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日“三八線”上實現(xiàn)了一次很獨特的金特會,它來得很突然,就像是特朗普總統(tǒng)在動身前往韓國時突發(fā)奇想,通過推特約金正恩在“三八線”握握手,說聲“你好”。無論這次會晤真的是由一個臨時念頭促成的,還是一次精巧的設計安排,它對打破美朝之間當前的談判僵局,改善兩國氣氛都將產(chǎn)生積極作用。它無疑是一件好事。
特朗普總統(tǒng)有很率性的一面,他對吸引注意力、制造轟動充滿了興趣,也很有辦法。當這樣的不拘一格在推動和平穩(wěn)定的方向上使用時,就會產(chǎn)生好的效果,形成某種突破力。
今年2月河內會晤失敗后,朝美陷入僵局,要舉行第三次金特會,特朗普面臨巨大壓力。但他用在“三八線”與金正恩臨時見面相互打個招呼的方式讓所有反對者都措手不及。此次金特會看似象征性的,但它打破了僵持,雙方宣布重啟對話,這其實是雙方關系的又一次“微轉折”。
特朗普堪稱是建立領導人個人交往的高手。他與朝鮮領導人的私人關系能在美朝嚴重對立之上建立起來,應當算是個奇跡,它對穩(wěn)定局勢、轉化危機起到了特殊的杠桿作用。
不過,領導人的個人友誼代替不了國家利益,它對解決重大政治分歧的作用畢竟是有限的。目前朝鮮實施新戰(zhàn)略路線,積極推動國內經(jīng)濟發(fā)展,非常需要國際制裁的放松。特朗普這次如果能夠在減輕制裁的問題上做出某種松動,會是帶給“三八線”會晤的一份禮物。但他沒有這樣做。華盛頓希望平壤在棄核方面有更多承諾,雙方的嚴重分歧顯然比領導人的個人關系更為實質。
由于半島問題過于復雜,解決的難度極高,美國的半島政策需要穩(wěn)定下來,從長遠看,它與美國總統(tǒng)個人性格綁得太緊未必是好事。
客觀說,特朗普在任兩年半,半島局勢從激烈對抗的戰(zhàn)爭邊緣轉為今天的相對穩(wěn)定,已經(jīng)算是重大推進了。朝美領導人都對此做出了貢獻,特朗普總統(tǒng)做事不拘一格,從2018年開始也提供了正向推力,半島局勢如果能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往前走,無論前行的速度快慢,但回頭路已被牢牢堵上,國際社會很希望看到這樣的階段性總結和鞏固。
特朗普總統(tǒng)應當致力于把他參與達成的半島局勢進展夯實成為這一地區(qū)新的地基,并且致力于讓半島繼續(xù)緩和的態(tài)勢變得不可逆轉,而不是讓半島始終籠罩在未來的不確定性中,隨時有局勢“一夜回到解放前”的風險。如果連半島的和平都可以進一步做交易,特朗普本人究竟在半島做了什么,就將長期是個懸案。
值得指出的是,整個東北亞都希望半島事務只往前走,決不后退,而且美國社會也不愿意半島永遠是牽制美國精力的“火藥桶”。要求強硬對朝鮮的那些力量都是在“為了反對而反對”,除了給總統(tǒng)在半島問題上找麻煩,他們并沒有更加切身的利益接受不了半島的永久和平。
金特會又一次在世界媒體上刷屏,它為朝美重新尋找解決問題之路再次提供了可能性。接下來整個美國精英群體需要降低對朝鮮的敵意,更客觀地了解那個國家,改變舊有思維,而特朗普總統(tǒng)和他的團隊如果愿意做的話,是能夠為此而發(fā)揮作用的。把后續(xù)的這一步做好,對歷史評價特朗普總統(tǒng)圍繞解決半島問題做出了什么貢獻,將具有關鍵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