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
天不變,道亦不變,溫度不變,反應中的化學平衡常數、電離平衡常數、水的離子積、水解平衡常數、溶度積等諸常數亦不變,如何在變與不變之中,考查核心素養(yǎng),讓高素質“專家型”的學生進入“雙一流”大學深造,在沖刺的關鍵時期,要以錯為鏡,吃一錯長一智,查錯改錯,做好防范,達到減負增分的效果。
在平衡常數表達式中不寫入固體與純液體,這點體現在水的離子積和溶度積表達式中,純水和難溶電解質不寫入其中,其表達式是平衡時離子濃度的冪之積,電離平衡常數和水解平衡常數同理不寫入水。狀態(tài)陷阱主要針對化學平衡,計算化學平衡常數時一定要看清反應體系中物質的聚集狀態(tài)。
【例1】一定條件下,向2 L恒容密閉容器中通入2 mol CO和1 mol SO2,在催化劑作用下發(fā)生反應生成CO2(g)和S(l),若反應進行到40 min時反應達到平衡狀態(tài),此時測得容器中氣體的密度比反應前減小了12.8 g·L-1,則化學平衡常數K=________。
【答案】160 L/mol
起始(mol) 2 1 0 0
變化(mol) 1.6 0.8 1.6 0.8
平衡(mol) 0.4 0.2 1.6 0.8
平衡常數是溫度函數,體現平衡這一特定狀態(tài)下,生成物與反應物的濃度關系,若用物質的量進行三行式計算,結果一定要通過體積轉化為物質的量濃度,注重思維的嚴謹性;平衡常數與起始濃度無關,但平衡濃度會受起始濃度的影響,溶液的混合與滴定都會引起體積變化,進而影響平衡濃度,以此培養(yǎng)思維的動態(tài)性。
( )
圖Ⅰ
圖Ⅱ
A.該反應為放熱反應
B.生成Fe3+的速率:P>N>M
C.常溫下,該反應的平衡常數約為1 000
D.其他條件不變,若將P點溶液各組分濃度均變?yōu)樵瓉淼?倍,平衡逆向移動
【答案】D
【解析】A選項中判斷反應熱效應可以通過分析圖Ⅱ獲得結論,根據先拐先平反應溫度高的原則,T1曲線先拐先達到平衡,則T1>T2,T1對應c[Fe(SCN)3]小,說明升高溫度平衡逆向移動,逆反應是吸熱反應,正反應是放熱反應,A正確;B選項可以通過分析圖Ⅰ獲得結論,圖中縱坐標是反應物c(Fe3+),反應物濃度越大正反應速率越大,隨著反應物濃度的降低,正反應速率減小,逆反應速率增加,最后正逆反應速率相等達到化學平衡,B選項反向設問,比較逆反應速率的大小關系,結論是正確的;C選項運用三行式進行平衡濃度的運算,過程如下:
起始(mol/L) 0.2 0.5 0
變化(mol/L) 0.15 0.45 0.15
平衡(mol/L) 0.05 0.05 0.15
起始(mol/L) 0.1 0.25 0
變化(mol/L) 0.05 0.15 0.05
平衡(mol/L) 0.05 0.1 0.05
水無常勢題無常形,如果經常在恒溫恒容下解題,就可能忽視題干中恒溫恒壓這樣的條件改變,習慣了常溫下水的離子積,就不關注溫度對Kw的影響,這種定式思維會導致解題走向歧途,審清題干條件是正確解答的第一枚紐扣。
若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A時,CO的體積分數為25%,平衡常數KA=________。
【答案】4 L2/mol2
【解析】計算A狀態(tài)的平衡常數KA,需要A點對應的c(CO)、c(H2)、c(CH3OH),起始反應物的物質的量和CO的體積分數25%是可以利用的解題支點,運用三行式進行計算:
起始(mol) 1 2 0
變化(mol)x2xx
平衡(mol) 1-x2-2xx
化學計量數主要有兩方面應用,首先用在平衡濃度的指數關系上,直接影響計算的結果和量綱,其次用在物質的轉化關系上,反應物與生成物的消耗和生成的物質的量之比,等于化學計量數之比。
從解題要素分析,題干直接呈現的條件不能滿足解題時,需要借助思維工具,逆向尋找與問題相匹配的常數,積極思考解決問題而不是選擇放棄。
【例5】BaCl2可用于電子、儀表等工業(yè)。以毒重石(主要成分BaCO3,含少量CaCO3、MgSO4、Fe2O3、SiO2等雜質)為原料,模擬工業(yè)提取BaCl2·2H2O的流程如下:
已知:(1)Ksp(BaC2O4)=1.6×10-7,Ksp(CaC2O4)=2.3×10-9;
(2)離子濃度小于1×10-5mol/L時認為沉淀完全。
Ca2+Mg2+Fe3+開始沉淀時的pH11.99.11.9完全沉淀時的pH13.911.03.7
加入NaOH溶液后所得濾液Ⅲ中,含有的Mg2+濃度為________。
【答案】1.0×10-8mol/L
【解析】濾液Ⅱ中加入NaOH溶液后Mg2+被完全沉淀了,Mg2+濃度小于1×10-5mol/L,具體數值如何計算呢?解答沉淀后離子濃度需要用到溶度積,題干中沒有提供此關鍵數據,根據Ksp[Mg(OH)2]=c(Mg2+)·c2(OH-)反向分析,已知Mg2+完全沉淀時的pH,c2(OH-)就解決了,又已知離子濃度小于1×10-5mol/L時認為沉淀完全,c(Mg2+)也解決了,至此得到了隱含溶度積的數值,pH=11.0即c(OH-)=10-3mol/L,則Ksp[Mg(OH)2]=c(Mg2+)·c2(OH-)=10-5·(10-3)2=1.0×10-11,當pH=12.5時,c(OH-)=10-1.5mol/L,c(Mg2+)·(10-1.5)2=1.0×10-11,解得c(Mg2+)=1.0×10-8mol/L。
弱酸(或弱堿)的電離平衡常數與其弱離子的水解平衡常數,通過水的離子積聯(lián)系在一起,Ka·Kh=Kw或Kb·Kh=Kw;二元弱酸是分步電離的,其電離平衡常數與水解平衡常數是錯位對應關系,一級電離平衡常數與二級水解平衡常數之積等于水的離子積Ka1·Kh2=Kw,二級電離平衡常數與一級水解平衡常數之積等于水的離子積Ka2·Kh1=Kw,上述結論是通過對電離平衡常數表達式和水解平衡常數表達式關聯(lián)性的分析而獲得的,所以分析平衡常數表達式是尋找關聯(lián)性的重要途徑。
【答案】200 L2/mol2
水溶液中常常存在著多個平衡體系,離子關系很復雜,相同離子需要同時滿足體系中所有平衡關系,這種平衡體系之間的相互影響和相互制約的關系,使得我們在解決問題時,對所學知識要深研細究,不僅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不做思維的懦夫淺嘗輒止。
【答案】0.26 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