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嘉輝,傅建群,姜惠悅,姚公志
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南海醫(yī)院超聲科,廣東 佛山 528251
近年來,全球范圍內重點關注公眾健康問題之一為脂肪肝(fatty liver disease,F(xiàn)LD),其對我國居民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其中以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影響最為顯著[1-3]。采取非侵入性超聲檢查技術進行FLD定性評估是當前研究重點內容。剪切波組織定量技術(elastography point quantification,Elast PQ)利用生物組織具有各自彈性以及硬度物理特性,檢測不同組織結構或某種組織結構處于不同病理狀態(tài)時具體彈性值,然后聯(lián)合代謝指標實現(xiàn)臟器病變定量評估。有研究指出,Elast PQ已經在多種器官檢測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對肝臟硬度以及肝纖維程度定量檢測中受到了眾多學者認可[4-5]。本文以160例NAFLD患者及40名健康志愿者作為研究對象,分析Elast PQ對轉氨酶異常NAFLD彈性值的檢測價值。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廣東省人民醫(yī)院南海醫(yī)院收治的160例NAFLD患者納入研究組,依據轉氨酶水平是否異常分為甲組(異常,n=80)與乙組(無異常,n=80),并選取同期40名健康志愿者作為對照組。納入標準:① NAFLD與《超聲醫(yī)學(第6版)》脂肪肝超聲診斷標準相符;② 年齡29~50歲;③ 非飲酒者或每日酒精攝入量男性<20 g,女性<10 g;④ 對研究知情,愿意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 酒精性脂肪肝;② 藥物性肝病、代謝或遺傳肝病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病等;③ 伴隨心臟、腎等嚴重疾病。甲組男46例,女34例,年齡(40.02±4.13)歲;乙組男48例,女32例,年齡(39.87±4.06)歲;對照組男23歲,女17歲,年齡(39.65±4.02)歲。3組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采取Philips-EPIQ5超聲系統(tǒng)進行常規(guī)超聲檢查與彈性成像,配備C5-1凸陣探頭,設置頻率為1.0~5.0 MHz,同時使用Elast PQ成像軟件。對患者肝臟左、右葉進行全面檢查,根據檢測結果評估是否存在彌漫性脂肪肝,確定無局限性脂肪肝。彈性值測量區(qū)應為肝右葉,距肝包膜下1~5 cm,安排經驗豐富主治醫(yī)師開展檢查工作[6]。探頭深度3~5 cm,檢測過程中,囑患者屏氣,避免心臟運動以及呼吸運動對檢查產生影響,點擊update鍵,通過儀器可算出表示取樣區(qū)肝組織彈性具體參數,即彈性值(Elast PQ值),單位為kPa,共檢測10次,然后計算平均值。在Elast PQ檢測前或檢測后3 d內進行血液生化檢查,注意檢測前需禁食6~8 h[7]。
1.3 觀察指標觀察3組腰臀比(WHR)、體質量指數(BMI)、Elast PQ值,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代謝指標[甘油三脂(TG)、總膽固醇(CHO)、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同型半胱氨酸(Hcy)、谷草轉氨酶(AST)、谷丙轉氨酶(ALT)、AST/ALT]、Elast PQ值。按照肝臟脂肪含量差異,將研究組分為輕度組(5%~10%)、中度組(10%~25%)與重度組(基本所有肝細胞均出現(xiàn)脂肪變),分析脂肪肝分度與Elast PQ值、Elast PQ值與代謝指標之間的相關性。
2.1 3組WHR、BMI、Elast PQ值比較3組WHR、BMI大小為:甲組>乙組>對照組,Elast PQ值大小為:對照組>乙組>甲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3組WHR、BMI、Elast PQ值比較
