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錢國宏
“麥隨風里熟,梅逐雨中黃”。炎炎盛夏,廣袤的遼河平原風景秀麗,處處生機盎然。這時節(jié),家家都要忙里偷閑,熬制一些“魚凍”,供家人消暑食用。
三伏天吃“魚凍”是遼河平原農家院中的一種傳統(tǒng)習俗。
在遼南、遼西等地區(qū),逢年過節(jié)有一種熬“豬皮凍兒”的食俗,這種食俗源于滿族的“春節(jié)殺豬菜”,后來逐漸被其他民族所接受。而把熬“豬皮凍兒”的食材——豬皮換成魚皮,熬制“魚凍”,則是遼南、遼西一帶民眾的獨創(chuàng),具體年代已不可考,大致始于清末。
“魚凍”最初并不是一道涼菜,而是一味食補的“藥”——炎炎盛夏,世居遼河平原農家院中的大人孩子,常常因暑氣所擾,而出現(xiàn)“苦夏”癥狀:周身乏力,精神萎靡,整日困倦,不思飲食,形體消瘦。為“激活”家人的味蕾,消除家人胸中的“火氣”,確保家人身體健壯,安全度夏,勤勞的主婦們就開始動手熬制“魚凍”——“魚凍”有健身開胃、清涼敗火、消暑祛熱的功能,又兼有養(yǎng)顏美容等作用,可謂一食多功,一菜多能,而且取材方便,制作簡單。久之,便成為農家院中的一道“常菜”,盛夏吃“魚凍”,便在遼河平原上演變成為一種大眾化的食俗。
夏季到來,平原之上麥浪翻滾。收完麥子,種完下茬,農家院便迎來了一個相對清閑的時段——“掛鋤”:掛上鋤刀,便意味著“刀槍入庫,馬放南山”,開始休養(yǎng)生息了。趁著清閑,大人帶著放暑假的孩子,拿出各種各樣的漁具,奔向村里村外的溝溝汊汊。
遼河平原上水網(wǎng)密布,水族興旺。雖說魚的種類繁多,但可以用來熬制“魚凍”的最佳原料卻只有鯽魚、鯉魚兩種。
捕些鮮魚回到家,放在清水盆中,挑出個頭較大的鯽魚和鯉魚,然后放在清水池中養(yǎng)上一夜,讓它們通過吞吐而去除體表的水腥味和體內的雜物。
次日清晨,撈出池中的鮮魚,趁著鮮活,先把魚用清水沖洗一下,然后用片刀刮下魚鱗,盛在大碗中;將活魚宰殺后,巧手的主婦用片刀,慢慢而精細地剝下薄薄的魚皮,與魚鱗合放。魚頭、魚身及內臟算是熬“魚凍”的“副產品”,拾掇干凈后,熗油鍋,倒入東北地區(qū)農家院的特產——東北大醬,然后投入魚頭、魚身、內臟,添湯猛火燉,算是另一道菜:鐵鍋燉魚。在東北地區(qū),也頗有名氣。
做“魚凍”的食材,就是魚皮和魚鱗。
把魚鱗和魚皮洗凈后,放在白瓷砂鍋里,添水,加入各種調料和香料?!棒~凍”分兩種,一種為“清凍”,即清水熬凍,在砂鍋中只需放入魚皮、魚鱗和姜、蒜、豆蔻、薄荷等調料和香料;另一種為“渾凍”,即在砂鍋中放入魚皮和魚鱗后,還要放一些泡好的東北黃豆,然后再投入姜、蒜、豆蔻、薄荷等調料和香料。
不管熬哪種“魚凍”,作法都是相同的。上述一切弄好后,用文火慢熬。熬上個把小時后,魚鱗片融化而成為些許殘渣,而魚皮則幾乎全部融化,砂鍋里的湯隨之呈乳白色。此時,砂鍋內熱湯翻滾,香氣馥郁。灶間熄火,端起砂鍋,用紗網(wǎng)將鍋中的稠湯濾到一個早已備好的干凈容器內,滴上幾滴香油,再撒些剁碎的翠綠的香菜末,然后進行冷卻。容器內的稠湯冷卻后,便凝固成坨,這就是“魚凍”了。
過去農家院冷卻“魚凍”多采用水井冰鎮(zhèn)法:將盛湯的容器用繩子順進村口的深井中,“鎮(zhèn)”上一個時辰,稠湯就凝固了;現(xiàn)在方便多了,只需把盛湯的容器放進冰箱內,半個小時即可成型。
由于濾除了各種雜物,因此做好的“魚凍”呈象牙白色,晶瑩剔透,通體明亮,在炎熱的夏季,猶如見到“魚凍”散發(fā)出的絲絲涼氣和縷縷涼意。
“魚凍”切塊、拉片、用勺舀吃,皆可。切好后的“魚凍”碼到盤中,顫顫巍巍,如玉山將傾,水晶倒懸,看著可人,吃著饞人——“魚凍”色香味俱全,吃到嘴里,鮮香滿口,爽滑不膩,在舌尖上滑來蕩去,猶如游山玩水一般閑適,味道鮮美,絕無丁點兒魚腥之味!如果再就些蒜醬、花生醬、芝麻醬,或撒些“芝麻鹽”、各種青菜末和醬油, “顏值”則更高,口感則更美!
趁著“魚凍”在唇齒間尚未融化之際,咽下肚去,五臟六腑頓時爽意萌生,清涼之氣自丹田處由下而上、由內而外,慢慢地泛涌上來,在炎熱的夏天里,這種感受或曰感覺實在是讓人舒服至極,愜意非常!邀上三五知己,在天井當院,南瓜架下,置一方桌,佐一盤精致的“魚凍”和原生態(tài)的蘸醬菜,可以把一腔的暑氣吃到爪哇國去!甭提有多愜意了!是故,民間有詩贊之曰:“文火寬湯細細熬,皮鱗轉瞬變佳肴。眼前有此清涼物,水酒獨酌興亦高!”
魚鱗中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多種維生素,具有預防動脈硬化、高血壓及心臟病等功效;魚皮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多種微量元素,可以養(yǎng)顏護膚和抗癌;而黃豆富含蛋白質,極易為人體消化吸收,有“潤脾燥,消積痢,發(fā)郁熱”的功能。正是因為這些,從古至今,遼河平原上的農人們才世世代代在炎夏時節(jié),將“魚凍”擺上餐桌,飽以腸胃,也使得越來越多的東北人開始迷戀上了風味獨特的“魚凍”,把它們推上高級酒店的餐桌,且美其名曰“水晶芙蓉膏”!
古語云:“食不厭精,膾不厭細?!泵篮玫纳钊缤局啤棒~凍”一樣,需要精雕細做、長咂細品,越是細做、越是細品,就越覺得生活是如此的多滋多味、絢麗繽紛、讓人留戀——這,也許就是“魚凍”賜予遼河平原子民的一點生活啟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