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華偉,張小飛*
(江蘇省農業(yè)科學院獸醫(yī)診斷檢測重點實驗室,江蘇 南京 210014)
黑洞(Black hole)是現代廣義相對論中,宇宙空間內存在的一種天體。1916年,德國天文學家卡爾?史瓦西通過計算得到了愛因斯坦引力場方程的一個真空解,這個解表明,如果將大量物質集中于空間一點,其周圍會產生奇異的現象,即在質點周圍存在一個界面——“視界”,一旦進入這個界面,即使光也無法逃脫。這種“不可思議的天體”被美國物理學家約翰?阿奇博爾德?惠勒命名為“黑洞”(見圖1)。
如果對豬場的利潤進行盤點,不難發(fā)現,豬場的太多利潤被眾多“黑洞”吞噬,具體盤點如下:
有研究表明:只需10個病毒粒子進入豬的血液,就能引起對應病毒病的感染,而通過呼吸道和消化道引起同樣強度的感染則需要大約1萬個病毒粒子,即通過血液引起的疫病傳播比其他方式容易得多。夏季即將來臨,那些千辛萬苦躲過非洲豬瘟疫情,堅強存活下來的豬場,應高度重視蚊蟲問題,避免出現“大江大河都過了,卻在陰溝里翻船”的情況。
圖1 黑洞示意圖
作為全世界運營成功、回頭率高的迪士尼樂園,有一個公認的秘密——沒有蚊子。迪士尼樂園里面有密林,又有水池為什么不生蚊子呢?莫非是有什么魔法?蚊子在水中產卵孵化成孑孓,孑孓經羽化變成蚊子,蚊子的大半生是在水中度過的,有積水才有蚊子,沒有積水不會有蚊子。迪士尼游樂園“無蚊”的秘笈,就是對于蚊蟲的防制從根本入手,從水出發(fā),扼殺住了蚊子生存的“命脈”,這給養(yǎng)豬場的防蚊蟲工作也帶來很多啟發(fā)。
1)安裝過濾設施,讓水“動起來”
蚊子實在是討厭“動”的水,因為它是需要“安靜”的環(huán)境產卵,所以在流動的水和噴泉水域中蚊蟲很難孳生。迪士尼但凡游客到訪的水域,都進行過濾循環(huán),通過清潔,水變得純凈,專注水質管理,也不適合蚊子孳生
2)散落的垃圾容器積水,蚊子“最愛”
園區(qū)內喝剩下的果汁、飲料、未清理的水坑等,這些水是“靜止”的,蚊子對“靜止”的水有莫名的喜愛,會千方百計找到這些積水來產卵。所以迪士尼嚴格培訓員工,這些垃圾容器和坑洼積水是不允許存在的,要及時清理,平時多進行目視檢查,不讓孑孓有生存空間。
圖2為蚊蟲的生長周期,結合迪士尼對蚊蟲的管理我們可以總結出很多有效的辦法,從根源上讓蚊子“斷絕生路”。迪士尼樂園管控蚊蟲的“智慧”,可以給予豬場一定啟示,為豬場的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潤空間。
數據收集與分析是豬場重大決策的支撐點,是對生產過程進行控制的著手點,是分析成本與效率的依據,也是挖掘生產潛力、發(fā)現潛在浪費的有力工具。恰當的數據分析還能預警豬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防患于未然,從而極大地減少豬只疾病帶來的損失。而對于多數中小規(guī)模豬場而言,豬場相關數據貌似永遠是“一筆糊涂賬”,豬場管理者常用詞匯為“加強……、提高……”,一直在努力,卻總是掙不到錢,更不可能及時有效地了解到豬場的成本及利潤情況,這對于管理者而言是個巨大的壁壘。
圖2 蚊蟲生長周期示意圖
豬場數據管理的最大效用是能像“火眼金睛”那樣分辨出 “做了”和“做好”的差別,比如豬場經常會做的一項工作是妊娠診斷,妊娠診斷“做了”和“做好”其實是2種概念?!白隽恕逼鋵嵅]有對結果進行跟蹤,“做好”就可以使豬場盡早發(fā)現配種失敗的豬只,而不是在妊娠后期或上產床后才發(fā)現配種失敗。再比如2018年過去了,我們不希望到年底的時候才知道PSY是多少。這時候想要再去改變就很難了,因為它已經發(fā)生了。那能不能找到一個指標,只要每天去關注它、去影響它,就能提高豬場的PSY?非生產天數(NPD)就是這樣一個指標,而一個數據管理不規(guī)范的豬場很難準確地統(tǒng)計出NPD。
