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金生 雷言坤
浙江省杭州市中醫(yī)院 浙江 杭州 310007
筆者在臨床中運用揚刺結合一指禪推拿治療頭夾肌損傷,取得良好療效,報道如下。
1.1 納入標準:①符合頭夾肌損傷的診斷標準;②近3個月長時間接觸自媒體(微信、微博等手機終端或伏案工作);③年齡≥18周歲;④具備正常的語言溝通和書寫能力;⑤簽署知情同意書自愿參與本研究。必須同時符合以上5項的患者,方可納入。
1.2 一般資料:收集2015年12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60名頭夾肌損傷患者,其中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齡30~70歲,平均年齡52.67±9.66歲;病程6~30個月,平均17.25±9.78個月。隨機分為治療組及對照組,每組各30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
2.1 治療組:選擇揚刺及一指禪推拿對頭夾肌損傷所致頸枕痛患者進行治療,每天1次,1周治療5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3個療程。揚刺法:取大椎穴。操作方法:患者俯臥位,穴位皮膚常規(guī)消毒,先用1.5寸毫針在大椎穴處直刺1針,捻轉使得氣(約1.0寸),再用4支1.5~3.0寸毫針在大椎穴上下左右各1.0寸以30~40度角向中心點斜刺,捻轉使得氣(約1寸),使針感向周圍擴散,留針20分鐘。一指禪推拿操作:遵循“循經絡,推穴位”的原則,采用一指禪推法和穴位點揉法。選取頸部督脈兩側旁開1.5寸線,上起風府穴下至大椎穴,然后以風府為中點,沿枕后隆凸向左右兩側推拿至乳突部,共4個施術部位。每個部位推拿5分鐘,共20分鐘,頻率140次/分鐘。穴位點揉選擇風府、大椎、肩井、頸百勞、大杼穴等。以拇指螺紋面做小幅度的按揉,持續(xù)1min,每個穴位點揉2min。
2.2 對照組:單獨采用一指禪推拿治療,具體操作方法及時間同治療組。
3.1 評價指標:采用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患者疼痛程度。療效指數=[(治療前評分-治療后評分)÷治療前評分]×100%。療效指數≥80%為痊愈;療效指數≥50%,且不足80%為顯效;療效指數≥25%,且不足50%為有效;療效指數<25%為無效。
3.2 兩組治療前后VAS評分比較: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s,分)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VAS評分(±s,分)
注:與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比較,#P<0.05。
治療后1.88±0.19△0.62±0.26△#組別對照組治療組例數30 30治療前3.32±0.46 3.21±0.36
3.3 兩組療效比較: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
《靈樞·官針》曰:“揚刺者,正內(納)一,傍內四,而浮之,以治寒氣之博大者也?!北砻鲹P刺適用于病變范圍大、病變位置較淺、寒邪凝滯為主的病證。采用揚刺法治療頭夾肌損傷,一則可以使包塊局部形成多個針眼,既達到破壞瘢痕組織的作用,又有利于炎性滲出物的排出,促使包塊縮小變軟直至消失,起到軟堅散結的功效;二則可以起到疏通經絡、活血散結、散寒止痛的效力;三則能使隆起包塊局部組織血管擴張,血液循環(huán)加速和改善,細胞活力加強,從而達到治愈的目的。一指禪推拿屬擺動類手法,相對于其它手法有頻率快、作用力量易達到均勻、滲透力強的優(yōu)勢,通過一指禪手法對經絡穴位持續(xù)不斷、柔和有力的刺激,能夠松解組織粘連,加速炎癥介質的稀釋,促進包塊縮小變軟直至消失,恢復并增強肌肉組織的活性,從而恢復頸部生物力學平衡,增強內在穩(wěn)性,減少復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