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穎 殷佳晗 丁 雯 李浪平 沈 亮
外科手術是目前治療甲狀腺疾病的主要手段,而術后惡心嘔吐(PONV)是甲狀腺手術后常見的并發(fā)癥,若不采取預防措施干預,PONV的發(fā)生率可高達80%[1]。雖然PONV并不算嚴重的并發(fā)癥,但對于甲狀腺手術患者來說會導致一些危及生命的并發(fā)癥發(fā)生,如頸部切口縫線處壓力升高、切口出血和裂開、吸入性肺炎、機體水和電解質紊亂等。因此,預防甲狀腺手術患者PONV的發(fā)生尤為重要。在術中患者都會接受某種形式的靜脈輸液,而越來越多的證據(jù)表明術中液體治療會影響術后并發(fā)癥的轉歸。有報道術中給予一定輸液量可以減少PONV的發(fā)生[2],但其使用量[3]仍是廣泛討論的主題。本研究旨在探討術中進行一定容量的液體治療對甲狀腺手術患者PONV的影響。
1.1 研究對象 本研究經上海市黃浦區(qū)東南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知情同意。選擇2017年6—12月在上海市黃浦區(qū)東南醫(yī)院擇期行甲狀腺手術的患者100例。入選標準:① 全身麻醉下行甲狀腺手術;②年齡18~65歲;③BMI為16~30 kg/m2;④ 不吸煙;⑤ 無眩暈、高血壓、糖尿病、腦血管疾病、頸椎病史等;⑥ 肝功能、腎功能、心電圖檢查均無異常;⑦ 手術時間<3 h;⑧無明確胃腸疾病、暈動病史,24 h內未使用過止吐藥物。根據(jù)性別和液體治療量將患者分為男性10 m L/kg組、男性30 m L/kg組、女性10 m L/kg組和女性30 m L/kg組,均采用電腦隨機數(shù)字表法進行組內分配。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靜吸復合全身麻醉,入手術室后常規(guī)開放靜脈,監(jiān)測心電圖、無創(chuàng)動脈血壓、脈搏血氧飽和度,并進行揮發(fā)性麻醉藥物監(jiān)測。所有患者均不預防性給予止吐藥物,予丙泊酚1.5~2.0 mg/kg、舒芬太尼0.3~0.4μg/kg和羅庫溴銨0.6 mg/kg行麻醉誘導,麻醉維持均采用體積分數(shù)為0.03~0.06的地氟烷。男性30 m L/kg組和女性30 m L/kg組予復方乳酸鈉注射液30 m L/kg行液體治療,男性10 m L/kg組和女性10 m L/kg組予復方乳酸鈉注射液10 m L/kg行液體治療,所有患者在出手術室前完成液體輸注。由觀察員在蘇醒期和術后24 h進行隨訪觀察,記錄患者是否發(fā)生PONV,干嘔也記錄為嘔吐。
1.3 統(tǒng)計學處理 應用SPSS 17.0統(tǒng)計學軟件。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以±s表示,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頻數(shù)(n)和百分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一般資料和手術情況 4組患者間年齡、BMI、手術時間、麻醉時間、術中舒芬太尼用量的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值均>0.05),見表1。4組患者均無惡心嘔吐史。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和手術情況比較(N=25,±s)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和手術情況比較(N=25,±s)
組別 年齡(歲)BMI(kg/m2)手術時間(min)麻醉時間(min)術中舒芬太尼用量(μg)男性10 m L/kg 46±822.8±3.1 77.2±22.7 94±33 28.70±5.35男性30 mL/kg 45±10 23.0±4.2 79.0±23.5 90±29 27.55±4.53女性10 m L/kg 44±14 22.6±2.9 73.6±25.3 91±32 25.45±4.35女性30 m L/kg 42±12 23.1±3.8 75.0±24.6 93±27 26.56±4.82
2.2 PONV發(fā)生率 所有患者全身麻醉恢復期均平穩(wěn)過渡,均未發(fā)生嚴重術后并發(fā)癥。男性10 m L/kg組蘇醒期和術后24 h內的PONV發(fā)生率分別為4%和32%,男性30 m L/kg組均為0,女性10 m L/kg組分別為12%和72%,女性30 m L/kg組分別為8%和64%,男性30 m L/kg組蘇醒期和術后24 h內的PONV發(fā)生率均顯著低于其他3組同時間(P值均<0.05)。
甲狀腺手術后患者發(fā)生PONV有很多原因,可能與患者的精神狀態(tài)、手術體位、手術刺激、麻醉等因素有關。其中甲狀腺手術體位的影響可能最大,目前國外學者研究[4]發(fā)現(xiàn),采用特倫德倫臥位進行甲狀腺手術可以降低40%因體位原因引起的PONV發(fā)生。因此,本研究在特倫德倫臥位下進行甲狀腺手術,以減少相關干擾因素的影響。本研究結果證實,術中一定容量液體治療可降低男性甲狀腺手術患者PONV發(fā)生率。
國外研究[5]結果表明,在腹腔鏡手術(如膽囊切除術、婦科手術和胃旁路術)中靜脈輸注復方乳酸鈉能降低PONV的發(fā)生率。這可能與術前禁食、腹部手術操作等因素導致腹腔臟器血流量減少,胃腸黏膜局部水腫或酸堿平衡改變使5-羥色胺等活性物質釋放增加,而液體治療改善了器官組織灌注,維持了圍術期血流動力學的穩(wěn)定有關。Dagher等[6]報道,靜脈輸注30 m L/kg復方乳酸鈉注射液可降低甲狀腺手術患者PONV的發(fā)生,但段春華[7]和鄧小兵等[8]同樣采用靜脈輸注30 m L/kg復方乳酸鈉注射液卻得出了不同結論,發(fā)現(xiàn)術中液體治療不能降低甲狀腺手術患者PONV的發(fā)生率。本研究采用與Magner等[9]和Apfel等[10]相同的研究方法,術中依舊靜脈輸注30 m L/kg復方乳酸鈉注射液,結果發(fā)現(xiàn),該方法應用于男性甲狀腺手術患者時可明顯降低其PONV發(fā)生率。原因可能是術中靜脈輸注一定容量晶體液緩解了術前禁食引起的電解質紊亂、麻醉藥物引起的血管擴張等因素導致的血容量不足等,從而避免了因血容量不足所致的腦血流量和腹腔血流的減少等引起的PONV。而女性患者采用同樣的液體治療量卻對PONV發(fā)生率無明顯影響,這可能與女性性激素黃體酮含量高是引起PONV更高危的因素有關。
本研究以一個小樣本的臨床研究探索術中輸注一定容量復方乳酸鈉注射液對男性甲狀腺手術患者PONV的影響,效果可以肯定,有待今后大樣本的臨床試驗對本研究結果進一步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