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莎
前面已經(jīng)說到兒童如何用科學的方法通過飲食和運動減肥,接下來我們來說說減肥中最不可忽視的部分——行為管理。行為管理做好了,才可以將飲食與運動貫徹得更好,從而大大提升減肥的效果。
很多國家的減肥指南都強調行為管理的重要性,推薦通過認知管理與基于家庭的行為治療來增強兒童飲食與體育鍛煉的依從性。簡單來說,就是通過改變認知來改變孩子的行為,并且強調家庭成員共同參與的重要性。最有效的行為管理方法包括設定減肥目標、自我監(jiān)測、預防性訓練、刺激控制、正向強化等。基于家庭的行為治療的目的是為兒童與家長共同設立目標,從而改變整個家庭的生活方式。如果家長能積極參與治療過程、改變自己的行為,治療效果將更加突出。
給孩子的建議
首先,肥胖兒童應設定減肥的目標。對于已經(jīng)肥胖的孩子(BMI大于等于95%者),目標是隨著身體的生長,體重不出現(xiàn)增長,這樣BMI就會下降。如果3~6個月后,孩子注意了科學的減肥方法,卻依然肥胖,就需要去看醫(yī)生和營養(yǎng)師,實行有計劃的體重控制。這個時期的目標是:2~ 11歲的孩子,每月體重下降小于等于0.5千克;12歲以上的孩子,每周體重下降約0.9千克。如果又過了3~6個月后,孩子的肥胖問題仍未改善,那就要專門的減肥醫(yī)生幫助制定更復雜全面的減肥干預計劃。這個時期的目標是:2~5歲的孩子,每月體重下降小于等于0.5千克;6歲以上的孩子,每周體重下降約0.9千克。
其次,推薦每日進行自我監(jiān)測,比如記錄每日體重、進食、活動及環(huán)境影響因素等情況,并定期總結。“飲食日記”和“鍛煉日記”是自我監(jiān)測中常用的方法,特別要提醒大家的是,做“飲食日記”時要記錄攝入的每一口食物的種類和量,哪怕是一杯果汁或一塊糖果,因為有些不起眼的食物可能會在不經(jīng)意中就成為孩子減肥路上的絆腳石。
再次,除了將體育鍛煉與飲食控制相結合,還需減少久坐的靜止性行為(如看電視、打電子游戲、上網(wǎng)等)。對于2歲以下的兒童,不建議觀看電視或打電子游戲;對于2歲以上的兒童,每日靜坐的時間應小于2小時。嬰兒、兒童及青少年還應保證每日充足的睡眠時間及睡眠質量,因為睡眠不足同樣會帶來超重和肥胖。
給家長的建議
家長是孩子減肥路上最堅強的后盾,一定要擺好心態(tài),做好打持久戰(zhàn)的準備。家長需要充分了解孩子的日常生活喜好,也要善于運用溝通技巧,多給予鼓勵和陪伴,讓孩子減少壓力,欣喜接受整個減肥過程。幫助孩子一起抵制誘惑,協(xié)助兒童做好飲食日記和鍛煉日記,包括飲食構成、比例、攝食頻率、食物種類偏好、調味料的使用、烹飪方法及食物保存方法、鍛煉項目、鍛煉的部位、鍛煉強度、鍛煉時間、耐受情況等;幫助發(fā)現(xiàn)和矯正孩子的不良心態(tài)、不正確的減肥方式;和孩子一起評估減肥效果,查找減肥效果欠佳的原因等。
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至關重要,孩子的減肥大計需要全家總動員,大家一起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果有部分家庭成員自己本身對健康生活的概念不深,或者根本不了解,那是很難配合幫助孩子減肥的。比如父母嚴格要求孩子減肥,爺爺奶奶卻不忍而私下給食物,這樣只會適得其反。一人減重,整個家庭支持,應該先從一起健康飲食開始。如果孩子看到你堅持鍛煉身體,他們更有可能加入一起鍛煉,并在以后的生活中保持鍛煉的好習慣。
另外,減肥需要定期監(jiān)測、評估和調整方案。因此建議家長每3~6個月帶孩子去醫(yī)院復診,評估孩子的身高、體重、腰圍和體脂含量,同時評價健康觀念、膳食結構、運動水平、心理行為與生活質量,根據(jù)孩子個體化狀態(tài)及時調整減肥的具體措施。
體重控制關乎孩子一生的身體健康。如果孩子能夠在家長的幫助下,盡早養(yǎng)成良好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改變肥胖的狀態(tài),他將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