時間對學生給予指導。
對于BIM技術來說,其可視化和模擬性等特點比較顯著,將BIM技術進行應用,對于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的開展具有極大的促進作用。比如對于屋頂的天溝和女兒墻位置來說,由于處于屋面上方,所以很難直接被看到,要想使學生對這一知識點進行充分掌握和了解,教師可以加強BIM技術的應用,在基本繪制完成以后,學生可以基于不同視角,對不同的關注點進行觀察,而且還可以將不同部位構造展示出來。再如:對于箱型基礎來說,由于其位置處于地面以下,同樣很難被看到,如果不積極深入到施工現場之中,很難對其細部構造做法進行充分了解,所以要借助BIM平臺中的Revit軟件,將箱型基礎整體構造圖繪制出來,具體如圖3所示,在圖3繪制以后,可以基于不同視角,以此來對不同的關注點進行觀察,也可以將不同構造部位展示出來,踐行全面展示局部的完成。
圖3箱型基礎整體構造展示
BIM平臺軟件,所具有的展示功能比較多,可以將模型的動態(tài)可視化充分展示出來,結合不同效果要求,對不同的表達方式進行選擇,比如線框和著色等,在三維立體模型中,展示出構件[9],充分表達出工程項目的設計思想,防止出現不合理現象?,F階段,施工圖紙是平面的,只有在完工以后,才能發(fā)現不合格的設計缺陷。此外,借助BIM三維動態(tài)可視化功能,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中具有較高的適用性,不斷提高教學內容的生動性和形象性,并使學生對知識點進行充分掌握和了解。
總之,在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過程中,加強BIM技術的應用勢在必行,可以不斷提高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水平,并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對房屋建筑的相關知識點進行充分了解,比如構造方法、建造原理等,進而統(tǒng)一BIM技術和房屋建筑學課程教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