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梅
摘要:近年來,我國在積極加強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不僅引入了各種先進的教學理念及模式,對于提升小學生識字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開放式識字教學就是重要教學模式之一。鑒于此,本文以小學一年級學生開放式識字教學為例,全面探討了這一先進教學方法的應用途徑,希望為提升我國小學生識字能力奠定良好基礎(chǔ)。
關(guān)鍵詞:小學一年級學生;開放式;識字教學
小學人才培養(yǎng)的過程中,識字教學是重點和難點之一,提升學生識字量至關(guān)重要。因此,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小學生識字量成為小學教師關(guān)注的話題。在新課程改革不斷深入的背景下,開放式識字教學這一先進的教學模式在小學一年級教學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全面掌握該教學模式的應用方法至關(guān)重要。
1 應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小學生識字興趣
1.1 游戲識字
小學一年級學生受年齡的限制,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集中的特點,因此在實際展開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從學生的這一特點入手,應用小學一年級學生喜愛的游戲活動展開教學,不僅能夠激發(fā)小學生的識字學習興趣,同時還有助于提升識字小學效率與質(zhì)量。同時還可以加大對圖片的應用力度,在“蜜蜂”兩個字的教學過程中,將生動有趣的圖片呈現(xiàn)在學生眼前,能夠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夠有效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到識字學習中來,為提升課堂教學效率與質(zhì)量奠定良好基礎(chǔ)。
教師可以將“你畫我猜”這一游戲形式引入識字教學中,將學生劃分成若干小組,引導學生以小組的形式完成各種字詞的猜、學游戲。
例如:在“悶”字教學中,教師首先應引導學生進行字形觀察,即“門”和“心”,在此基礎(chǔ)上教師引導學生進行比劃,站在教室的門中,并比出心形。這一游戲生動有趣,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同時還能夠促使學生對這一生字產(chǎn)生深刻的認知,最終提升學習效率。
1.2 猜謎語
中國漢字具有自身獨特之處,多數(shù)漢字都可以通過謎語的形式進行描述。小學一年級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引入猜謎語的游戲,在提升學生識字學習積極性的同時,還能夠有效挖掘?qū)W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例如,在“鵝”字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給出“我的鳥飛回來了”這一謎語,引導學生猜一下這個字是什么。這一生動有趣的猜謎語形式,能夠有效吸引學生注意力。值得注意的是,教師在應用這一方式展開一年級開放式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應注意把握謎語的難度,如果謎語過難,會導致學生失去學習興趣。
2 注重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意識的培養(yǎng)
新時期,在實際展開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的過程中,利用開放式教學模式,必須以培養(yǎng)學生識字意識為出發(fā)點,只有這樣才能夠從根本上提升識字教學效果。因此,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可以引導學生自主的利用字典和網(wǎng)絡,掌握正確的查字方法,并注意觀察漢字的具體含義以及寫法等。
例如,在教學中,教師可以截取某一段文字,引導學生自主的進行生字的查找,并能夠解釋出生字的含義,通過鼓勵、表揚的方式,引導學生逐漸養(yǎng)成良好的識字意識,為從根本上提升小學一年級識字教學質(zhì)量奠定良好基礎(chǔ)。
3 利用實踐活動豐富小學生識字量
擴充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量是識字教學中的重點內(nèi)容,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可以對各種實踐教學活動進行充分的利用。在各種集體活動中,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這符合小學一年級學生的性格特點,同時還能夠?qū)W生的團結(jié)意識進行鍛煉,激發(fā)學生識字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開放式識字教學中,可以積極舉辦讀字大賽,將一年級學生以班級為單位展開比賽,每一個班級的學生都應積極參與到這一集體活動中來,為集體掙得榮譽而努力,同時,比賽這一識字學習的形式,能夠利用小學一年級學生好勝心強的特點,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游戲活動,為提升識字學習效果奠定良好基礎(chǔ)。
在各種集體活動和實踐活動中,教師還應注重引導學生準備一個筆記本,對學習和活動中遇到的生字進行記錄,為后期復習、自主查找生詞奠定良好基礎(chǔ)。只有這樣,在長期積累的過程中,才能夠不斷擴大小學一年級學生的識字量,為學生未來的學習奠定良好基礎(chǔ)。
4 結(jié)語
綜上所述,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是我國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的重要內(nèi)容,因此相關(guān)教師在實際展開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應對識字教學的重要性產(chǎn)生深刻認知,同時還應結(jié)合小學一年級學生實際,綜合應用游戲教學法提升小學生識字興趣、注重對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意識的培養(yǎng)、利用實踐活動豐富小學生識字量等多種方式,吸引小學一年級學生注意力,為提升識字教學質(zhì)量、擴充學生識字量奠定良好基礎(chǔ)。
參考文獻:
[1] 鄭飛藝.信息技術(shù)環(huán)境下小學語文課程的探索——著力課程形態(tài)解決錯別字問題[J].全球教育展望,2015(03).
[2] 汪振兵.小學語文教材識字寫字要求同步性探討——以人教版、北師大版、蘇教版和上教版一二年級教材為例[J].上海教育科研,2016(08).
[3] 陳傳鋒,董小玉,徐纓.漢字的字形結(jié)構(gòu)特點及其認知規(guī)律與小學識字教學[J].貴州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01).
(作者單位:內(nèi)蒙古自治區(qū)鄂爾多斯市達拉特旗昭君鎮(zhèn)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