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蘆魚
(福建中醫(yī)藥大學附屬漳州市中醫(yī)院,福建 漳州 363000)
惡性腫瘤發(fā)展至中晚期階段會出現(xiàn)癌性腹水,這是較為常見且嚴重的一個并發(fā)癥[1]。臨床可根據(jù)癌性腹水產生的速度和量判定病情狀況,量多且快者,則可表明病情發(fā)展速度快,預后不良。患者心理和身體均承受著較大痛苦,生活質量受到影響。治療上西醫(yī)和中醫(yī)均有一定療效,但單一給予西醫(yī)或中醫(yī)治療的療效不突出[2]?,F(xiàn)納入80例陽虛型癌性腹水患者分組討論溫補脾腎法聯(lián)合腹腔化療治療的優(yōu)勢性,具體報告如下。
1.1 西醫(yī)診斷標準 參照文獻[2]中癌性腹水的診斷標準:① 表現(xiàn)為腹圍增加、乏力、水腫、腹脹等癥狀;② 腹部膨隆,腹部有包塊,存在反跳痛或壓痛,移動性濁陽性;③ CT或B超檢查顯示腹腔存在積液,且腹水細胞學和病理檢查證實存在癌性腹水。第①條或②條任一一條具備則可,第③條必須具有。
1.2 中醫(yī)辨證標準 參照文獻[3]中陽虛證的診斷標準。主癥:面色晦暗,青筋顯露,腹部堅滿;次癥:小便短少,食少納呆,大便稀薄,肢體浮腫,乏力倦怠,形體明顯消瘦,脈弱無力,舌淡苔少薄白。主癥必備腹部堅滿 (共2項或3項)+次癥2項則可確診。
1.3 納入標準 ① 符合診斷及辨證標準者;② 納入研究前1個月未接受腹腔灌注化療或全身化療、免疫治療、局部放療等;③ 預估生存時間>2個月;④患者與其家屬均知曉此次診治方案,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1.4 排除標準 ① 肝、腎功能嚴重異常者;② 腹腔灌注禁忌證者。
1.5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4年8月—2017年9月收治的陽虛型癌性腹水患者80例,依據(jù)其治療方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40例。對照組女12例,男 28例;年齡36~71歲,平均(52.6±1.2)歲;腫瘤類型:卵巢癌9例,胰腺癌12例,胃癌15例,肝癌4例。觀察組女13例,男27例;年齡36~70歲,平均(52.7±1.1)歲;腫瘤類型:卵巢癌10例,胰腺癌11例,胃癌14例,肝癌5例。2組性別、年齡、腫瘤類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1 治療方法
2.1.1 對照組 予腹腔化療治療,化療前3 d行腹腔穿刺置管術,腹水細胞學檢查明確找到癌細胞,將患者腹腔中腹水引盡,將60 mg順鉑(山東鳳凰制藥股份有限公司)、1.0 g 5-Fu[海南中化聯(lián)合制藥工業(yè)股份有限公司,0.25 g(按氟尿嘧啶計)]與1000 mL生理鹽水(北京天壇生物制品股份有限公司)混勻,從引流管注入患者腹腔中,再注入5 mg地塞米松,預防腸粘連。為確保腹腔內藥物分布均勻,每間隔15 min更換1次體位?;熎陂g常規(guī)配合昂丹司瓊(寧波市天衡制藥有限公司)止吐治療。腹腔化療每間隔7 d灌注1次,持續(xù)治療3次。
2.1.2 觀察組 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聯(lián)合溫補脾腎中藥治療。首次化療前3 d開始服用溫補脾腎中藥,藥物組成:附子6 g,干姜 6 g,桂枝10 g,生黃芪30 g,黨參 15 g,茯苓 30 g,白術 20 g,薏苡仁 30 g,壁虎粉(沖服)10 g。每日1劑,分早晚餐后1 h服用。持續(xù)治療1個月。
2.2 觀察指標及方法
2.2.1 生活質量評分 采用健康調查簡表(SF-36量表)[4]評價2組治療前后生活質量,包含總體健康、活力、情感職能、精神健康、軀體疼痛、社會功能、生理職能、生理功能等方面,分值為0~100分。評分越高則表明耐受性越高,治療療效越突出,生活質量更高。若得分<60分,則很多抗腫瘤治療無法順利實施。
2.2.2 療效判定標準 參照WHO標準與RECIST標準判定療效[3]。① 顯效:腹水全部消失,且保持時間≥4周;②有效:與治療前比較,腹水降低≥30%,且保持時間≥4周;③ 無效:未達到顯效、有效標準,或有惡化。
