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 ? 總結(jié)了南京地區(qū)春絲瓜—秋番茄—冬青菜高產(chǎn)高效栽培模式,并介紹了該模式下春絲瓜、秋番茄、冬青菜的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shù),以期為該模式的推廣應用提供參考。
關(guān)鍵詞? ? 春絲瓜;秋番茄;冬青菜;栽培技術(shù);江蘇南京
中圖分類號? ? S642.4;S641.2;S636? ? ? ? 文獻標識碼? ? B? ? ? ? 文章編號? ?1007-5739(2019)10-0063-01
1? ? 茬口安排
春絲瓜2—3月初播種育苗,3月初至4月初定植,5月至8月下旬采收。秋番茄6月至7月初播種,7月下旬定植,10月至12月中上旬采收。冬青菜10月初播種育苗,11月定植,12月至翌年2月采收[1]。
2? ? 品種選擇
南京地區(qū)春絲瓜宜選擇早熟、抗病、豐產(chǎn)、適宜密植、前期產(chǎn)量高、棒槌形的絲瓜雜交品種,如翠玉、江蔬1號、翡翠2號等。秋番茄最好選擇高抗病毒、耐高溫的品種,如世紀粉冠王、世紀紅冠王、金鵬3號等品種。冬青菜品種應選擇南京地區(qū)喜食的矮腳黃、上海青等品種。
3? ? 春絲瓜栽培技術(shù)
3.1? ? 播種育苗
一般采用輕基質(zhì)穴盤育苗,穴盤可用72孔黑塑穴盤。2月至3月初播種,將種子進行溫湯浸種和催芽處理后,播于穴盤內(nèi),每穴1粒,深度0.5~1.0 cm。當2片子葉展平后,方可補苗。幼苗期間澆2次0.3%磷酸二氫鉀。
3.2? ? 定植
一般苗齡為2葉1心至3葉1心時定植,定植時間在3月初至4月初。在畦面距兩側(cè)15 cm處各栽1行,株距30 cm,栽培密度3.15萬株/hm2左右。定植后澆足根水,并及時壅土堵住定植穴[2]。
3.3? ? 溫度及水肥管理
定植后以防寒保溫為主,尤其是夜間忌澆水,棚內(nèi)氣溫保持白天25~28 ℃、夜間15~18 ℃。5月以后應以通風降溫降濕為主,當夜間最低溫度為15 ℃以上時,可去掉大棚周圍裙膜,保留頂膜防雨,晝夜通風。絲瓜對水分要求較高,開花結(jié)果期應保持土壤濕潤,經(jīng)常澆水,一般每隔5~7 d澆水1次。需要注意的是,夏季氣溫較高,為防止高溫灼傷,澆水應在早上或傍晚進行,切忌中午澆水。
在絲瓜苗4~5片葉時追肥1次,用尿素75 kg/hm2兌水配成0.3%的肥水澆施,隨后搭架綁蔓。此后至開花前都應控制水肥供應,當70%坐住果以后,這時溫度降低,適宜絲瓜生長發(fā)育,應大水大肥管理,追施三元復合肥(15-15-15)225 kg/hm2或三元有機無機復混肥(10-6-9)450 kg/hm2,隨即澆透水。
3.4? ? 搭架吊蔓
絲瓜的主蔓和側(cè)蔓生長較快且旺盛,結(jié)果時期較長,需要較多的養(yǎng)分和水分,在植株調(diào)整上要著重做好壓蔓和引蔓工作。一般蔓長35 cm左右時進行第1次壓蔓,蔓長70 cm左右時進行第2次壓蔓,壓蔓時引至同一個方向或者相對的方向。一般待雄花出現(xiàn)時才可進行吊蔓,采用“之”字形均勻引蔓。
3.5? ? 采收
絲瓜待雌花開放10 d后即可采收,一般每隔1~2 d采收1次。
4? ? 秋番茄栽培技術(shù)
4.1? ? 播種育苗
