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東方IC
“拍得真美,夸!”“徠卡色調(diào)就是強,夸!”“拍出了濕潤的空氣和青蔥的感覺,夸!”春和景明,正是賞櫻之時,武漢大學大三學生小李拍攝的一張櫻花照片,在一個名為“武大XX夸夸群”的微信群里成為“爆款”。同學們在群中分享各自拍攝的櫻花美圖后,隨之而來的是此起彼伏的贊美。有的同學發(fā)完圖片主動求夸,有的則是單純分享。所有的贊美都有固定格式,一般是一句話加上一個“夸”字。
近期,清華大學、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多所高校學生和校友間,出現(xiàn)一批以“夸人”為主題的微信群。這一現(xiàn)象很快從校園蔓延到社會,以小區(qū)、公司為單位的夸夸群相繼出現(xiàn)。很多人將自己生活、工作、學習中的事情分享到群里后,便靜候群友們熱情詼諧的夸獎。
通過進群求夸,大學生找到了一種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減壓方式。
參與夸夸群的大學生表示,在群里沒有諷刺沒有否定,只有夸夸夸,好玩又開心。比如清華夸夸群里,一名研究生說“論文又被拒了,求夸”,群友們便大開腦洞暖心夸贊“一定是你的成果太超前,編輯已經(jīng)看不懂了”,別樣又有趣的夸人視角,讓求夸同學的壓力得以緩解。
被夸是有治愈作用的,當一個人自我否定時,被夸能修復受挫的自尊心,也能讓我們產(chǎn)生“我還不錯”的喜悅感。在團體心理輔導中,有個活動叫“優(yōu)點轟炸”,即一個人站在人群中間,接受每個人對他優(yōu)點的贊美。這個活動能讓被夸者感受到自己是好的、可愛的、被接納的,從而增強自尊、提升自信。
夸夸群就是網(wǎng)絡版的“優(yōu)點轟炸”,正如一名參與的大學生說:“如果你的生活遭遇挫折,你可以從恭維中找到一些自信。我認為互相稱贊真的很好。”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很少被夸,但每個人都有被夸贊、被肯定的需求,現(xiàn)實無法滿足的心理需要,人就會到網(wǎng)絡世界尋找,夸夸群應運而生。
北京師范大學教授趙勇表示,夸夸群契合部分年輕人需要心理關(guān)懷的期待。他將這種社交方式稱之為“輕社交”。“我覺得這是網(wǎng)絡時代的特點之一,即一切都具有某種虛擬性。這種社交不那么真實,但又無法說它完全虛幻。所以,這是一種真真假假、虛虛實實的社交,符合這個時代青年人的人際交往心理。而且這并非當下青年的個案,渴望被人夸,或者可以說是人的一種本性使然?!?/p>
上海政法學院社會管理學院院長章友德認為,95后這一代高校學生的喜怒哀樂都可以通過網(wǎng)絡平臺表達,過去人們的表達基本上是在熟人之間進行。在開放性的信息化時代,新一代青年實際上是在完全陌生的環(huán)境中去表達,“通過多種視角,往往會帶來意外的效果”。
不過,也有一些網(wǎng)友對夸夸群表示質(zhì)疑。有網(wǎng)友批評,夸夸群的夸獎多是儀式性甚至幽默風趣的附會,完全不是實事求是的贊許。
南京大學教授杜駿飛認為,夸夸群的出現(xiàn)給了青年人一個“醒著做夢”的機會,“大學生會識別不出‘夸夸’話語里的真假嗎?顯然不會??淇淙耗芙o一個求夸者帶來的不是實質(zhì)性的肯定,而是某種虛幻而寶貴的善意。所以,夸夸群是情感寒冬里的抱團取暖,是孤單生活里的些許溫馨,自然,它也是廉價但仿真的社交喜劇,是對不可企及的人生幸運的模擬?!?/p>
美國存在主義心理學之父羅洛·梅曾提出:個人主義的盛行,直接導致的存在困境就是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每個人在自己孤獨的體驗里踽踽前行,容易變得焦慮、空虛和抑郁,而愛和歸屬是消解疏離與孤獨的良藥。有專家表示:夸夸群提供了人與人之間非??释臏厍?,雖然只是虛擬的,也營造出了愛和歸屬的氛圍,對孤獨處境的人群很有吸引力。
打開手機,每個人都會有各種各樣的微信群,有的熱火朝天,有的則門可羅雀??淇淙阂步?jīng)歷了一個熱度逐漸下降的過程。
雖然互夸是建群初衷,但是一些夸夸群在逐漸降溫后又衍生出新的功能與主題。有夸夸群群主表示:“如果單純夸人持續(xù)不了多長時間,總不能一直夸下去。我自己建的幾個夸夸群,現(xiàn)在主要以科普心理學知識和交流溝通技巧、如何表揚別人為主?,F(xiàn)在,群里又注入了新的活力,還是繼續(xù)有人在聊天?!?/p>
在趙勇看來,這一現(xiàn)象可以看作快餐式的文化征候。一是大家失去了新鮮感,二是夸人也是一個技術(shù)活。
針對夸夸群這一社會現(xiàn)象,趙勇評價:“在我的心目中,以往青年亞文化往往具有某種反叛性和先鋒性,所以某種青年亞文化興起后,就會給社會帶來一種震動。但夸夸群已經(jīng)不反叛了,群里的人一團和氣、相互表揚,這樣一種演變其實是很令人深思的。我希望有人去專門研究一下這種青年亞文化現(xiàn)象,以及深藏于其背后的青年亞文化心理,也許研究出來的結(jié)果會更有趣。”
章友德指出,年輕人求夸獎背后凸顯了當前激勵教育的缺失。他認為,中國家長和老師多以高標準要求孩子,不大會夸獎。但是,正面激勵往往能夠激發(fā)孩子的自信心,鼓勵他們更好地成長。中國家長需要學會鼓勵、支持,和孩子互動,這是很重要的一種教育方式?!皩W生求夸的心態(tài),表明了生活中他們?nèi)鄙龠@樣的激勵?!?/p>
從深層次看,夸夸群走紅背后的社會心理健康問題也需要嚴肅對待。相關(guān)調(diào)查顯示,中國國民心理健康需求極大,但目前能夠提供心理咨詢服務的心理咨詢師人數(shù)少、收費相對較高,且存在專業(yè)能力與大眾需求銜接不到位等問題。
值得欣慰的是,去年11月中旬,國家衛(wèi)健委等10部委下發(fā)《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shè)試點工作方案》,要求用3年時間在試點地區(qū)逐步構(gòu)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探索出可供全國推廣的社會心理服務模式和工作機制。
“夸夸群將促使人們更加關(guān)注自身心理健康問題?!睂<冶硎荆屗腥硕寄芟硎艿缴鐣睦矸帐且豁椚碌墓ぷ?,也將面臨漫長而復雜的歷程。但是,對于一個國家而言,這是一門必須補上的課。從社會公眾的角度看,夸夸群的出現(xiàn),會促使大家更加重視自身心理健康問題,進而關(guān)注、支持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建設(shè),這正是夸夸群走紅背后的重要意義之一。(本刊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