2.2 研究組與對照組代謝指標、Elast PQ值比較研究組與對照組HDL-C、Hcy、AST、ALT、AST/ALT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組TG、CHO、LDL-C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且Elast PQ值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2.3 脂肪肝分度與Elast PQ值相關性分析Elast PQ值大小為: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脂肪肝分度與Elast PQ值呈負相關(r=-0.627,P<0.05)。
2.4 研究組患者Elast PQ值與代謝指標相關性分析Elast PQ值與AST/ALT呈正相關(r=0.571,P<0.05)(見表4)。
2.5 研究組ROC曲線分析ROC曲線最大面積為0.93±0.10,95%CI為0.985~1.00,靈敏度92.74%,特異度100%,依據公式:約登指數=(特異度+靈敏度-1),可知Elast PQ值=4.23 kPa是最佳臨界點(見圖1)。
表2 研究組與對照組代謝指標、Elast PQ值比較Tab 2 Comparison of metabolic indexes and Elast PQ values between study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表3 不同脂肪肝分度組Elast PQ值比較Tab 3 Comparison of Elast PQ values among groups with different fatty liver indexing
表4 研究組患者Elast PQ值與代謝指標相關性分析Tab 4 Correlation analysis between Elast PQ value and metabolic indexes in study group
圖1 Elast PQ值診斷NAFLD ROC曲線Fig 1 NAFLD ROC curve of Elast PQ diagnosis value
NAFLD診斷“金標準”為臨床活檢病理診斷,由于其具有有創(chuàng)性,且重復性差、檢驗材料少,故無法完整表達患者肝臟受損情況,尋找一種無創(chuàng)檢查方式為當前臨床重點研究內容[8-10]。Elast PQ技術是一種新型無創(chuàng)診斷技術,其運作過程為:通過超聲設備向感興趣區(qū)域(ROI)發(fā)出縱向脈沖波,讓此區(qū)形成橫向剪切波,采取超聲設備再次對此橫向剪切波速率進行檢測,利用軟件處理獲得的可反映組織硬度具體量化參數。因為組織器官硬度通常取決于組織膠原蛋白含量及分子微細結構等,故從理論上講,NAFLD病理變化能引起肝硬度變化,最終對肝臟彈性值檢查結果造成影響[11-13]。
本組研究顯示,3組WHR、BMI大小為:甲組>乙組>對照組,Elast PQ值大小為:對照組>乙組>甲組,且差異顯著,提示相較于健康者,NAFLD患者Elast PQ值明顯降低,WHR、BMI值更大,且轉氨酶異?;颊吒淖兂潭雀鼮轱@著。結果還顯示,研究組與對照組患者HDL-C、Hcy、AST、ALT、AST/ALT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研究組TG、CHO、LDL-C水平較對照組明顯升高,Elast PQ值明顯降低,與汪惠鵬等[14]研究結論一致。說明NAFLD可引起患者TG、CHO、HDL-C分泌增加,Elast PQ值減小。相關性分析顯示,Elast PQ值大小為: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脂肪肝分度與Elast PQ值呈負相關,提示隨著脂肪肝加重,Elast PQ值明顯降低。對研究組患者Elast PQ值與代謝指標進行分析發(fā)現(xiàn),Elast PQ值與AST/ALT呈正相關,提示當AST/ALT降低時,Elast PQ值隨之減小。此外,通過研究組患者Elast PQ值ROC曲線可知,ROC曲線最大面積為0.93±0.10,與1非常接近,提示診斷準確性高,且Elast PQ值=4.23 kPa是最佳臨界點,表明當Elast PQ≤4.23 kPa,應該高度警惕患者可能產生NAFLD。本次研究相關性結果盡管可將患者肝臟代謝功能狀況間接反映出來,但也有報道[15-16]指出,對患者采取有效干預與治療后,代謝指標水平恢復正?;虻玫礁纳?,故該相關性較低。
綜上,Elast PQ值與AST/ALT呈正相關,采取Elast PQ聯(lián)合生化指標檢測可準確評估NAFLD,指導患者的有效診治。當前,臨床上對于Elast PQ技術的應用依然處于探索階段,有待進一步研究證實其診斷準確性、可靠性與具體閾值。不同病因所引起的肝臟脂肪病變,患者肝臟Elast PQ也有可能不同,本研究未對此進行分類分析,有待后續(xù)納入不同病因患者開展全面系統(tǒng)研究,深入探討Elast PQ技術對該疾病的診斷適用度。