番茄種子播種前可用55 ℃溫水浸泡15 min進行消毒處理,一般采用先育苗后分苗的方法,可將營養(yǎng)土均勻鋪在苗床上,苗床營養(yǎng)土厚度為8~10 cm;播種前充分澆足底水,苗床播種量1 g/m2左右,待幼苗有1片真葉時方可進行分苗。
4.2? ? 定植
苗齡不超過25 d,于7月下旬定植。此時氣溫較高,需撤掉大棚圍裙,四周應扣上防蟲網(wǎng),大棚頂膜應再加蓋遮陽網(wǎng)(以銀灰色為佳,避蚜)。定植應該選擇陰天或者多云天氣的傍晚進行。
4.3? ? 溫濕度管理
秋季地面溫度高,不適宜番茄生長發(fā)育,一般可采用稻草、谷殼等覆蓋于畦面,既保濕又達到降溫抗熱的效果,還能預防雜草的生長。
4.4? ? 水分、肥料管理
秋番茄需肥量比較大,施肥應科學合理,基肥用雞鴨糞肥15 t/hm2、復合肥225~300 kg/hm2或鈣鎂磷肥300~450 kg/hm2全層施肥,追肥后應隨即灌水[3]。
4.5? ? 整枝搭架
整枝搭架有利于番茄產(chǎn)量、品質(zhì)的提高。南京地區(qū)栽培番茄一般采用雙干整枝法,可留主枝和選留1株強壯的側(cè)枝,其余側(cè)芽全部摘除,然后修整好枝葉分布。搭架可以采用每壟雙排籬笆架或者“人”字架。
4.6? ? 采收
秋番茄一般在10月中下旬至12月中上旬采收,當果實有2/3轉(zhuǎn)粉色時即可采收。采收時要注意輕拿輕放,并齊果肩剪去果柄,以免果實破損影響商品性。
5? ? 冬青菜栽培技術(shù)
5.1? ? 育苗
10月初育苗,大棚加小棚雙層覆蓋栽培,室外溫度低于?2 ℃時,晚上應及時加蓋草包,使小棚內(nèi)夜晚溫度最低不能 <5 ℃。育苗期間間苗1~2次,在嚴格控制溫度(5~15 ℃)的前提下,大棚內(nèi)濕度不宜過大,苗床上以內(nèi)部濕、表面干為宜,以防止病蟲害發(fā)生。
5.2? ? 整地施基肥
青菜幼苗出土至子葉展開剛破心時施1次稀薄人糞尿,等到2片真葉時,需要進行苗后第2次追肥,以后視苗情酌量增加施肥料。定植前1周不適宜施糞肥,以防止菜秧太嫩。
5.3? ? 定植
苗齡25~30 d、秧苗高度約15 cm、真葉4~5片時準備移栽。移栽前要澆足水分,并且及時噴殺蟲劑,秧苗必須帶土定植。定植后一般3~5 d內(nèi)不能脫水,以保證活棵。
5.4? ? 水肥管理
合理水肥管理對青菜的優(yōu)質(zhì)高產(chǎn)尤為關(guān)鍵。青菜根系小,吸收能力較差,并且對肥水要求嚴格,生長期間應該不間斷地供給充足的肥水。要改變澆施稀人糞尿的習慣,在施足基肥的基礎(chǔ)上,活棵后要淺松土,壅根施稀糞提苗,后烤苗5~6 d促進新根深扎,隨即澆透水,之后每隔3~5 d澆水1次,以水調(diào)肥[4]。
5.5? ? 采收
采收時間可根據(jù)播種的密度而定,一般播種密度大就要采早采小,播種密度小就要采遲采大,可以間拔采收或者一次性采收。
6? ? 參考文獻
[1] 毛久庚.南京地區(qū)設施蔬菜栽培實用技術(shù)[M].南京:江蘇科學技術(shù)出版社,2011.
[2] 李魯峰,賈世燕,樓旭平,等.大棚絲瓜斜拉式栽培技術(shù)[J].上海蔬菜,2017(6):32-33.
[3] 郭海濱,任紅梅,魏雅冬,等.北方大棚秋延后番茄栽培綠色防控技術(shù)[J].北方園藝,2018(14):200-203.
[4] 許俊喜,劉彥文,周蕾,等.大頭矮青菜高效栽培技術(shù)[J].中國瓜菜,2018,31(11):70-71
.收稿日期? ?2019-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