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武明 呂喜文
摘 要:《九章算術》中蘊含了大量的空間幾何體問題,隨著新高考中明確提出“增加對數學文化的要求”的出現。這本數學園地中的瑰寶也逐步進入中學生的視野。本文通過高考試題出發(fā)再現帶著濃烈中國古代氣息的幾何體。嘗試探索出如何有效的在中學教學中很好的融入數學文化的教學。
關鍵詞:鱉臑陽馬 高考試題 九章算術
中圖分類號:G633.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6-0-01
《九章算術》是我國古代數學園地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內容之豐富,水平之高,影響之大堪稱中國古代數學之最。隨著新課標中對數學文化的要求的提高。這本我國古代數學瑰寶,慢慢走進了中學生的視野,走進了萬眾矚目的高考。通過高考這枚指揮棒,命題者將題目的背景取自于《九章算術》,并不意味著試題的難度增大,而是匠心獨運地體現了我國古代數學成果的燦爛輝煌。起到弘揚數學文化的效果。
一、高考中數學卷的“鱉臑”“陽馬”
中國歷史非常久遠,數學的發(fā)展也綿長不斷,文化被賦予古老的元素。2015年高考數學湖北卷選自于《九章算術 商功》的內容,借用“鱉臑”“陽馬”這樣帶著濃厚的中國古代元素,成功的將數學文化植入于高考中。
三、關于“壍堵”“鱉臑”“陽馬”的教學反思
在我們的數學瑰寶《九章算術》中所提出的“壍堵”“鱉臑”“陽馬”三個幾何體,在中學教材中也多以它們?yōu)轭}材,在人教版必修二以“鱉臑”為原型,在2.3.2《平面與平面垂直的判定》中以例題、探究兩種形式出現。在教學設計中,可以適當介紹“壍堵”“鱉臑”“陽馬”這三種帶著濃烈的我國古文化信息,引導學生沿著古代數學巨匠的探究軌跡,探究“壍堵”“鱉臑”“陽馬”中的線與線、線與面、面與面間的垂直關系以及三種垂直關系相互轉換關系。并為接下來探討體積、空間角等問題做好鋪墊。以期達到揭示空間幾何體的基本結構與本質規(guī)律。讓枯燥、抽象繁瑣的垂直等空間幾何體的基本關系多了一份生機,多了一份合乎情理的推導過程。使學生從 “被動接受知識”轉變?yōu)?“主動汲取知識”。不僅能激發(fā)學生的研究興趣,更能弘揚我國的數學文化。
參考文獻
[1]岳峻,阮艷艷.鱉臑幾何體的試題賞析與探究[J].數學教學.2016-09
[2]孫建國.依托立體幾何,傳播數學文化——例談《九章算術》與高考立體幾何取材于數學史料的試題[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