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丹迪 岳紅剛 李露霞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第958醫(yī)院中醫(yī)腫瘤科,重慶市 400000
胃癌是消化道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由于前期癥狀常常與胃炎、胃潰瘍等混淆,有相當一部分患者確診時已到達晚期[1]。晚期胃癌無法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臨床上主要通過聯(lián)合化療來緩解癥狀,延長患者生存期。但化療藥物在殺滅腫瘤細胞的同時也損傷了正常的組織細胞,帶來凝血障礙、白細胞減少、肝腎功能損傷和嚴重的消化道反應等一系列毒副作用,影響患者療效,甚至中斷療程[2]。參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種具有扶正益氣功效的中藥制劑,保護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的同時,可以增加白細胞,提高免疫力[3]。本研究通過對120例晚期胃癌患者分別應用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方案或單純化療方案,來探究參芪扶正注射液聯(lián)合化療方案對晚期胃癌患者的治療效果以及對血清miR-124水平的調控機制,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將2015年3月—2017年12月于我院確診為晚期胃癌的12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晚期胃癌的診斷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衛(wèi)生行業(yè)標準:胃癌診斷標準(WS316-2010)》中的標準[4],并且經過手術或胃鏡病理證實為TNM標準分期中的Ⅲ~Ⅳ期胃腺癌。納入標準:(1)存在復發(fā)、轉移或TNM分期判斷為不適合進行手術切除的腫瘤病灶;(2)影像學檢查顯示至少具有一處可進行比對觀察的病灶;(3)最近12周內未接受過放化療等抗腫瘤治療方案;(5)卡式評分(KPS)≥60分;(6)預計生存期至少為3個月。排除標準:(1)伴有嚴重的心肺功能不全;(2)伴有嚴重的凝血功能障礙;(3)伴有嚴重的肝腎功能不全;(4)存在化療藥物禁忌證。120例患者按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為觀察組60例和對照組60例,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較好的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的一般情況比較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給予DCF聯(lián)合化療方案,包含75mg/m2多西紫杉醇(江蘇恒瑞醫(y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30561)靜脈滴注,1次/療程+20mg/m2順鉑(齊魯天和惠世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37021358)靜脈滴注,1次/d,5次/療程+750mg/m25-氟尿嘧啶(5-FU,哈藥集團三精制藥股份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3021689)靜脈化療泵連續(xù)泵入24h,1次/d,5次/療程,1個療程為28d,共4個療程;觀察組60例,在對照組DCF聯(lián)合化療方案的基礎上,給予250ml參芪扶正注射液(麗珠集團利民制藥廠,國藥準字Z19990065)靜脈滴注,1次/d,14次/療程,共4個療程。每個療程開始前均應行血常規(guī)、血生化、心電圖等常規(guī)檢查,療程中密切關注胃腸道反應、水腫、白細胞下降等毒副作用,給予相應的對癥處理。
1.3 療效評價
1.3.1 治療有效率:采用《實用抗腫瘤藥物治療學》中的實體瘤療效評價標準[5],分為四級:完全緩解(CR)為癌組織完全消失;部分緩解(PR)為癌組織縮小至原體積的50%以下;病情穩(wěn)定(S)為癌組織縮小,但仍大于原體積的50%;病情進展(P)為癌組織體積沒有改變,或增大和有新病灶出現(xiàn)。治療有效率=(CR+PR)/總患者例數(shù)×100%。
1.3.2miRNA-124表達水平測定:所有患者于化療前和化療后于早晨空腹狀態(tài)下抽取肘部靜脈血5ml,離心取上層血清,采用miRNA提取試劑盒(美國invitrogen公司)提取總miRNA后進行逆轉錄,加入miRNA-124上下游引物進行實時定量PCR反應,計算兩組患者的miRNA-124的相對表達量水平。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數(shù)據(jù)采用SPSS24.0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n(%)]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Pearson相關系數(shù)進行相關性分析。
2.1 兩組患者化療前后miRNA-124表達水平的比較 兩組患者化療前的血miRNA-124表達水平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患者化療后的血miRNA-124表達水平較化療前均有明顯的升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化療后,觀察組的血miRNA-12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見表2。
2.2 兩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比較 觀察組的治療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miRNA-124表達水平的比較
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χ2=4.043,P=0.044),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有效率比較
2.3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觀察組白細胞減少發(fā)生率和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均χ2=4.093,P=0.043)兩組患者的凝血異常、黏膜損害和肝腎功能損傷發(fā)生率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比較
晚期胃癌無法通過外科手術切除,臨床上主要通過聯(lián)合化療來緩解癥狀,延長患者生存期。越來越多的化療藥物被組合應用于晚期胃癌的治療中,但DCF聯(lián)合化療方案仍是目前臨床一線的治療方案,其療效確切已被多項臨床研究報道[6-7]。多西紫杉醇主要是通過增加微管聚集,減少其解離,阻斷癌細胞的有絲分裂來達到殺滅癌細胞的作用。據(jù)研究顯示,多西紫杉醇單用和與順鉑/5-FU聯(lián)合用藥的治療有效率分別達到了約20%和35%[8]。但患者在多西紫杉醇化療過程中嚴重不良反應發(fā)生率較高,嚴重限制了其廣泛應用[9]。近年來,中草藥輔助聯(lián)合化療方案已經被越來越多的關注,中草藥制劑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少化療藥物的毒副作用,提高臨床療效。
參芪扶正注射液是一種具有扶正益氣功效的中藥制劑,保護肝腎等重要臟器功能的同時,可以增加白細胞,提高免疫力[3]。體外試驗證明,參芪扶正注射液可以增加T細胞和NK細胞的殺傷活性,激活巨噬細胞,殺滅和吞噬癌細胞[10]。本研究結果中,觀察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白細胞減少和胃腸道反應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均P<0.05)。這說明參芪扶正注射液應用于晚期胃癌聯(lián)合化療患者具有較好的效果。
miRNA是一類內源性非編碼RNA,已被證實在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侵襲和血管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11]。miRNA-124已被證實在肺癌、乳腺癌和胃癌等一系列腫瘤組織中表達量明顯下降[12]。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血miRNA-124表達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說明參芪扶正注射液可以明顯升高晚期胃癌患者血miRNA-124表達水平,提高治療效果,改善病情。
綜上,參芪扶正注射液可以通過提高患者血清miR-124水平,提高化療方案的療效,減少化療毒副作用,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