2.2.3 不良反應情況 記錄2組治療過程中不良反應發(fā)生狀況,如惡心嘔吐、腎功能損害、骨髓抑制等。
2.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學軟件分析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符合正態(tài)分布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χ2檢驗。
3.1 2組療效比較 見表1。
3.2 2組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 見表2。
3.3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見表3。
表1 2組療效比較(n,%)
表2 2組治療前后SF-36評分比較(x±s)
表3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n,%)
腹水在中醫(yī)學中屬“鼓脹”“水氣”“水脹”等范疇。鼓脹最早記錄于《黃帝內經(jīng)》中,古人將其列為“風、癆、臌、膈”四大頑癥之一。中醫(yī)學認為本病與久病不愈而損耗正氣、感染蟲毒、情志刺激、酒食不節(jié)等有關。在病機上總屬肝、脾、腎三臟功能受損,氣滯、血瘀、水停于腹中而致病。胡振斌等[5]分析361例肝硬化難治性腹水患者的辨證分布規(guī)律及中醫(yī)證候,結果提示此疾病常見證型為肝腎陰虛、脾腎陽虛、氣滯血瘀,肝硬化難治性腹水辨證分型分布及中醫(yī)證候存在一定規(guī)律可循。
癌性腹水是惡性腫瘤中晚期一種較常見而且嚴重的并發(fā)癥,目前尚不完全明確其發(fā)病機制。癌性腹水對患者生理和心理均造成較大痛苦,治療主要采取營養(yǎng)支持、利尿、腹腔穿刺置管引流腹水、腹腔內化療、全身化療、熱療、分子靶向藥物、免疫治療及中藥口服或外敷法治療等。為達到緩解腹脹感的目的,常采用腹腔穿刺置管引流的方式,雖可緩解癥狀,但癌性腹水增長速度快,在控制腹水上意義不大,且隨著反復大量引流腹水,出現(xiàn)大量蛋白丟失及電解質紊亂,加劇患者病情惡化?!端貑枴ぶ琳嬉笳摗分刑岬健爸T病水液,澄澈清冷,皆屬于寒”,認為水液運行失常與陽氣虧虛有關。本研究中納入40例癌性腹水探討溫補脾腎法聯(lián)合腹腔化療治療療效,主要基于:① 有文獻研究指出,惡性腫瘤患者中大部分患者均為陽虛型[6];② 臨床實踐中也發(fā)現(xiàn)癌性腹水患者均呈脾腎陽氣虧虛癥狀,表現(xiàn)為腹脹如鼓、晝輕夜甚、腹瀉、小便不利、乏力、畏寒肢冷、納少等。且有研究報道,溫陽法聯(lián)合腹腔化療治療癌性腹水的臨床療效突出[7]。
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總療效高于對照組,SF-36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溫補脾腎法聯(lián)合腹腔化療可發(fā)揮出協(xié)同功效。中醫(yī)治療則正確把握了惡性腫瘤耗傷人體正氣的特征,尤其是陽氣的耗傷,造成脾腎陽氣虛損致脾腎無法正常發(fā)揮水液代謝功能,內生水邪[8]。而觀察組采用的溫補脾腎法,藥方中附子、干姜、桂枝以溫補脾腎,化氣利水,振奮脾腎之陽,恢復脾主運化和腎主水、主蒸騰氣化的功能;黨參、黃芪、茯苓、白術、薏苡仁以健脾益氣,加強利水消腫作用;壁虎,咸、寒,有小毒,具有散結止痛、祛風定驚作用。因此,通過給予溫補脾腎法治療,可補脾腎陽氣,促使脾腎恢復正常排泄和輸布功能,發(fā)揮治療作用。研究結果還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于對照組,但P>0.05,可能與病例數(shù)較少有關。綜上,溫補脾腎法聯(lián)合腹腔化療治療陽虛型癌性腹水,安全且高效,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質量,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