“全進全出”的精髓在于切斷病原微生物傳播的循環(huán),如果一個豬場的豬群到了某個階段就發(fā)病,而且多批次豬群都是如此,很可能是因為“全進全出”沒有做到位[1]。在歐美養(yǎng)豬發(fā)達國家豬場工作過的人大多有這樣的印象:這些豬場的“全進全出”做得非常到位,而國內的很多豬場(包括規(guī)模豬場)的“全進全出”卻只是流于形式,只做到了形似,這最直接的后果就是上批次豬群攜帶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被留在了豬舍,豬群發(fā)病只是時間問題。
筆者在江蘇省的多個豬場進行實地調研發(fā)現:很多豬場根本沒有掌握“全進全出”的技術要領,極少數豬場能做到消毒后空欄干燥3 d以上,甚至有的豬場根本不進行清洗消毒,而是在前一批豬轉走后就直接進下一批豬?!叭M全出”的操作步驟見圖3,要領包括空、洗、消、干,這4個步驟缺一不可。。
圖3 “全進全出”操作步驟示意圖
眾所周知,清華、北大的畢業(yè)生很容易找到工作,而普通本科的畢業(yè)生常無人問津。那是因為清華、北大的學生都是從全國各地的學校中挑選出來的天之驕子。同樣,飛行員在進行招收面試時也要經過層層選拔和各種各樣的生理指標檢查。而很多豬場在挑選后備豬時,只根據豬的體型、身材等進行選留,即后備豬能否成功入選完全是“靠臉吃飯”,只有少數豬場在挑選后備豬時會進行相關疫病抗體水平的檢測。很多外表健康、體型優(yōu)美的后備豬存在隱形帶毒或免疫耐受,這樣的后備豬進入經產母豬群,就相當于引入了不定時炸彈,“爆炸”只是時間問題,而在后備豬進入經產母豬群前進行相關檢測和篩查,則能大大提高入群后備豬的質量,見圖4。
圖4 后備豬在進人經產母豬群前須進行相關檢測和篩查
千百年來,養(yǎng)豬從業(yè)者在養(yǎng)豬的過程中,根據豬的習性和豐富的養(yǎng)殖經驗,總結出的養(yǎng)豬民諺——“公豬好,好一坡;母豬好,好一窩?!背浞煮w現了公豬的重要性,那么在實際生產中是否把公豬的飼養(yǎng)和管理放在了相當重要的位置了呢?實地調查發(fā)現并非如此,往往是給公豬提供了一個很普通的環(huán)境及營養(yǎng)。最明顯的一個例子,很多豬場公豬舍夏季的降溫設備很落后且原始,降溫效果較差。而高溫環(huán)境對精液具有嚴重而持久的危害作用,使公豬產生大量畸形精子,導致公豬精液數量少,受精能力下降;致使不少豬場的配種分娩率呈現出規(guī)律性、季節(jié)性波動,也就不足為奇了。
黑洞的特征是存在一個“事件視界”,這個拗口的名詞意思就是光線能夠逃逸的邊界。放在養(yǎng)豬場也是同樣的道理,要控制豬場利潤的“黑洞”,就要把預防措施做在前頭。在妊娠母豬上產床后才發(fā)現其沒有懷孕,顯然此時已進入“事件視界”之內,即損失已不可避免。
管理學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說過“你如果無法度量它,就無法管理它”。要想有效管理,就難以繞開度量的問題。豬場利潤被形形色色的“黑洞”吞噬,而豬場管理者只有有效地盤點出自己豬場黑洞的數量及大小,才能有針對性地采取相應措施進行有效地預防。豬場的效益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管理,因此,不論豬價行情高漲還是低迷,做好豬場管理工作一直都是養(yǎng)豬企業(y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